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0年第7期

走近徐迟

作者:谢克强

字体: 【


  抬起手来,我看了看表,此刻是1996年12月13日凌晨1点35分,我站在武汉同济医院临近高干病房不远处的太平间里,站在徐迟先生的遗体前。先生安然地躺着,一脸安祥,白布裹着他的躯体,暗红的灯光映着他宽阔饱满、苍劲而睿智的额头......
  我朝先生的遗体三鞠躬,向先生做最后的告别,泪水不禁大滴大滴涌出,浸着泪水的往事也不由一一浮现眼前......
  
  1
  
  我第一次见到徐迟是1979年1月14日在北京新侨饭店召开的全国诗歌创作座谈会上。
  当他从座位走向前台时,我看到不少我熟识或不熟识的诗人上前同他握手,见到这个情形,黄声孝低声问我认识徐迟不,我说读过他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以前只在报纸、杂志上见过他的照片,今天是第一次见到他。
  "那我介绍你认识认识他。" 黄声孝说。我知道黄声孝与徐迟的个人关系,当年引起诗坛 一阵不小震动的黄声孝的长诗《站起来的长江主人》,就是在徐迟指导帮助甚至动笔反复修改下完成的。
  徐迟上我景仰的一位大作家,在这次会上,我没敢走近他。
  真正与徐迟熟识起来还是1991年,当时,他早已拥有一台电脑,正忙着整理他的10卷本《徐迟文集》。编选他的诗选时,他突发奇想编了个试验版本:将自己60年来写的七千多行诗,每一首不分行地连在一起。后来,这部别具一格的"试验版"诗选收入由柯蓝、洪洋主编而实际由我具体操作的《追求散文诗丛书》第一辑里。这套丛书的书稿送到出版社后,出版社表示愿意出版,但条件是必须交管理费、印刷费和征订费,说白了就等于自费出版。
  "《徐迟诗选》也须交费出版吗?"我向出版社有关负责同志讨价还价,"我们可以交费,但像徐迟这样的大作家出书也要交费,这就说不过去了,不仅不应交费,而且出书应付稿酬。"
  "既然是一套丛书,那当然得统一交费,不然不好办呀!"出版社负责同志摊了摊手,显出无可奈何的样子。
  后来,我在几个场合说起这件事,又与出版社几次交涉,据理力争,在责任编辑的支持下,这套共8本散文诗集的丛书顺利出版,出版社并按规定给徐迟付酬。当我捧着新出版的还散发着油墨清香的《徐迟诗选》和2500元稿费送给他时,他略带诙谐地笑着说:"我的那些诗,还值这么多钱!"
  我听了心里真不是个滋味,这部诗选凝集着他几十年的心血啊!
  后来,他的4卷本文集出版了,我发现文集的第一卷就是这部"试验版"诗选,也是将诗行连排,便问起他为何想起编这样一本别具一格的诗选。他说诗分行太占版面,我将分行的诗连在一起,大大节约了版面,读者可以花很少的钱读到更多的作品。他指着新近出版的4卷本《徐迟文集》说,作家的作品是要读者读的,不是摆在橱窗里的装饰品,印成这种豪华精装本,这样定价太高,读者负担过重,读者也就自然少了。他说,《诗刊》创刊时,有两种版本,一种是送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首长读的竖排线装本,一种是邮局发行的大众读本,如果都印成竖排线装本,恐怕就不会有人在王府井大街排着长队争购《诗刊》了。如果我的文集再版,我希望印普及本就行,那样读者就多些。
  徐迟有两句诗:诗崇毛主席,文拜马克思。他说:"我写文章就是学马克思的,学他的文笔 ,学他的那些方法,连语言都学。""马克思的著作中有很美丽的形象思维和文学语言。"他甚至说:"我的《哥德巴赫猜想》里关于文化大革命的那一段,就来源于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抄马克思的,从思想到语言都是抄马克思的。"
  是的,在我与徐迟先生交谈中,谈得最多的还是诗。记得有一次去看他,他突然问起我与谢冰心是否同一宗族,我说我的祖先是明末人,从江西洪都府迁徙 湖北来的,没考证过。说起谢冰心他便谈起他年轻时在北京大学求学,谈起谢冰心教授他们诗学课的情形,并动情地说:是冰心的那些繁星一样的诗引导他走向文学。有一次,我向他问起30年代创办《新诗》的情况,自然说起徐志摩、戴望舒。说起徐志摩、戴望舒,他问我喜欢他们的哪几
  首诗,我答自然是《再别康桥》和《雨巷》,并说我在大学进修时的毕业论文就是《〈再别康桥〉的诗意美》。他点了点头,略为沉思了一下说:"不只是诗意美,是情真,情真才动人。如果诗人自己不动真情,又何以去感动别人。现在的新诗,之所以缺乏读者,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怕是诗里缺乏真情。"
  "您老的这个意见,和曾卓同志的意见不谋而合。"我说。
  "曾卓有几首好诗,那是动了真情的。我没有写什么好诗,严格地说,我不是个诗人,也从不敢称自己为诗人。诗人,是人类灵魂的牧师,那是个很高贵的 称号啊!"
  "您老的《哥德巴赫猜想》,以诗
  的激情和诗的语言,为迎接新时期的到来而歌,实在是一首震撼人心的诗。"
  "我能够留得下来的恐怕也就是这么一两篇东西。"
  徐迟先生是真诚的,我为他的真诚和对自己的几近苛求而感动。
  
