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5期

阳光之门

作者:商 震 李 力

字体: 【


  
  
  一、疏与堵若没有绿叶的衬托百花怎会如此艳丽
   ——董华《寻觅》
   深冬,近年夜的寒风,刀子一样在大地上肆虐着。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的院子里,一位身材魁梧的人静静地站着。他的双眼,一会儿看着院里停放的几台班车。一会儿看着大楼里渐次熄灯的窗口。大楼里的干警们一个个地走出大楼,分别登上班车,班车一辆一辆地开出院子。当大楼里只剩几个值班的人后,这个魁梧的身影,才一步一步地走向他的车子,坐了进去。
   这个人叫董华,是丰台区人民法院的院长。
   每逢年底,法院干警们都要加班到深夜,而每次,董华院长都要站在院子里等干警们都走后,他才走。他站在院子里目送干警的离去,一是向这些加班的干警们送去注目礼,二是怕有些干警乘班车回家不顺路,则由他的小车送回家。
   几年来,董华都是一以贯之的这样做。
   丰台区人民法院是北京市几大法院之一。它地处城乡结合部,发案率较高,且案件发生得五花八门。前不久,一起李某等人状告某汽车销售商及汽车制造厂家因车内苯超标伤人一案,就引起了社会上的较大反响。主审法官邢丽华说:“这个案件本身并不复杂,很容易审理。但是,通过这个案子,我们发现一个问题,在汽车行业里,没有一个测验汽车室内有害物质的规范文本。所以,我们正酝酿着向汽车制造行业提出司法建议,让有害物质超标的汽车不能上市。以后,此类案子就会大大减少。”一段并不激昂的话,显露了丰台区人民法院法官的素养。同时,让人们可以信赖这样的法官们的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
   董华院长在一篇杂文《“疏”“堵”小议》中说:“鲧治水之所以失利,只缘其堵,而不疏。禹治水之所以成功,则由于其既堵又疏。”
   堵与疏,用在法官办案上,是何等的鲜活。
   几年来,丰台区人民法院的司法建议近百件。涉及到政府、机关、医院、教育、企业、事业等各个领域。每个司法建议,都得到了积极的回应,丰台区法院也因此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二、“我是个协调者”我知道
   你从不与日月争光辉。
   我理解
   你在用光和热诠释着奉献的涵义。
   ——董华《寻觅》
   和董华谈话,感觉不到他是法院院长,倒像个学者。
   与共和国同龄的董华,从小就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因父母收入微薄,他上学时一直享受着国家特级助学金。可是,董华却不愿意让自己一切都特殊下去。他硬是凭自己的本事,从通州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当时,考入闻名遐迩的北京师大附中,不亚于现在的孩子们考入名牌大学。1969年,董华在北师大附中应征人伍。在部队里,他由战士到班长,后被提升为连职技术员。1979年转业到北京市宜武区法院,先任书记员、助审员、审判员、院办主任,1985年后任副院长、院长。1998年到丰台区人民法院担任院长、党组书记。
   董华到丰台法院时,丰台法院的新办公楼和宿舍楼刚刚竣工启用。董华楼上楼下地看,院里院外地转,干警们个个喜形于色,而他却笑不起来。他站在院子里,自己问自己:这是不是前人种树,我来“摘桃”啊!同时,他也自信地告诫自己,今后只有干得更好。当时,他送给自己两句话:给丰台法院的干警们干点实事,给丰台区的老百姓们干点实事。
   董华的工作习惯是:先做后说,或只做不说。
   董华在丰台法院上任后,首先为丰台法院进行了目标定位。他和院党组所有人要把丰台区人民法院打造成;公正、高效的审判机关,法律人才的培养基地,法学理论的研究墓地。为了这个目标,他又提出了“五化管理”,即:量化管理、规范化管理、动态化管理、人文化管理、智能化管理。显然,他是接受了某位学者的观点:科学管理是生产力的第四要素。
