瘊子甲


  在宋代,我国西北边地的羌人就已经掌握了冷锻金属以提高金属坚硬度的技术。本则笔记所记的“瘊子甲”就是一种实例。沈括在文中对这种铁甲的坚韧性和锻造工艺作了详尽的记载。羌人选用优质钢,采取冷锻的方法多次锤打,直至厚度减少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就算制成了。这样制出的铁甲颜色青黑,晶莹锃亮,柔薄而有韧性,可以防御强弩的攻击。利用冷变形提高金属的硬度和韧性,在目前仍然是强化金属的重要方法。采用留“瘊子”的方式来测量加工程度,也是当时简而易行的好办法。

  青堂羌【青堂羌】古代羌族的一支,以居住在青堂城附近而得名,旧址在今青海西宁附近。善锻甲,铁色青黑,莹彻可鉴毛发,以麝皮为綇旅【綇旅】串甲片的带子。旅:整齐排列,这里指串扎。綇,音xiǔ。之,柔薄而韧。镇戎军【镇戎军】治所在今宁夏固原。有一铁甲,椟藏之,相传以为宝器。韩魏公帅泾、原,曾取试之。去之五十步,强弩射之,不能入。尝有一矢贯札【札】铁甲上的甲片。,乃是中其钻空【钻空】甲片上用来穿带子的小孔。,为钻空所刮,铁皆反卷,其坚如此。凡锻甲之法,其始甚厚,不用火,冷锻之,比元厚三分减二乃成。其末留箸头许不锻,隐然如瘊子【瘊子】皮肤上的一种疣疮。,欲以验未锻时厚薄,如浚河留土笋【土笋】高出于地面的土柱,像竹笋一样挺立,故称为土笋

  也,谓之“瘊子甲”。今人多于甲札之背隐起,伪为瘊子。虽置瘊子,但原非精钢,或以火锻为之,皆无补于用,徒为外饰而已。

  【译文】

  青堂羌人善于锻造铁甲,铁甲颜色青黑,光洁透亮可以照见毛发,用麝皮为带子串扎起来,柔薄而且坚韧。镇戎军官府有一副铁甲,用柜子珍藏着,把它作为宝物相传。韩魏公作泾原路统帅时,曾经取出来试验过。在距离铁甲五十步远的地方,用强弩来射它,不能射进去。曾有一支箭射穿了铠甲的甲片,原来是射中了它穿带子的小孔,箭头被钻孔刮削,铁都反卷起来了。铁甲的坚硬竟达到了这种程度。大凡锻甲的方法,开始时铁片很厚,不用火加热,用冷铁锻打,比原来的厚度减少三分之二就成了。在它的末端留下筷子头大小一块不锻,隐约如皮肤上长的疣子,用它来验证没有锻打时铁片的厚度,如同疏浚河道时留下的测量地面原来高度的土柱一样。这种甲叫作“瘊子甲”。现今的人往往在铠甲片的背面故意造出突起的小块,假充瘊子。这种铁甲虽然有瘊子,但原来就不是优质钢,或者是用加热锻打的方法制作的,所以都无补于用,只能作为外表的装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