  2
  
  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以诗
  与科学结合的充沛激情,真实生动的艺术形象,深刻独到的哲理思考和新颖精妙的文学语言,打动了千千万万个读者。这部产生广泛深远影响的作品,理所当然为他赢得巨大的声誉。一时间,鲜花和掌声簇拥他,照相机与摄像机注目着他,讲台与宴会期待着他,同时他还被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六届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参政议政。
  徐迟先生是清醒的,他毕竟是位卓尔不群的大作家。很快,他辞去了全国人大代表和湖北省人大常委之职,闭门谢客。他想摆脱外界所有的干扰,也想从内心祛除一切分散他精力的东西,好让自己的灵感和才华得以充分发挥,默默从事自己的文学创作。他在不同场合不止一次对人说过:一个真正的作家,如果没有一两部甚至几部长篇巨制,就像一座大厦没有基石一样,是立不起来的。他说,等他意识到这一点时已经晚了。
  好在电脑汉学输入变成现实,他可以做最后的拼搏。1989年,他75岁,开始用电脑写 作长篇回忆录《江南小镇》,重新翻译荷马史诗《伊利亚特》……
  闭门谢客后,他依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生活:车船兼程,他应邀深入贵州乌江流域考察;顶风冒雨,他又来到葛洲坝和三峡工程工地;武汉长江二桥刚刚建成,他就来到桥上,以他那支生花妙笔礼赞新生的长桥;其间,他还率领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过希腊雅典和香港……
  不仅如此,他还关心诸如省作协换届问题、住房改革和公费 医疗改革问题。
  1994年夏,由于作协机关人员的变动,腾出一套高知别墅小楼,当时有几位作家申请换房,徐迟先生也曾向我表示过此意。当年省文联是以徐迟、碧野等著名老作家、艺术家名义修建的几栋小别墅楼,如今他想住,理所当然。我去征询他的意见,也劝他搬到文联、作协大院里住,一来那里冬天有暖气,二来徐健和我们都住在院里,也好照应。他听我这么一说也动心了,同意搬家。听他答应搬到院子里,我即叫办公室有关同志将别墅楼重新装饰一下,并很快做好了调房方案。过了几天,待我将调房方案向他汇报时,他面露难色,说是不想折腾了。我便问他:几天前您老不是答应搬吗,怎么又不想搬呢?我知道,遇事犹豫不决,是他近年里常有的情态,便进一步将搬进院子里的好处再说了一遍。
  "我在水果湖住久了,住习惯了,不想动。"
  "怕是有另外的原因吧?"我说。
  他嘿嘿地笑了,露出一种诡秘的神情:"住在院子,一是怕烦。住在这里,有人来访,我可以闭门不见,住在院子里,来来往往的人多,熟人多了,就不一样了。再说,那地方是非也多,我也见不得一些人的那些作派。"
  原来如此。后来经我了解,他不想搬家还有更深刻的原因。一天,他打电话给我,说是想了解一下房改政策,我便去了。我进门一坐下,他便单刀直入:"听说机关的小别墅楼只租不售? "我点了点头:"是这样的,这是省里房改政策规定的。庭院式的别墅楼只租不售。"
  "我现在住的这套房我可不可以买呢?"
  "这是房管所的直管房,今后可以出售。"
  "这就对了!"他脸上露出笑容,便扳着指头对我说:"徐律我不用管了,徐延在深圳已买了房子,徐健在文联院子里也买了房子,只有小音没有房子。鹰飞得再高再远,也得有个巢哇,这房子今后能买,我就买下留给小音。"
  我知道,徐迟先生晚年最挂念酷似他妻子的小女儿。徐迟先生自1985年失去爱妻后,他便和他最宠爱的小女儿生活在一起,小音从武汉音乐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对父亲的饮食起居悉心照料。自从徐迟先生有了第二次婚姻后,小音因不满父亲的婚姻负气去了法国,边打工边求学,生活比较艰苦。有一次,武汉电视台台长赵致真出访法国,在巴黎一家咖啡馆坐下要了一杯咖啡,不想端盘子送咖啡的正是小 音。赵致真是老作家李蕤之子,与徐迟之女徐音早就熟识,不想在异国他乡巧遇,自然想知道小音目前的境况。几天后,他去了小音的住处,见她的生活条件很差,才知为了糊口和求学,不得不来咖啡馆打工,同时还给一位老人做家庭看护。赵致真回武汉后,专程来拜望徐迟,并转交了小音带给父亲的一包咖啡。
  可怜天下父母心。徐迟先生得知女儿在法国的近况后,心里不是个滋味,立即给女儿汇去了1000美元。
  
