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9期

程树榛 徐 刚 刘醒龙 韩小蕙等

作者:佚名

字体: 【


  灵山秀水唱大风
  程树榛
  
  从呀呀学语时,便开始背诵李白的诗篇,后来成为终生的爱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止霜,举首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几乎是国入耳熟能详、萦绕心怀的“思乡曲”;一首《蜀道难》,道尽了天府之国的险峻,“噫吁喊,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这样的绝唱,在人间绕梁一千多年,把四川幻化为一个神秘的世界,它的那些名山大川,它的诸多名胜古迹,无不令人神往。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攀援、徜徉于它的山水间,留下传诵千古的诗文,成为文坛佳话。
  我亦对之向往久矣。今年初夏有幸和一批文友入川采风,而且到了李白的故里江油,得以直接踏足于这位名垂千古的大诗人出生和成长的地方,足慰平生之愿。
  江油之命名颇有意趣,因为它地处涪江源头,如明代曹学诠在其《蜀中名胜记》中所说,“以江水所由矣”,而古代“由”和“油”是通用的,并非江水“流油”了。早在“三国”时期便已闻名于世,虽历经江山易色,沧桑巨变,但因其地位特殊,故一直沿袭至今,成为川北重镇,加上诗仙李白诞生于此,就变得举世闻名了。
  江油不仅是历史文化名城,而且还是兵家必争之地。在一千八百年前,蜀国丞相诸葛亮曾派重兵把守此地,把它视为成都的屏障,因而蜀都固若金汤,使后主刘阿斗得以坐享帝王之福;后来诸葛亮去世,阿斗耽于声色犬马,不问朝政,以致蜀兵日益衰败;魏将邓艾率大军征蜀,就是在江油一战,以奇兵截断了蜀国大将姜维的后路,让十万蜀军腹背受敌,从而一举征服了蜀国。而在七十多年前的国共两党为争夺主宰中国命运的殊死搏斗中,中共和尚将军许世友智斗国民党将领邓锡侯,也是在江油大败敌军,取得历史性的胜利。其他如张松献地图,康熙皇帝征服川藏,张献忠建大西政权,都是和江油息息相关的。
  当然,最令人感兴趣的还是因为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太白金星”降落于此。一代诗仙李白生于斯而长于斯,就使江油一下子变得更加不同凡响了。尽管有不少史学家出于各种不同的目的,对李白的出生地做了许多不同的考证,有的说在西域,有的说在中亚的碎叶,并为他的祖先安上了各种显赫的贵族头衔,搞得扑朔迷离,混沌不清,其实,这都没有多大意思,甚至很无聊,因为根据李白的自述,他就生在江油的青莲乡。对这样一个铁的事实,争来争去有什么意义?怪不得我们在江油时,经常听到人们对此种争论感到愤愤不平。其实也难怪人家江油人生气:好端端一个世界级的大诗人、大名人,他明明是江油的人杰,是江油的骄傲,干吗非要搅得云里雾里的!
  反正我是相信江油就是李白真正的故里,因此,我们便沿着诗人年轻的足迹,去追寻他的故事。我们首先来到了青莲镇,参观了陇西院,这是诗人的出生地,他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四年,在此处留下了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动人的故事,在这个古色古香的庭院里,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氛围,我们徜徉其中,带着无比虔诚的心,瞻仰它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也想沾染一点诗人的灵气与仙气,以备将来充实我们的作品。同时,我们还一一观瞻了磨针溪、洗墨池、醉仙楼,直接领略了他童年的那些使入神往的故事;在太白楼、太白碑林,我们又重温了那一首首早巳烂熟于心的诗篇。就连诗人妹妹李月圆的故居粉竹楼和她的陵墓,在观赏之余,也赞叹不已。这一双才华横溢的兄妹,是灵山秀水哺育出来的人杰,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啊!
