小语教师验证| 初语教师验证|扬州教师验证|快速获积分| 宣传获积分 微信宣传得积分| 积分换VIP |积分来源
唐老师网站
唐老师网站提供免费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资源库服务。有希望合作者,请联系我们。 合作内容:1.资源共同开发、宣传、使用。2.网络与语文教学结合技术支持。3.宣传推荐学校、机构、个人及产品。4.为本站用户提供免费产品或服务。5.其他合作内容。

TOP

【转】黄厚江作文课实录及点评《记叙文写作:故事的拓展》
2016-03-02 23:48:51 来源:唐老师网站 作者: 【 】 浏览:3997次 吐槽:0
最近浏览过的会员: (查看更多)

黄厚江作文实录及点评

课题 记叙文写作:故事的拓展

                                             执教:黄厚江

                                                   苏州中学高三(5)班

                                                      2013年123日第六节

                                               录音整理:张瑛

                                             评点:蔡建泉

师:有没有同学认识我?没有?太伤感了。我看了半天,也一个都不认识。不认识不影响我们上课。这节课我们上作文课。高考作文是个大题目,也是个难题,不管对同学们来说,还是对老师来说。

师: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走进高考的考场,准备写记叙文的举手。(五六个学生举手)坚决不写记叙文的举手。(也有部分学生举手)

师:要不要写记叙文,这是高考作文必须面对的策略。江苏有一个传言,就是要想得高分,就要写记叙文,你们听说过吗?其实这句话不可信。黄老师告诉你们两句话,每个省里面都是记叙文得高分,这是真的;但能不能反过来推断,记叙文就一定得高分?不能。这位同学坚决不写记叙文,我很支持你,但是有风险。但一个理智的高三学生,应该练好三招:第一招,不管遇到什么题目,第一选择写什么文体,但有的材料不一定适合你擅长的文体,所以三种文体都要会写,有一种文体写得特别好。当然不管你的第一选择是不是记叙文,还是要把握记叙文的写作。(板书“记叙文写作”)写得好的,争取拿高分;写不好的,特殊情况也能写得出来。这是比较理智的态度。

(1以上为进入主题的前奏:

首先是了解学情,看看学生对于记叙文写作的基本态度。是本课教学的出发点,一是让教师心中有数,二是为后面教学铺垫。

其次是从高考文体的智慧选择,辩证看待记叙文在高考复习中的意义,使学生学有动力,努力有方向。

师:现在接着问的问题是,如果写记叙文,你觉得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指名第一桌的一位学生)

生:审题。

师:审题以后干什么?

生:立意。

师:这是你们黄老师教你们的啊?(学生笑)

师:审题是不错的,但审题后怎么就凭空立意了呢?立意是根据什么来立意呢?一个题目的指向是很多的,如果看到一个题目,写记叙文,先去想立意,这就错了。

(指名第一桌另一位同学)你认为呢?

生:还是审题。

师:审了题,第二件事是什么?

生:我写记叙文的话要先想内容。

师:两个同学不同做法,一个先想立意,一个先想内容。倾向于第一位同学的请举手?(没人举手)看来大多数同学的想法和他不一样,写记叙文不能先立意,记叙文的立意是生长在材料中的,所以第二位同学是对的,要先确定内容,内容也可以称作故事或事件。如果写记叙文,看到题目就要拼命想内容。大家知道中国有个作家叫莫言吧?大家知道莫言获了个小奖是吧?(学生笑)他获奖时发表的演说——

生:讲故事的人。

师:对,这句话很重要,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如果你高考作文要写记叙文,必须把这句话默诵无数遍,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我们要学会讲故事。

(2这一环节,显示了黄老师处理写作理论传授与写作实践之间关系的过人之处:他没有不分主次地去谈记叙文写作的一般要求,而是抓住一点——写记叙文与写其他文体有着本质区别的一点,让故事去打动人,让故事说明道理的特点,来引导学生澄清原有的模糊认识,确立正确的写作认识。是主题先行,还是主题后生,这里没有必要展开,但是黄老师的主张已然隐含其中了。)

师:接下来的问题是,你们能不能从生活里找到一个与材料要求完全吻合的故事?能不能?

