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4期

留言

作者:佚名

字体: 【


  《怕羞的木头》里,那个女孩子最后做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选择,这个选择英勇得几乎不可信:可能吗?为了对抗生活中的庸俗、算计、欺骗,她放弃了她的机会和利益,在她看来,即使她自身是清白的,领受这份来路可疑的机会和利掐也等于成为庸俗、算计、欺骗的同谋。
  由此,孙春平在这篇小说中探索人的另外一种可能性:使人的生活变得具有内在尊严的可能性。
  小说就是讲述人的可能性、探索人可能成为什么样子,小说提供人的千姿百态、无穷无尽的形象。但在当下的小说写作中,有一种可能性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被回避,那就是人可以在他的道德实践中向善,人的形象有可能不是庸俗的,而是高贵的;不是阴暗的,而是明亮的;不是蝇营狗苟、随波逐流,而是决意做出英勇的选择。
  对此,小说家们较少探索。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小说家们似乎并不惧怕阴暗、庸俗,不惧怕拉动人性向下的地心引力,但他们在明亮、高贵和善的可能性面前却在退缩。
  孙春平没有退缩,他清楚地知道,在生活中人们也许会做出和“木头”完全相反的决定,但他决心一试,看看在人心中,真正的光芒如何保存和展露。
  本刊第二期上,刘庆邦的短篇《鸽子》具有同样的光芒,河南商丘的吴彦弗生在来信中谈到了他的感受:
  构思巧妙,真实可信,具有较盼的感染力量。我避读了两遍,觉得是一篇上乘佳作。《鸽子》用不足一万宇的篇幅,把牛矿、汤小明等几个人物刻画得个性鲜明、栩栩如生,一把针砭时弊的刀子在午餐前后的几小时里,在小小的私营煤窑窑主的办公室内外锻铸而成,且锋利无比,可见作者功力。特别是篇末牛矿对汤小明的处理令人拍案叫绝,一个表面恭奉“官爷”,内心却对“吃、拿、卡、要”深恶痛绝的典型人物形象豁然显现,令人回味无穷。
  ——我们相信,《怕羞的木头》也会使2005年的读者们沉思、感动。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