  江油自然景观多姿多彩,除了李白故里外,要数窦圃山名胜风景区了,它以奇、险、幽、秀著称于世。青年的李白曾经常常登临其上,观赏被称之为“华夏一绝”的胜地,尝作诗赞日:“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我们慕名而来,到了山坡下,望着它那陡峭的崖壁,有些望而却步了。可是,一位文弱的女作家说:这可是李白到过的地方,怎么可以不登上去呢?否则岂不被已经登入仙班的大诗人耻笑?大家听后纷纷一跃而起,拾级而上。我虽年迈体弱,此时也不敢落后,紧紧尾随大伙儿,奋力攀登。待到登临山顶,举目远眺,方才领会毛泽东的诗句“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涵义。但见四周山峦起伏,绿波滚滚,遥遥相对的观雾山,被云雾缭绕,时浓时淡,变幻无穷,勾画出一个神话般的世界。峭拔的涪江六峡,依次排列在这条川北的大江之上,它们一个比一个险峻,像一个个身披各种形式铠甲的卫士,手持武器,屹立在滔滔江水的浪峰里。顺着六峡望过去,有一条大坝围着一汪硕大的水库,与蓝天相接,气势恢弘,极为壮观。这是一个什么所在呢?一位江油的朋友应声答曰:这里被小平同志誉为“第二都江堰”呢!
  “第二都江堰”?我们大家都为之瞠目惊讶。朋友忙作解释:这是我们四川武都的引水工程。这个工程从江油市武都镇涪江灯笼桥处引水,控灌除江油市以外的游仙、射洪、剑阁、梓潼、三台等南部八个县(市、区)的农田二百二十八万亩,此外,水库和渠系的发电量也大有可观,同时可向南部的升钟水库补水二点四九亿立方米,全灌区规划六级渠道一百一十九条,总长二千一百零九公里。说到这里,他兀自笑了,说:这些数字对你们作家很可能是枯燥无味的,但对于我们江油人来说,却有巨大的历史意义和经济意义,因为工程全部建成以后,将彻底解决四川涪江以东、嘉陵江以西一千余万人口和六百余万亩耕地的水源和干旱问题,同时,将涪江中上游的城乡防洪能力,由原来的五十年一遇提高到一百年一遇;它还会产生一个有巨大价值的副产品,即在成都到九寨沟的旅游环线上,形成一处国家级的风景区,将窦圃山、观雾山、佛爷洞、武都水库连成一个旅游区,这样,它对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可就大了,只是现在完成了第一期工程,第二期工程武都水库今年才开始修建。
  我们听了都感到很兴奋,齐声说:那就快点建成吧!他说:是呀,我们的政府正在努力筹集资金,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使工程早日全部完工,以便造福于民。此时,他忽又转头对我们说:希望诸位朋友也能助我们一臂之力。我们说:我们乃一介书生,无权无钱,能够起什么作用呀?他笑着说:你们是作家呀!你们可以用手里的笔为我们呼吁嘛!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呀!
  我听了此话,心里好生难受,人们对我们作家的笔看得太重了,这是一种误会。其实,我们人微言轻,谁会把作家的笔当回事呀!不过,我倒衷心祝盼:武都的引水工程能够早日建成,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二都江堰”,为子孙万代谋幸福!
  江油的灵山秀水深深地印入我的脑海,愿它更加繁荣昌盛。
  