(生有人说能,有人说不能)

师:生活中是找不到一个与题目要求完全吻合的故事的。反过来,我们能不能把生活里的故事原样搬到作文里来呢?

生:不能。

师:这就需要我们对故事进行适当的、恰当的、必要的加工,对故事进行加工是一个很丰富的内容。今天只讨论一个问题,记叙文故事的展开(板书“记叙文故事的展开”)。我们要加工一个生活中的原始故事,怎么加工展开呢?

(3黄老师这堂课上要学生解决的问题至此正式展开了——如何加工生活,展开故事,写成一篇情节集中,有波澜曲折,能够打动自己也能打动别人的作文。)

我们班有位同学写了篇作文,题目是每个同学向往的,叫“满分”,当然我和我们班同学讲,考试不要追求满分,写作文尤其不能追求满分,这两句话希望大家也记住。下面我先读这篇文章的第一个板块。(师走到窗口光线好的地方读学生作文

中考前的日子是紧张而忙碌的。不经意间,一模即将来临。他,一位成绩优秀的初中生,正在努力为一模作准备。他一遍又一遍地翻着书本,以至于几乎能把书本内容背出来了,就这样,他信心十足地参加了一模考试。果然,考场上一帆风顺,几乎没有遇到困难。

过了几天,物理老师来报成绩了:“这次考试,我们班有一个满分,在此给予表扬。”他坐在那里,两眼发光,激动地盯着老师的眼睛,“王小川。”热烈的掌声响起,他的眼神却黯淡了下来,他知道,这掌声不是送给他的。拿到卷子的时候,明晃晃的99分,很是刺眼,就差一分,就一分哪,满分就这样与他失之交臂。他心中无比遗憾,翻了一下试卷,他却无比疑惑,“这道题我明明是正确的呀,为什么要扣我一分呢?”“你看,题目明明规定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你为什么要计算到第三位呢?”老师责问他。“可是我算到第三位,我的数值上没有错啊!”他争辩着,但是显得苍白无力。“那可不行,一切都要按照题目上的要求去做,下去吧,下次你一定要吸取教训,好好努力。”

(4黄老师采用自己朗读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我想有几点考虑:一是简捷,成本比较低,免去制作课件的工夫;二是能够训练学生的专注度,学会聆听并且最大效益的记住故事内容;三是便于打开学生的思维,听较之于用眼更能激发联想。)

师:这样的文字,如果要放到高考作文里去,肯定还很单薄,题目是切合“满分”的,内容还不够丰富,需要我们大家一起把故事再进行展开,下面请我们同学来谈一谈,如果让你展开,接下去,你会怎么写?(指名第一桌一位男生)

生:反思自己为什么没有拿到满分。(师板书“反思自己”)再加一些描写。

师:描写什么?

生:心理描写。

师:什么样的心理活动呢?

生:后悔。

师:后悔没有看清楚要求,是吗?

师:这位同学第一个发言,难度比较大,思路还没有展开。其他同学再说说。(指名后座一位女生)

生:没有想到后面怎么写,但我的立意是这样,他没有得到满分是因为他没有按照规定去做,如果我要立意的话,后面的故事要体现一个道理,不是任何事情都要循规蹈矩。

师:请注意,我们今天不是讲道理,现在大家的记叙文讲道理讲得太多了。记叙文是靠故事来讲道理的,而不是靠你自己在文章中讲道理的,大家明白这句话吗?电影《红高粱》里面,作者站出来告诉大家了吗?没有呀。所以莫言反复强调,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我们要讨论的是故事往后怎么写。这位同学讲的反思,其实也是不符合要求的。大家想象一下,一篇文章,前面一段故事,后面就写自己的心理,故事还是很苍白,这是高中同学写作文很普遍的一个问题。写记叙文故事很局促,然后后面是大段的议论,讲道理,或者是大段的感受,我们要尽量控制这样的内容。我们要让事件向前发展。有没有同学能让故事向前发展的?(指名一女生)

(5如何展开故事,学生陷入了习惯性思维所形成的陷阱:刚刚展开故事就迫不及待地进行理性的分析,凭主观给故事贴标签,这是学生写记叙文的通病。黄老师敏感地意识并及时纠正了这一偏差,要让故事来说话。教师存在的意义就在这里。)

生:他拿到考卷后,可能会跟第一名的同学(满分的同学)有交流,故事就向前发展。

师:怎么发展?(板书“和满分同学交流”)

生:他一开始会非常执着于满分,但是交流过后,了解到满分同学的……

师:是不是经验?怎么考到满分?