  3
  
  徐迟先生的性格既有非常随和的一面,也有刚正不阿的一面。这后一面虽说平日深藏于内,并不外露,但一遇他不满意的事就会显现出来,毫不含糊,也绝无情面。
  1985年夏,湖北省作家协会从省文联分出单独建制,《长江文艺》、《长江》自然划归省作家协会,有人建议将通俗文学《今古传奇》也划归省作家协会,因为《今古传奇》毕竟是文学刊物而不是艺术刊物。徐迟知道后,断然反对这个建议,并在许多场合多次说,省作协就是要坚守严肃文学阵地。现在不少通俗文学刊物,格调低下,有的甚至堕落到以暴力与色情来招引读者,实际上是借通俗文学之名行庸俗文学之实。1987年,由于有关部门停止拨给《长江》文学丛刊办刊经费,生存面临困境,不得不降格以求适应市场,徐迟看了几期后,多次批评,希望《长江》坚守严肃文学阵地,不要降格以求市场。当时有人听了他的批评后就说:"徐老生活在 他自己的天国里,应该设法把他拉回到现实生活里来。"
  这就是徐迟,有话就说,毫不虚饰,毫不遮掩,尽管他有些话未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但他的直率和率真常令我感动。
  大约是1994年夏的一天,我捧着几本《徐迟文集》第一卷,敲开了他家的门。他见我捧着《徐迟文集》,知道我又是找他签名送人,便把我迎进他的书房。自从《徐迟文集》、《碧野文集》、《曾卓文集》出版后,这几部文集便成了我们作家协会 送人的礼品,尤其是签名本。
  我将送书的名单递给他,他看了看名单,逐一在《徐迟文集》第一卷扉页上签名,签完名后又郑重其事地盖上他的印章。等这一切做完后,他转过身对我说:"这其中有的人是应由我送的,人家给我帮了忙呀!"
  "你也给我帮了忙呀,每次请你签名送书,您总是有求必应。"我说。
  "你在帮我推销我的文集嘛,我何乐而不为。"说着,先生示意我坐下,"你别忙着走,我想听听机关近来的情况。"
  "哪一方面的?"
  "最近关于作协换届的事传得沸沸扬扬,你能说得详细些吗?"
  听他这么一问,我便介绍了各方面的情况,以及传得沸沸扬扬的一些细节。
  "你对主席人选的看法呢?"徐迟先生问我。
  我没有立即表明我的看法,而是想知道他的态度,便反问道:"您老的看法呢?"
  他尖锐地批评了近年来作协的工作,指出作协工作缺乏活力,班子缺少凝聚力和战斗力,然后说:"主席团现在这个班子,应该换。这次换届,人要选准,要选一个充满活力的跨世纪的班子,我对此很关注,请你向党组负责人转达我的意见。"
  我不便再说什么,捧起《徐迟文集》准备告辞。徐迟先生将我送到门口,对我说:"回去告诉富道一声,不要吃老本,要立新功!一个作家怎么不写作品呢,他再不写小说,他那点机智和 幽默都快被时间的流水冲没了。"
  "我一定将您的这个意见转告富道。"我说。
  

[2] [3]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