  又闻子规夜啼月不如归去
  徐 刚
  
  1
  
  上渐近江油,那绿色和细雨能使人想起“云想衣裳花想容”的诗句时,我的心却多了点沉重。直到今天,我仍然被称为诗人,回想起来,这诗人之梦是从少小时读李白的《静夜思》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便开始了。成名之后少年气盛,不知道山高路远文坛如海,总而言之是吃了点苦头,许久不读的李白的诗又翻了出来,一遍又一遍在灯下读《蜀道难》,读到涕泪横流,在异国他乡。
  显然,我是为了做诗人才读李白的,做了诗人之后就把李白放到一边了;及至诗人做不下去离乡背井思归无门时,又读了一点李白的诗,浇心中块垒也。如是言之,我这个诗人,真有点令自己汗颜了。坦白地说,我只是一个靠写作挣稿费养家糊口的写字人。
  人生而浅薄,诗人如我辈亦然。
  
  2
  
  第一次到江油是十八年前,参加“太白诗会”,好像是孙静轩组织的,那时静轩又长又黑的头发整齐地梳成个大背头,很亮,可能是抹了点油至少是抹了点水,叼着烟微笑着,在当时江油县政府的招待所里,迎来送往。他喜欢热闹、聊天,劝别人喝酒,高兴了还哼哼道:“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再访江油时,静轩已经作古,去年千里奔丧来到他的遗像前,对视了几分钟,他那眼神中愤世嫉俗的迷茫至今依然清晰,他走了,把迷茫留下了。
  李白纪念馆、陇西院,那是静轩与我于十八年前走过的地方。我不敢说,我在寻找李白,更多的是在寻找静轩,重温他的关切:“艾青让你梳梳头,你怎么总是弄得脑壳上顶着一堆乱草啊?”静轩,我现在已经学会梳头,可惜黑发皆无连白发也所剩无几了。
  亲爱的读者,我还想说,旧地重游的伤感其实也就是岁月流逝所带走的一切,青春和微笑不再或者是同道中的斯人已去,这不是在李白故里吗?李白漂泊一生,穷愁潦倒,客死他乡,君不闻,笔下常有子规啼声——不如归去。
  青莲犹在。
  
  3
  
  李白的诗离不开酒和女人。前不久文怀沙先生谈及《楚辞》说,屈原的作品可以概括其精髓为四个字:芳草美人,巧合?抑或此中有缘由?
  芳草则兰花也,古人云“兰为王者香”,酒为何物?李白说:“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再稍追问,诗人李白又总是和寻仙访友踏山涉水分不开,寻江河之源流,为辞峰之峥嵘,求想象之瑰丽,藉神思之浩荡,岂能无酒?至于女人,李白有“若非群玉山头见,定向瑶台月下逢”的艳丽之句,也有清纯如《长干行》中“两小无嫌猜”,及至“坐愁红颜老”的令人心悸的哀怨。还有“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流盼绝响!想起了屈原的诗句:“桂棹兮兰浆,击空明兮诉流水,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我在江油的青山古镇寻寻觅觅时,何其幸运地看见,那些天才的诗人无论时空远隔,却自有其目光重叠心灵交会处,那是一种怎样的相逢啊!“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要而言之,或可说:山川沧桑而周行不改也;人性向美而未可扭曲也!怀才不遇而千古皆然也!
  
  4
  
  那么,同情心呢?人心向美之又一端也。我想起了三星堆出土的白玉,几千年来埋没地下,不腐不朽,广纳天地之精灵,沁进了各种斑斓之色,凡大美必经磨历劫而层垒叠加,有渗透性,具撞击力,谓予不信,请读李白的诗句:“欲折月中桂,持为寒者薪。”
  饥寒失所之民生疾苦,即便在汉唐盛世也在所难免,那饥寒疾苦自然不在冠盖云集繁华喧嚣处,一个虽有才华却心无寒苦的诗人与一个虽然富有却远离了同情心的时代,常常是相互印证又都是江河日下的。不美,非但不美而且丑陋,非但丑陋而且可憎,非但可憎而且无望!
  诗之为人,人之为诗,一旦轻薄便无可救药了。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那也是李白的声音啊!
  
  5
  
  悲情的瀑布在坠落与撞击中,流出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诗歌的长河。李白是屈原之后的又一个任性的天才的弄潮儿。他仗剑远游,求仙问道,离家别子,落魄潦倒,浸泡他那泉涌文思的如仙如魅一般诗句的,则是愁苦与悲情如“断肠猿”。李白有《寄东鲁二稚子》诗,有句道:“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姐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李白想到娇女小儿没有父亲的抚背爱怜,竟然次第顿失心乱似麻,读来教人心颤!或许会有读者问:李白一生总是风雨兼程,所为何来?李白自己说“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更多的细节,李白已经不可能到场答疑了。但,我们可以追思,在

[2] [3] [4] [5] [6]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