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钟


  乐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组合式打击乐器。它是把一组扁形的金属钟按乐音高低悬挂在乐器架上,演奏者依乐律敲击它们,就能奏出各种旋律的乐曲。

  古代的乐钟何以要制成扁形呢?沈括在本则笔记中以科学的态度解释了这一奇特现象。文章分析了扁钟和圆钟声音的不同衰减效应:扁钟发音短促,因而节奏分明;圆钟声音绵长,容易产生拍频现象。为了防止演奏时前后音节混乱,乐钟大都制成了略同扁瓦的形状。

  沈括的分析在现代考古发掘中也得到了证实,近年来在湖北云梦、湖南长沙等地出土的战国编钟都是扁形的。

  古乐钟皆扁,如盒瓦【盒瓦】对合在一起的两块瓦……盖钟圆则声长,扁则声短。声短则节【节】有节奏。,声长则曲【曲】指余音长。由于圆钟振动发声时余音拖得很长,听起来是强弱交替的,因此称为“曲”。,节短处【节短处】指乐曲拍节急促的地方。声皆相乱,不成音律。后人不知此意,悉为圆【圆】原文为“扁”,据文意改。钟,急叩之多晃晃【晃晃】形容声音混淆,节奏不清晰。尔,清浊不复可辨。

  【译文】

  古代乐钟都是扁的,像两片对合起来的瓦。大凡钟圆声音就长,钟扁声音就短。声音短节奏就分明,声音长余音也就长,在乐曲节拍急促的地方,余音都相互干扰,不成音律。后代人不知道这个道理,全部制成圆钟,急速敲击时就发出含混不清的声音,再也分辨不出声音的高低清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