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教师验证| 初语教师验证|扬州教师验证|快速获积分| 宣传获积分 微信宣传得积分| 积分换VIP |积分来源
唐老师网站
唐老师网站提供免费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资源库服务。有希望合作者,请联系我们。 合作内容:1.资源共同开发、宣传、使用。2.网络与语文教学结合技术支持。3.宣传推荐学校、机构、个人及产品。4.为本站用户提供免费产品或服务。5.其他合作内容。

TOP

初中文言文审美教学初探
2013-05-01 11:50:53 来源:唐老师网站 作者:老兵 【 】 浏览:493次 吐槽:0
最近浏览过的会员: (查看更多)

"  
初中文言文审美教学初探  
  
【内容提要】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僵化,严重地束缚着学生的思维,遏止了学生的创造力,淡化了学生对美的追求,迫切需要改革创新。现代课堂更应该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引领学生去文言文中感知美、发现美、创造美。本文结合作者自身教学实践试图论述:文言文教学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美的韵律,品味优美生动的人物形象和领悟美的情感,想象优美的意境,学会整合资源,自主地学习。  
【关键词】  
文言文 审美教学 自主学习 整合资源  
中华民族,是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五千年来,在我们民族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辉煌灿烂、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文言文就是这种文化的载体,它广泛涉及到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天文、地理、军事、科技、教育等方面。学习文言文,是传承古代文明,弘扬民族精神,提高语文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新编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都是历代作品中的脍炙人口的名家名篇,这些作品都是结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安排的。它们在形式上富有语言美、音韵美、结构美,在思想上蕴含着深刻的思想美,广泛的艺术美、科学美等因素。教师教学文言文,就是带领学生去感知美、品味美、发现美,最后让学生学会创造美。然而遗憾的是,我们有些教师,往往步入了一个误区:在教学中要么肤浅地认为学习文言文就是“读一读、背一背”,要么将“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奉为至宝,“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充斥在文言文教学的课堂中;教学的流程方式机械、刻板,缺少创意;不重视文章自身特点,用同一种模式组织教学……这种课堂教学导致教和学的脱节,缺少探索与研究,缺少师生的互动,严重地束缚着学生的思维,遏止了学生的创造力,这些程式化的教学模式,淡化了学生对美的追求,本来非常优美的文章被分解得支离破碎,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是被动的,迫于考试压力才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忙于灌输,学生忙于作笔记,课后忙于死记硬背、、、、、、哪里还有什么美感可言。所以,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教师,思想绝不应该僵化,而是应该与时俱进,让每堂课都成为一次愉快的旅行,让学生愉快的出发,每到一处都有欣喜的发现,让美景尽收眼底,而且结束旅程时只有收获的惊喜,没有恼人的疲惫!如何做到这样的境界呢?我认为教师要针对自己的学生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因势利导:  
一、创设情景,精彩导入,激发兴趣。  
古罗马时期著名文艺理论家贺拉斯曾经说过:“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寓教于乐,就是要让学生快乐的学到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春秋时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不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吗?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由此可见,教师应该努力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语、过渡语、总结语,妙语连珠,聆听一堂课就是聆听一堂精彩的演讲。合理创设情景,学生才能有较好的学习效果。  
那么应该如何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合理地利用教学资源,挖掘教材内涵,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机智地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了。  
1、科学利用已有资源,认真分析教材,巧妙情景导入  
比如在教学《木兰诗》时,先让学生欣赏动画片《花木兰》或者比赛讲述木兰从军的故事来激趣;学习《三峡》、《与朱元思书》、《爱莲说》等文章,可以先让学生欣赏与课文有关的配乐的优美的图片风光,让他们获得感性认识;学习《口技》可以让学生先观看现代的口技表演的影像资料,再引导他们去了解古人精彩绝伦、惟妙惟肖的口技技艺。这样一来,上课伊始,教师就激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牢牢抓住他们的心。  
*、利用巧设悬念、合理质疑、竞赛等方法激趣  
比如我教学《唐雎不辱使命》《公输》时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当你要去说服别人做他本来不愿意做的事情,并且你的说服对象的身份地位又远远高于你时,你将如何去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呢?生活中,我们经常要说服别人,那么,怎样才能取得最好的说服效果呢?怎样才能争取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呢?古人在这方面给我们留下了极为生动丰富的材料和极其宝贵的经验,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去领略那些机智善辩的大师们的精彩表演吧。用这样的导入,可以激起学生对课文的“向往”,从而提起学生的兴趣。教学《狼》这课,就让学生比赛讲故事或者画连环画,教学《核舟记》时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画核舟的结构,既加深理解课文,又能让他们觉得学习文言文并不枯燥。当然,无论采取哪种激趣方式,都应该力求形式多样,富于变化,不断地给学生以新鲜感和美感。实践证明,只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认真研究学生心理,找到两者的契合点,就能够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满足学生要求的材料,用来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达到优化目的。  