生:他能够明白重点并不在分数……

师:怎么明白?记住莫言的话,记叙文就要讲故事,你把故事讲给我们听。

生:其实这次考满分的同学平时物理成绩不算特别好……

师:但是他得了满分。

生:得满分的原因只是他很踏实。

师:他能严格按照试卷的要求写,所以下面我们就按试卷的要求写,就能得满分,是这个意思吗?

生:是。(似乎有没有表达出来的意思)

师:不要紧,可能黄老师对大家的要求高了。其实大家想的时候也不一定受我的要求束缚。其他同学有没有?(后排一男生举手)这位同学主动要发言。

(6一番折腾,多次纠结,考验着教师的耐心,也检测着教师的智慧。教师及时的调适,把期望值降下来,让学生放松心情,才能有出现转机。高明的黄老师及时对自我进行反思,一句话“不要紧,可能黄老师对大家的要求高了。其实大家想的时候也不一定受我的要求束缚。”打开了学生思维的禁锢。)

 

生:他第一段写中考前,然后他写这次考试是一模考试,说明接下来会有二模考试,二模考试后还有中考,就是会有两次考试

师:就是说后面还要写二模考试。(板书“二模考试”)二模考试故事会出现什么情节呢?

生:如果写这次考试考了99分,下次考试吸取教训考了满分,这是小学生作文。那应该怎么写?(生笑)

师:你认为,二模考试他能考到满分吗?

生:肯定考不到满分,会比上次99分还不好。

师:那为什么第二次又没考到(满分)呢?

生:第二次(没考到满分)是因为心里更执着。第一次心里想着要考满分,因为小数点的问题没有考到满分,下次他会更仔细地去看里面的小细节,越仔细,就会导致一些大问题出错,二模也就不会考好。

师:越纠结,越会出大问题,还是没考好。

生:这个时候会出现转机,老师再去找他——

师:是他去找老师。

生:他去找老师,说:“我上次我那么认真考了99分,这次二模为什么比上次还糟呢?”老师可以提点他,和他分析很多方面的原因,“你学习成绩好,学习很认真,但是没有把心放开来去考试,心钻死了要考满分……”

师:老师又跟他讲道理了。(生大笑)

生:稍微和他说几句,他心中有一种感觉,下一次会调整得更好。

(7本堂课的第一个高潮出现了:这位男生声音很亮,与前面两位的形成鲜明的对比,使教师学生耳边为之一振;他的设想很好地呈现了记叙文发展的方向,同时也与原文形成了逻辑上的关联,正是黄老师所期待的,也是预设之下的必然生成。师生之间的互动生成自然而酣畅淋漓,体现了本色语文下作文教学的生动境界。)

师:下一次我们再说,好不好?先说到第二次。被他这么一说,有没有同学也有自己的想法了,来说说?(前排一男生举手)

生:他和老师去争辩后,很不爽,一气之下把考卷给撕了。

师:卷子撕过以后呢?

生:他想,我已经很努力了,老师还是把我训了一顿,万分不爽,想下次一定要考满分,让老师闭嘴的意思。

师:你这主要是和老师斗争。(生笑)

生:但是他二模还是没有拿到满分,他想,为什么我一定要去追求满分?我们不一定要追求满分的结果,追求满分的过程就是一个非常充实的过程,尽管他最后没有拿到满分,他还是很高兴……

师:告诉你,字数已经超过了。(生笑)

生:没有超过。

师:800字,过了。

生:真没超过。我要追求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

师:立意很好,很深刻。但是字数超过了。还有没有同学要说?(一男生举手)哦,有,越来越活跃了啊。

生:拿到满分的同学张小川——

师:王小川。你下面准备写王小川?

