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星


  本节记载了发生于常州的一次陨星坠落现象。对于流星陨落这一自然现象,古人缺乏科学知识,因而往往把它看作是天降灾祸,附上了神秘而又恐怖的色彩。与上述迷信态度相反,也有一些进步的思想家,用追求真相真理的态度对陨星现象作出了科学的解释。沈括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他完全摒弃了那些迷信邪说,对陨星的出现、坠落以及被发掘出来的全过程作了如实的记载,详细地描述了它的火光、温度、形状、比重。尤其有意义的是他发现陨星的组成成分是铁。这是我国古代文献资料中对陨星成分的首次文字记录,与现代对陨星成分的认识是相吻合的。

  治平元年,常州日禺【日禺】即隅中,相当于上午九至十一时。禺,音yú。时,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少时而又震一声,移著西南。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许氏藩篱皆为所焚。是时火息,视地中有一窍如杯大,极深,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州守郑伸得之,送润州金山寺,至今匣藏,游人到则发视。王无咎为之传甚详。

  【译文】

  治平元年,在常州,有一天近午时分,天上巨响如雷鸣,原来是颗大星,几乎像月亮一般大,出现在东南天际。一会儿又响一声,移到了西南。又响一声,就坠落在宜兴县百姓许氏的园子里。远近的人都看见了,火光明亮映照天空,许家园子的篱笆都被烧毁了。这时,火光熄灭了,只见地上有一个洞,洞口像杯子大小,极深,向下探看,陨星在里面熠熠发光。过了很久,光逐渐暗下去,但还很热,不可接近。又过了很久,挖开洞,掘下去三尺多深,就挖到了一块圆形石头,还是热的,像拳头一样大,一端略微尖些,颜色像铁,重量也和铁相仿。知州郑伸得到了这块陨石,送到润州金山寺。至今用匣子珍藏着,游人来了才打开匣子展示。王无咎对这件事记载得十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