二、独具慧眼,善于发掘文中美的因素  
学生有了兴趣后,会对每节课,每个环节都充满期待,犹如到了旅游胜地,他会对下一道风景充满憧憬。所以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牢牢抓住每个环节,让学生有移步换景的新鲜感,有游山玩水的愉悦感,有赏心悦目的满足感,让他美不胜收、赞不绝口!如何达到这样的境界呢?当然要有一个高明的“导游”——教师!  
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当好“导”的角色。抛砖引玉,带领学生充分发掘文章中的美的因素,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进行美点追踪。  
1、在朗读中感受朗朗上口的音韵之美    
中国语言是世界上最古老而又最富生命力的语言。历朝各代,均有美丽的奇葩绽放。君不见,自诗经以来,有“风骚”并举,有百家争鸣,有汉赋铺陈,有唐宋古文,更有那璀璨夺目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各种体裁,或韵或散,或律或绝,五彩斑斓,绚烂多姿。步入其间,犹如步入琳琅满目、珠光宝气的殿堂,让人叹为观止;又如踏访山林,既聆听溪水淙淙,又闻惊涛拍岸;恍如置身至境,真是目不暇接,流连忘返。置身美文,那真的可以“三月不知肉味”!初中六册的入选篇目,历史人文色彩极为浓重。从语言上来看,这些文章,或音韵谐调,或整散结合,或写实朴素,或比拟夸张,或气势磅礴,或娟秀优美,或情景交融,或直抒胸臆,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在教学中,把准文体特点,挖掘语言特色,引领学生自主感悟,倾心陶醉,对学生的诵读加以科学指导。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师范读,辅之以配乐,学生听读。成功的范读,本身就是对学生诵读的指导,给学生提供一个模仿的范本,再辅之以表情和身体语言的感染,教师会在学生心目中产生敬佩感、信服感,进而对学生形成多功能的辐射和带动,提高了他们诵读文言文的兴趣,最终引导学生把诵读文言文作为自觉的行为。  
(*)、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文言文中多有生僻字、多音多义字、词,又间有通假字和破读字,对于这几种类型的字词,教学前要广泛查阅工具书,教学时要对学生进行认真训练,及时地予以纠正。例如《马说》中,“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的“食”,根据意思来确定读音;“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木兰诗》)此句中“可汗”是对我国北方部族首领的称呼,应读为“kèhán”,而不要读为“kêhàn”。例如:“子曰:“学耐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这里的“说”是“悦”的通假字,因此,就应该读成它所通的“悦”字音“y(我爱作文网)è”,而不能再读它的本音“sh(我爱作文网)ō”了。其次,要读准句子的节奏,因为节奏体现了你对句子的含义的理解。比如《出师表》中“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稍有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指目前天下一分为三,所以“今”字后面必须暂停;让学生分清哪里该停顿,哪里不该停顿,停顿错了,意思理解就会发生错误。《公输》中“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地”和“方”之间要暂停;第三,要读出和谐的音韵。文言文中有的句式整齐,字音抑扬顿挫、铿锵悦耳;有的骈散结合,如行云流水,轻快飘逸。例如《爱莲说》中赞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句式骈散结合,音韵和谐,我们可以边读边模仿古人,摇头晃脑,读出节奏;《陋室铭》、《与朱元思书》句式整齐,韵律和谐,轻快飘逸。读好韵律,就像弹奏好一支优美的乐曲,给自己和听众以美感,如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先秦诸子散文,虽大多为政论文,但它们也是文学艺苑中的奇葩异蕾。《论语》平实质朴,富含哲理;《孟子》文笔雄健,铿锵有力;《荀子》行文气魄雄浑;《老子》清远深邃《庄子》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如果我们能理解了他们的思想,再回头来品读这些美文,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啊!第四,灵活运用多种诵读方式。一般来说,诵读方式可分为领读、齐读、分组读、自读,教学中应以自读为主,在学生读的过程中,老师可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一边想象一边诵读。同时,学生每读一遍,教师可提出不同要求,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在分析中感知人物的形象美。  
许多文言文尽管篇幅不长,却为我们塑造了许多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既有临危不惧的爱国志士,又有巧言善辩的使者说客;有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又不乏虚伪奸诈的无耻小人;有义薄云天的义士,还有深明大义的女子......这些人物的性格需要我们在对文章的进一步分析里才能准确把握。君不见: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豪杰蜂起。刘备有心兴汉却无计安邦。一番隆中应对,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勾画战略蓝图的卓越的军事家诸葛亮;《曹刿论战》以对比手法给我们展示了一位驽钝浮躁的君王——庄公,和一个出身下层却为国为民、深谋远虑的谋士;苦干实干、坚持不懈的愚公更是多少年来让人敬佩;花木兰替父从军,驰骋沙场的矫健英姿让人过目难忘;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陈胜、巧妙进谏的邹忌……所有这些,无不充满着浓墨重彩的人文气息,无不让人心往神驰。当学生在阅读中为这些历史人物深感动、神采飞扬时,我们的教学,就已经走上了成功之路.  