生:王小川和他是好朋友,因为王小川考了满分,他自己查了一分,后来——

师:你是写他和王小川的关系,对不对?他和王小川的关系恶化——

生:也不是恶化,可以设计一个情节,他在去食堂的路上,王小川从对面走过来,王小川和他打招呼,但他没理,可以写写文中他的心理活动,王小川意识到了这一点,然后找他到一个环境好的地方聊天。

师:写王小川高姿态,主动和他交往(应是交流)。(板书“王小川高姿态”)

生:然后两个同学和解,从中他悟到一个道理,友情是一个方面,学习也并不是最重要的,主要是把题目搞懂,最后,他满怀信心走上二模考场。

(8相比于开头启而不发,让人感到有些郁闷,或者言而无当失之偏颇的情形,这里的两位同学所设计的故事情节具有开放性且是自己的个性化的表达,不管是“与老师较劲”还是“王小川高姿态”,都是沿着黄老师带来的作文种子基因上生长出来的枝叶,也证明了写记叙文重要的是要有故事,先想故事后体现立意,以故事体现题旨。)

师:原本第一段要花一节课的时间,但今天只能到此打住,很抱歉。我知道很多同学“蠢蠢欲动”了。下面我们看看原作怎么写,和我们同学的思路比较一下,各有什么道理。(师读学生作文

“按照题目上的要求……”他一边默默念叨,一边下了楼梯。

转眼间,二模到来了。他进入了物理考场后,他又想起了老师说的话,嘴里不断地念叨着:“一切按照题目上的要求……”周围的人无不侧目看他。“这位同学,你的嘴里嘀咕什么呢?”监考老师一皱眉,敲敲他的桌子。“噢,噢,没什么。”他这才反应过来。试卷上前面的题目完成得很顺利,他很小心地苛求每一个题,每一个字都看仔细。题目很简单,可是,有一道题让他为难了,书上明明写的是“熔化”,而卷子上写的是“溶化”,他犹豫了半天,脑海里又浮现出老师的那句话,“一切按照题目的要求去做”,于是他很果断地写下了“溶化”。整个考试期间,他反反复复地盯着这道题看,最后他安慰自己说,一切按题目上的去做就没错,但心里还是有点悬。考试结束以后,他特意去询问了语文老师,语文老师说,如果主语是水,那么是“溶”,如果主语是金属,那么就是“熔”,他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

很快又到了报成绩的时候,他眼中再次放出了充满希望的光,“这次考试”,老师说到这里一顿,“我们班很可惜,没有一个满分,最高的同学是99分,就因为一道填空写错了一个字啊,要注意细节啊!”老师的话无情地击碎了他的希望,拿到试卷一看,果然就是他自己99分,可是他感到无比地委屈,他明明是按卷子上得做的呀,为什么说我错呢?下课后,他找到老师,老师拿到试卷,看了半天后轻轻地说:“这一次的确是卷子错了,在物理学中只有熔化,没有溶化,你不应该写出溶化,不过,就一分之差,也不要太纠结了,中考的时候加油,我对你充满了信心!”他无奈地离开了物理老师的办公室,老师都这么说了,还能说什么呢!满分又一次与他擦肩而过。

师: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位同学的思路和我们同学的思路来比较,哪一个最好?认为“考完反思”的思路好的同学举手。(没人举手)自己也不赞同啦?好,这是一个提高,自己不赞同自己,是一个提高。认为“学习经验”的思路好的同学举手。(一人举手)认为“和老师斗争”的思路好的同学举手。(几人举手)认为“和王小川关系”的思路好的同学举手。(几人举手)认为这位同学(指原作)写得好的举手。(没有人举手)

(9黄老师经常用比较的方法。一个看似简单的举手动作,里面隐含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信息。它是针对上一个教学环节的检测,又是开启下一扇学习之门的调研。对于思路优劣的比较,其结果让黄老师大跌眼镜。看老黄怎么办?)