   人管人是有弹性的,可以打折扣。而制度管人,是铁的,不容分说。董华及丰台法院党组一班人几年来推行“五化管理”,使得丰台法院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地向着全国先进法院迈进着。
   董华有着端庄持重的外表,有着豁达宽阔的胸怀和细腻的情感。
   一次,一位审判员的父亲病了,因为工作忙得不可开交,这位审判员不能守护老人,在办公室里,常偷偷落泪,董华知道后,三次以个人的名义和代表法院去探访。一位法官的孩子得了血液病,这位法官要经常为自己的孩子输血,董华知道后,·立即号召全院干警捐款,提出:“既要救助孩子,也要救助我们的法官”。类似这样的事,董华做了许多。董华说“五化”管理中,只有人文化管理是无法条条框框的量化,需要管理者用真心用真情去让人们感觉、感知。我们要把真心、真情,送到干警及家属的心里。要“润物细无声”。
   一位法官说:老董来丰台法院这些年,大家的凝聚力增强了。怎么忙怎么累没有人叫苦了。
   这也许就是“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吧。
   董华爱好广泛,写诗、写杂文随笔,书法、绘画、摄影,这些爱好都非附庸风雅。他每年有近四万宇的文章发表,他的一幅书法作品“解纷息讼合民意,扶正祛邪护法魂”,在法官书法大赛上获特等奖。他拿起照相机,就可以自拍自洗印自缩放,完全具有专业水准。董华说:“法官应该博学,博学使人增加涵养和修养。一个博学的法官在法庭上很容易让当事人佩服,进行调解宣判时也会顺利许多。”
   董华也很爱运动(丰台法院的健身房,可以用精致二字形容),他常和干警们一起打乒乓球、打篮球等。一次,在打篮球时,他的腰被撞伤了,他捂着疼痛的腰说:“哎呀,人老了,这要是年轻时,不一定咱们谁把谁撞伤呢。”他的一句话,一下子把大家撞伤院长的紧张和尴尬给释放了。
   董华说:“用铁的制度管理,是因为法官工作有着它的特殊性,法院是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法庭上的宣判关系到人的生杀予夺,荣辱祸福。所以,只有依赖制度管理才靠得住。制度像法律,法律像把刀,谁碰着谁流血。我们这些做领导的,在制度管理面前,只是个协调者。然后,用很大的精力去关心干警们的生活,让他们工作安心生活顺心。”
   丰台法院有个好大的职工食堂,干警们的早午餐免费,伙食标准也很高。食堂请了几位专业厨师,法院里有个伙食委员会,专门评议职工伙食。董华说:“法官不能是苦行僧,把干警伙食搞好了,有效地遏制了法官们接受外面的吃请。现
   在,谁再接受吃请,我就处分他。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做法,提高干警们的待遇,就是要把前门敞亮地打开,然后坚决地堵住后门。”
   董华有着哲学家的辨析推理,有着思想家的深谋远虑,有着诗人的飘逸豁朗,就像他在一首涛中写的:“渴望情感与法理的共鸣”,“用心与血捍卫公理和正义”。
   三、“我同情你,但我要执法”
   那一片片鲜嫩的绿叶
   是不是我心中钦佩的你
   ——董华《寻觅》
   接近下班的傍晚,丰台法院二楼执行庭传来一个妇女的哭诉,循声过去,只见一个妇女跪在几个法官面前,一边磕头一边哭诉。此时,一位身材高大仪表堂堂的中年人走进来,对几位法官说:“快把她扶起来。”然后对着这位哭诉的妇女说:“我是庭长,有什么话对我说。”这位执行庭的庭长叫吴德生,属猴。因其常年早来晚归,被全院公认为“盯摊庭长”。
   吴德生常说,执行是审判的最后关口,当事人经过漫长的诉讼,到了权利得以实现的时候,所有的社会矛盾和当事人的矛盾都集中到了执行庭。
   执行难,是所有司法干警的共识。
   那位哭诉的妇女,是因其雇用的司机开车肇事,将他人撞伤。经法院裁决宣判,这位妇女应赔偿受害人三万多元人民币。这位妇女当时因有身孕即将临盆,且是山东来京打工,生活窘迫,无力支付赔偿。而承担肇事车的车主,是这位妇女的亲戚,通州区居民王某。王某也无大能力支付赔偿金。可受害人不断地申请要求法院执行赔偿金。这样,执行庭依法将肇事车车主王某拘留。这位刚生过孩子四个月的妇女,就跑到法院来跪诉,要求释放王某。她声泪俱下,一脸苦痛地说:“你们拘留俺,俺孩子就是饿死了,也不怨你们,可你们拘留王某,俺心不安呀,俺先凑着2000元给你们,你们把王某放走吧,俺犯法,俺服法,俺有钱哪能不给呀。”