*.品味中接受人物的感情美的陶冶,捕捉思想美的光华。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在浩瀚的传统文化的海洋中,情感美犹如一朵朵浪花,常开不败,留香千载,不绝如缕。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阅读,领会蕴涵在文章中的情感美,接受情感美的陶冶。朱光潜论古诗词的鉴赏要学会“知人论世”,让学生通过阅读去了解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走进作品,和作者同喜同悲、共乐共怒,如能更进一步,在对人物的生平事迹、写作背景、写作缘起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之后,更深入地感动于情感之美,产生共鸣,产生向往。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杜甫茅庐为秋风所破,却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之心;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不知而不愠”的宽容、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这些高尚的情感,闪烁着多么动人的光芒!这些胸怀,多么让人敬佩!让学生走进作品,接受高尚情感的洗礼,让灵魂得以净化。千百年来,思想的发展更是无比丰富。对古代伟大思想有一些初步的了解,能初步接受思想光华的照耀,是文言文教学要达到的目的之一。我们的学生,处在科技进步社会变革的环境,他们的成长,需要正确的引导,需要优秀的思想文化的熏陶。他们要有正确的思想,才会有远大的理想,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才合乎我们教书育人的教育目的。在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的责任是不容回避的。而且,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语文教师,决不会拒绝语文教学所担负的历史重任。  
*、在想象中陶醉于文中的意境美  
王国维说,诗人创作时需“入乎其内,又需出乎其外”,“入乎其内”就是创作主体必须潜入对象之内,这样才能写出“生气”来。那么我们在欣赏作品时也应该“入乎其内”,进入作者描绘的意境中:苏轼夜游承天寺,我们何不同往,感受“庭下如积水空明”的月色;随郦道元神游三峡,听猿声凄厉,催人泪下;随古人同观雄豪奇异的钱塘潮,看健儿于万顷碧波间勇猛弄潮……  
*、在向课外拓展中创造美  
老师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除了积累优美的句子,积淀优秀的文化成果,提高语文素养,继承和发扬优良道德传统外,当然还要掌握自主学习文言文的技巧,将学习成果用于自己的表达中,古为今用。古文中的好多语言既简洁又精炼,生动形象,富有生命力,学习古人的表达方式,潜移默化,举一反三,并创造性地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将大有裨益!  
三、整合资源,自主学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手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纲要》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能否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日益成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课文内容,熟练制作了许多课件,把它应用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真是“声形色并茂、情景意交融”!实践证明,这些教学方式的改变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更多的是积极的。另外,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师生交流与互动,实行资源共享,使教和学都更加便捷、高效,真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都在分享现代文明成果带给我们的快乐!轻松地教,快乐地学,这是多么令人惬意的一种境界啊!  
当然,文言文的教学只是语文教学的冰山一角。教学有法,但是教无定法,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是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了一点自己肤浅的看法。其实每个老师面临的学生不同,学校条件不同,实际情况不同,要选择的教法也是千差万别。只要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高效快乐地学习,提高学生文言文素养,就可以在自己的教学中大胆实践,努力创新,以期达到教学的最终目标——教为不教。聪明的你,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文艺心理学教程》 童庆炳  
《西方文论选读》 孟庆枢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教学改革研究》 赵福祺  
《古代散文名作欣赏》 姜涛  
《初中新课标优秀教案》 任志鸿  
《教学技能》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
43
Tags:通假 不蔓不枝 清涟 驽钝 知人论世 分享网友: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吐槽】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初中文言文教学动态课堂构建的思.. 下一篇初中文言文实词教学初探

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图片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热门文章

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推荐文章

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相关文章

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贡献者排行榜(感谢“唐老师们”)

您正在浏览:初中文言文审美教学初探 需要更多请站内搜索,还是没有请免费向我们索取。
部编版统编语文*********您正浏览唐老师网站资源
关于本站 ----广告服务---版权申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Copyright © 2009 - 2013 520yuwen.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05032846-1号
站长:唐桂荣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