师:这是我的责任,下面我们必须弄清楚,事件向前发展有哪些要求?我们在平时的阅读和随笔中会积累很多半成品的素材,然后我们到高考的考场上要把它们写到高考作文里去,大家看看,应该怎么写?应该怎么加工?故事应该怎么推进才更好?有哪些要求?大家想想看。

有没有同学想到?(没有人举手)下面黄老师告诉大家,如果这个弄不清楚,故事的发展是要出大问题的。

师:第一,要紧扣一个点,或者说要聚焦在一个点(师板书“紧扣一个点”),不能中途由这个话题跑到那个话题上去,由这个内容跑到那个内容上去。我们有很多同学写记叙文,他认为我写记叙文,记叙文是我写的,我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大多数同学是这样的,除了少数同学,原来事件是怎样的他就怎样写,毫不加工。我常和同学讲,天下没有一棵树长成椅子,无论如何不能把一件事完全写到作文里去,完全的事情写到作文里百分之九十七八不符合要求。天下有一棵树长成椅子吗?你看到过吗?没有。第二,是我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是非常普遍的问题,我们同学也是这样。我在一位同学的作文本上写过这样两句话,你的作文你做主,你的分数我做主。(生笑)不是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的。第一是要聚焦到一个点,大家看看这个故事要聚焦到哪个点?

生:满分。

师:对,满分。聚焦在满分就必须写什么内容?考试?所以这位同学写二模考试有道理。所以写经验交流,写同学关系恶化,写和老师斗争等,至少说这个阶段跑远了,与满分何关呢?对不对?很多人工于出走,将来结婚以后不能出走,结婚之前可以出走,但是高考作文不能出走。要聚焦到一个点。

第二,故事的后面发展和前面的发展要有因果关系,这个因果关系越紧密,你的文章会越有深度越紧凑,因为前面一个事情,引出后面一个事情。大家没时间看电视剧看电影对不对?大家看电影的故事情节,电视剧的一集一集情节,《三国演义》看过吗?上一回引出下一回,下一回再引出下一回,故事就应该层层向前推进。

第三,作为高中生记叙文,最好还要形成矛盾,要有变化。现在大家来看,这个故事原有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哪里?是集中在他和王小川,还是集中在他和老师,集中在哪里?集中在老师,关键是哪一方面呢?不是行为上的冲突,而是老师那一句很关键的话,为什么人家的记叙文发展得很充分,又写得不分散,又往前推进得有深度?立意,同学们要记住,记叙文靠故事表达,不是你想,然后开始讲,一讲就糟。现在我们回头去看,相对说,哪一个展开要更好一点?我更同意这个(指原作)。

(10这一段基本是黄老师在讲,讲得酣畅淋漓一气灌下,学生听得投入,领悟得深刻。为什么?因为黄老师的知识讲解是建立在学生面临困惑又不得其解的学情之上的,何去何从,孰优孰劣。抓住愤悱之机,黄老师慧眼独具,一针见血。要分高下,先得明确标准,他一一阐发,中间不断引经据典,开合自如,谈笑风生,用语生动,令人颔首。

设想一下,假如换一种方式,譬如让学生自主探究,看看究竟是哪一种更有道理。那么会出现何种结果?当断则断,是经验也是智慧。)

师:故事已发展了一次,但还没有结束,为什么说还没结束?一是我们同学说的,主题还不是很明朗,故事内容的发展也还不是很充分。现在我们明白了这一些道理和要求,现在我们来想一想,两次考完,后面故事还要向前发展,你觉得应该怎么写?

生:还考。

生:要写高潮。

师:高潮怎么来?大家都知道高潮来了,还考试吗?

生:不考了。

师:干什么?

生:回家了。

师:回家做什么?

(指名另一男生)

师:首先是考不考试

生:要考试

师:有同学说不考了,回家了,现在有同学说考试。考不考满分?

生:考了满分。

师:终于考了满分了,这个同学挺善良的。

生:这次考满分的话,是因为二模的时候知识体系的完备导致中考考满分,知识盲点被扫除。

师:那前面没有考到满分是不是因为知识没有掌握好呢?所以不能分散。前面两次没有拿到满分,一次是多算了小数点,一次是把书上的内容教条地记住了,第三次写知识点全掌握了,这就分散了,不集中了。我打断你了,影响你思路了?本来要写什么呢?