   这番话,足以让人动侧隐之心。可吴德生,表情严肃,有板有眼地对这位妇女说:“我相信你,也同情你,但我要执法。”
   据说,像这类的事,执行庭是经常发生的。
   吴德生说:“每当当事人跪在你面前时,我一定先要考虑申请人的利益,因为那是法院的裁决,但我不会让被执行人吃不上饭。”
   哦,严肃的执法,温暖的人情。
   吴德生是1999年6月到执行庭的,刚来时,他认为执行庭的工作很简单,只要依据法院判决执行就是了,需要强制执行时,还有法警等力量。可是,真正到他工作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首先,执行庭的人,.没有年节假日,为执行一个案子,要奔走几千里路,甚至还有各种危险。其次,公对公办案很难执行时,要大量使用私人关系。再次是,执行不是单靠法院的力量就能完成的,它需要调动整个社会的力量。
   这能不难吗!
   即便难,2003年执行庭依然执行完结6000多件案子。
   吴德生性格稳重,稳重之中透着智慧,智慧之中显露理性。
   一位申请人曾激动地对吴德生说:“做生意我们知道有赔有赚,但打官司找法院,我们要的就是像你们这样的法官,即使我们不能全部追回欠款,我们心里也照样踏实。”
   四、红烧带鱼
   那一个个平凡而忙碌的身影
   是不是我心中呼唤的你
   ——董华《寻觅》
   说起刑事审判,人们的脑海里,立刻就会浮现出地黑脸包公的威猛形象,以及那三口阴森森的铡刀。其实并不尽然。丰台法院的李增森便是一个既对法律忠诚,又富有人文情感的刑事审判庭庭长。
   李增森从事刑事审判工作已经有27年,人们都尊敬地称他为“老刑庭”。李增森的工作经历很简单,1979年高中毕业便到农村插队,三年后
   被招干到丰台法院。一来就到刑庭,从书记员干起,一直到1994年担任刑事审判庭庭长至今。在这27年里,他审理了多少件案子他没有统计过,他获得过多少荣誉他也没有统计过。仅立功,他就有过五次。三次荣立个人三等功,荣立北京市司法系统二等功一次,一等功一次。当谈起他的各种荣誉,他却说:“荣誉属于丰台法院,属于刑庭集体,董华院长、李素珍副院长常代表院党组要求我们要以加强管理来保证审判,他们经常下到庭里嘘寒问暖,从关怀法官的身体到关心案件进展,我们很感动,更视为动力。另一方面,没有刑庭全体法官的无私拼搏,奋勇争先,就没有今天的成绩和光荣。”而他把自己淡淡地定位在“承上启下的作用”上。至于领导对他信任,群众对他称赞,他笑着说出了秘诀,那就是:勤勤恳恳做事,清清白白做官,老老实实做人。
   天下的事,往往就是这样,越是高尚的,就越是朴实的;越是受人尊重的,就越是寻常的。
   李增森做到了朴实与寻常。
   在手机遍天下的今天,李增森竟然没有手机。他的理由很简单,手机是为了方便与外界联系,我平时与外界没有过多的交往,所以没有必要用手机。一句话,便折射出刑庭法官的自律与品格。
   他经常为拒收当事人的礼物而与当事人打游击。有一次,一个被告人的家属,打电话给正在加班的李增森说:“一会儿你别走,我看见你办公室的灯光还亮着呢,从你们下班时,我一直等到现在。”李增森闻状,饿着肚子和送礼人僵持到晚上9点多。最后,还是让同事的爱人开车到办公楼下,悄悄地把他接走了。李增森说作为庭长,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都要先做到。在李增森的感召和督促之下,刑庭已经十多年没有出现过一例违法违纪事件。
   李增森办案也别有一番身手。
   某青年因涉嫌诈骗15万元而被刑拘,案子到刑庭后,李增森发现,该案只有公诉和指证,却没有找到15万元的下落。经查,该嫌疑人没有消费的痕迹,而钱在哪儿呢?李增森想一定要找到钱,为国家追回损失。李增森经过几次讯问,均没有结果。他细细地对嫌疑人进行调查,发现该嫌疑人非常爱吃其母亲做的红烧带鱼。于是,经报上级批准,他将该嫌疑人带到办公室,让其母做好红烧带鱼来给他吃。一盘红烧带鱼,让该嫌疑人吃出母亲的关爱与担心,吃出法官的人文情怀。他吃完带鱼,就老老实实地将15万元放在何处,交代了出来。
  

[2]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