生:他应该主要是一个心态摆平了——

师:经过前面两次考试,他心态摆平了,这个好!不是知识点掌握全了考满分,而是心态摆平了考满分。还有同学愿意谈谈不同的思路吗?(指名一女生)

生:之前讲到记叙文的第三点是矛盾和变化,那么接下来作为高潮的话,应该是针对这个矛盾的解决。

师:怎么解决?

生:下一次——

师:下一次写什么?考不考?

生:考。

师:考到还是考不到满分?

生:应该是考到了满分。

师:是什么原因这次考到满分了呢?

生:原因应该是总结了前两次的教训。

师:前两次的教训是什么呢?太纠结,对不对?这次不纠结了,很好。我们来看看,认为接下去的内容还写考试的,请举手。(一部分学生举手)认为后面坚决不写考试的,请举手。(两学生举手)好,反对的同学说说。不写考试,写什么?(指名一男生)

生:写矛盾的解决,心态的转变。

师:你要写一个事件,不能在家里解决,矛盾解决啦,我心态平和啦。

生:他有可能是看到了什么东西,比如植物啊。

师:植物,小狗,动物都可以,然后就想明白了,受到生活的启发,然后就知道考试满分不满分太不重要了,是这个意思吗?

生:是。

师:但我担心一个问题,要找到这样一个动物植物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回家看书,看到一本书上一个名人说一句话,懂啦。大家注意,这种写法很简单,很客套,而且故事很弱,问题是解决了,没有故事。

考试的同学是大多数,下面看看,写考试的同学,是让他继续不得满分好呢?还是让他得满分?倾向于不得满分的同学举手。(一部分学生举手)从做人的角度讲,这样写有点残忍,但从写文章的角度讲,这样写我更喜欢。我们要让他伤心伤个透,主题就愈加地深刻,对读者就愈加震撼,对不对?我们看看原作者有没有让他得满分。(师读学生作文

(11一篇记叙文如何营造高潮,是一个技巧问题,也是一个立意问题。黄老师没有向学生讲很多题外的话,而是就近下篙,就文论文,围绕高潮着力解决几个问题:考不考?满不满分?把学生的探究欲望撩拨到极点。课堂的第二次高潮产生了。)

紧张的日子过得很快,一眨眼中考就到来了,考试时他充分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仔细地审视每一道题目。幸运的是中考并没有什么容易混淆的字眼,也没有让他为难的题目和要求,一切都很清楚,一切都很清晰,他小心翼翼地计算,做着题目,直到铃声响起的那一刻,他长嘘一口气,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这一回,他终于能拿满分了。他心中无比欢喜高兴。中考后的放假轻松而愉快,他躺在沙发上悠闲地看着报纸,看到中考答案出现时,他的心又紧张起来。首先翻了翻物理答案,一道道题目对下来,没有一个是错的,直到最后一道题,他呆住了,嗯?怎么有这么一道题的啊?或许是因为太放松的缘故,可能是我做完了给忘了,我怎么可能漏了整整一道题呢?他自言自语,又自我安慰,想到这一回终于可以拿满分,心里还是蛮舒坦的。

愉快的日子很快就过去了,这一天是领分数条的日子。他坐在位子上,忐忑不安,看着那张白色的纸条,那张蕴含着无数的期望的纸条慢慢地由前面传过来,终于他拿到了自己的那一张无比沉重的分数条,他满心欢喜满心希望的看了一眼,随即脸色苍白,无力地瘫坐在椅子上。90分,最后一道题正好是10分。

师:大家来评价一下,认为这样写好不好?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就能悟到记叙文怎么写。(指名一女生)

生:他思路是可以的,但我觉得他太执着于把一个故事讲到底,一定要讲到一个什么结果。

师:就是故事讲得有些拘谨了,是吗?

生:是。

师:不太舒展。认为他不好的同学说一说。(一女生主动发言)

生:故事三个部分写的都是没有得到满分,篇幅已经很充足了,但他对于满分这个概念的阐明,还是不够多。

师:比较单一,是吧。

生:是的。

师:两位同学代表了两种意见,一是看到这位同学好的一面,点扣得特别紧,主线特别清晰,故事一层一层向前推进,从人物的角度看,看到一个非常纠结的同学,非常执着于满分的一个孩子,让我看得都心疼,让我看得都同情,但是当我同情和心疼的时候,应该说这位同学得高分的机会就多了,知道吗?因为他震撼我,感动我,影响我。当然两位同学讲得也对,这是文章展开的一种思路,扣住一个点,抓住一条线,一步步向前推进,写出一个人物特点,突出某一方面的内涵,当然,还可以有其他的写法。可惜今天没有时间和同学们来讲记叙文展开的其他思路。

(12这里学生与老师之间出现了一点不和谐。学生所答与老师所问不一致,教师归纳与学生所答不一致。可能是限于时间,教师匆匆把课堂引向下一个环节了。)

其实刚才那篇文章还没有结尾,怎么结尾呢?这个同学原来写了个结尾,他的老师又帮他改了个结尾,大家看看两个结尾,哪一个更好?这个同学原来的结尾就一句话:“这学期期末表彰的名单上没有出现他的名字。”后来老师加了个结尾:“一年以后,他以一个普通高中生的身份夺得了国际物理竞赛的金牌。”同学们看看,是他的结尾好,还是老师的结尾好?倾向于他的结尾的请举手。(没有学生举手)倾向于老师的结尾的请举手。(一部分学生举手)

师:有意思,这么多同学举手了。我觉得这两个结尾都不好,如果要比较,他的结尾比老师的好,我不知道什么原因你们会认为老师加的好。他的结尾一句话,很干净,这是记叙文最好的形式结尾,“这学期期末表彰的名单上没有出现他的名字。”很多东西可以让我们自己去想。老师的结尾漏洞太多,“一年以后,他以一个普通高中生的身份夺得了国际物理竞赛的金牌。”他凭什么夺的?他这一年干什么去了?他考上了一个普通高中,一年后就获得物理奥赛金牌了?更重要的是,从前面的发展来看,一个这么纠结的人,他可能得到金牌吗?我们能让他得到金牌吗?

生:不能。

师:黄老师也写了三个结尾,你们看,哪一个更好?我写了五个,今天只说三个。第一个结尾,90分啊,看来啊,生活中越是想要得到什么,往往越是得不到。一句话,议论点题,着眼于得到与得不到。第二个结尾,或许人生本来就没有满分。着眼于满分,着眼于人生。第三个结尾,中考结束了,他病了。没时间了,看看三个结尾哪个好?(一女生主动发言)

生:第一个好,与前面发展衔接比较自然。

师:说说第二个。(指名另一女生)

生:延伸到人生的高度。

师:还扣住了题目“满分”,对不对?喜欢第三个的请举手。(指名一男生)

生:接着他前面的那种纠结。

师:请大家注意,这里的病能够引发我们很多思考,他病了,到底是谁病了?是他病了,还是物理老师病了?还是他和物理老师一起病了?为什么他们会一起病了?

师:最后,我告诉你们,这三个结尾也不好,最好的结尾是什么呢?最好的结尾在你们心中。下课!(掌声)

(13这是在探讨文章的结尾,也是本课的最后一个高潮。共生作文的理念在这一环节得到了最为充分的体现,如何结尾,原作者,原教师,黄老师,都参与到文章的写作中来了,黄老师提供了五种结尾供学生比较鉴别,让各自谈理由,讲依据,学生的写作潜能得到了充分的激活,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而真正的的好在于自我的领悟与实践。)

 

91
Tags:黄厚江 作文 实录 点评 《记叙文写作 故事 拓展 分享网友: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吐槽】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20160303学生微随笔2篇 下一篇20160302学生微随笔2篇

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图片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热门文章

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推荐文章

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相关文章

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贡献者排行榜(感谢“唐老师们”)

您正在浏览:【转】黄厚江作文课实录及点评《记叙文写作:故事的拓展》 需要更多请站内搜索,还是没有请免费向我们索取。
部编版统编语文*********您正浏览唐老师网站资源
关于本站 ----广告服务---版权申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Copyright © 2009 - 2013 520yuwen.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05032846-1号
站长:唐桂荣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