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创作与批评的难度

作者:佚名

字体: 【


  时间:2007年11月17日-18日
  地点:北京
  主办:人民文学杂志社南方文坛杂志社
  
  韩作荣:中国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已经持续六届,特别是自从与《南方文坛》合办以来,论坛的影响越来越大,几乎所有有影响的年轻作家和批评家都曾参加过论坛。此次我们趁青创会这个机会,把大家聚到一起,就是请青年作家和批评家们讨论一些真正的文学问题。大家交换一下意见,我想对大家的写作和中国文学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李敬泽: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在当下的文化语境下,你认为创作与批评的问题和难度何在。从事文学的人应该对诗抱有敬意,所以我们先请诗人来谈——
  李少君:我曾提出过“草根性”的概念。动因是我有一次到常熟参加诗歌活动,在途中发现:每个镇甚至每个村都有很不错的诗人。这和我们印象中的诗歌状况很不一样。和市场会自发生长一样,诗歌也同样会自然地生长,这使我想起孔夫子说的“礼失求诸野”。
  中国有一个“诗教”传统,彼岸性的佛教到中国发展成为内心超越的禅宗,我们不需要外在的东西,中国诗歌就具有内心超越、升华的宗教作用。我们中国人一方面讲实用,另一方面也意识到精神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诗歌解决。因此我常说:西方有《圣经》,中国有《诗经》,诗歌在我们五千年文明中就是起到一种宗教作用。
  当代诗歌在一些我们不曾注意的边缘存在着,一些经商做生意的也在写诗,他们写得好不好倒不重要。史铁生有个说法很好,文学不是拳击,而是一种跳高,文学是要实现自我超越。很多人写诗不是要成为大作家大文豪,而是要满足自己的内在需要,这样诗歌就跟宗教一样。
  “草根性”跟底层生活有关,是一种向下的姿态。韩少功写《暗示》时充满焦虑,而到了《山南水北》他真正放松,里面的农民形象反映了农民真实的生存状态。而之前的文学中,农民一方面是被美化,一方面却又被丑化。《山南水北》里的农民就是他的邻居朋友,他也看到他们的问题,但他把他们看作和他一样的、相对平等的对象。
  我们的生活欣欣向荣、生机勃勃,新的文学形象在出现。我们的奥运冠军最早的形象总有些哭哭啼啼的,可现在是刘翔式的自信形象,还有《士兵突击》中的新士兵形象,有些作家已经注意到这点,但是需要有更多的作家去发掘。
  我承认现实生活有很多阴暗灰色郁闷的事物,可是在江浙乡镇,我看到了更多的向上的积极的现象,中国人的自信与日俱增。黄仁宇曾经从大历史的角度作了个判断:中国会往上升的方向走。现在看来这个判断是正确的。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到文艺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历史上的大时代也是文艺兴盛的时代,比如盛唐,文艺和社会发展有互相激荡的作用,有一种向上的合力。现在中国到了一个关口,正在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想象力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要强调文艺的作用。现在全社会产生的肯定、积极、向上的趋向,会产生新的感觉和体验,诗人对此还是比较敏感,我想,小说是不是也能对此多些关注?
  雷平阳:我一直在写云南,对与己无关的东西就是写不了。我在编辑工作中发现很多小说家不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却往陌生处跑,比如西藏什么的;还有很多作家朝电视剧、神话方面靠拢,在作品中看不到他本人,从生活现场消失了。
  我从自己喜欢的作家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们的骨头他们的血液,我不可能抱着地球仪写作,因此,我干脆就选择没有远方的写作,就从自己身上人手,不去追逐远方,而是对自己的家乡——云南的这片山川认真思考。尽可能走到他们中间,不是去代言,而是借他们的口说话——这是我最向往的写作方式。
  在《新周刊》上我看到一则故事:有位美国印第安老太太临终时,她的子孙问她还有什么遗愿。她说她说了一辈子的英语,已经说烦了,只想在死前和族人痛痛快快好好地说一通她本族的语言。在云南有很多这样的事,很多少数民族哥啊妹啊的长歌已经无人会唱。因此我认为写作有这样一个向度,那就是尽可能地为这片土地留住些记忆,并把自己放进这个叫做故乡的地方。
  李 浩:我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摆脱概念化和矫饰化的难度。林语堂说,小说应当是我们被矫饰的生活的警告。有很多概念化、矫饰化的脏东西要吐出去,再填充新的东西。还有就是摆脱流行思想的难度。米兰·昆德拉说,不会发笑、对流行思想的不思考和媚俗,是小说写作的三大敌人。
  哨 兵:当下诗歌写作真正的难度在于无效的经验太多了。朦胧诗后,随着西方现代思潮涌入,诗人们开始疯狂复制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稍微有知识的诗人把只属于西方人而不属于中国人的经验也大量复制粘贴。这种无效的经验大量繁殖,损害了传统意义上的诗性。
  少君说当下的“礼”在中心城市里没有,在边缘的乡镇里有,我不太赞同,其实“礼”亘古常有,只是“礼”的内核已经发生了变化。
  我一直反复问自己:哪些经验有效?有效的经验究竟是什么?我觉得,能沉留下来的应该是温暖、感动等等。谈到写作的难度,我认为是:如何将有效的经验和诗歌的精神相联系。
  李少君:我的说法和哨兵的说法实际上并不冲突。我在北戴河有首诗说“并不是所有的海都那么美丽”,在我们海南人看来,北戴河的海根本不能叫做海,但是一到晚上我都会到海边去,我是在等待月亮升起。月亮已经不神秘了,我们都有探月工程了,但月亮在我们心中还是美的象征,这就是核心价值观。美国杜克大学的一个教授做了调研,认为中国人对儒家的核心价值的认同其实和以前还是没有多大的差别,儒家还是中国人情感和认知结构的内核,这就是我所说的“礼”。
  “五四”文学承接的是西方自我否定的文学观念,充满对自身的不满和否定;但是我们过于强调批判的一面,一直在自我否定,而放弃了另一面,就是积极地生活的方面。这可能与时代有关,只有到了中国发展相对充分的现在,大家才可以相对平和,于是这些传统逐渐归来。最近的“于丹现象”,不是于丹本人讲得多好,而是《论语》还在人们的心中。而在现代知识分子的理性判断看来,就会认为这是一种愚昧而否定它,这就是强调月亮不美的一面,而月亮美的一面被忽视。这种理性判断不能跟老百姓搭上话,和普通人的基本认识完全是拧着的,这样就找不到文学写作的动力和源泉。
  郜无玉:大家不约而同提到了“礼”,这实际上是“经”和“文”的关系问题,其中包含了我们今天文学的种种困难。鲁迅说他写作时是抹杀一切批评的。的确,如果一个作家写作时被一些抽象的名词、流行的概念纠缠着、压迫着,就没法获得自己的语言,没法清理自己的经验。鲁迅经过很长时间的挣扎,克服思想的和无思想的焦虑以后,才获得自己说话的方式。
  鲁迅有一个判断:中国文学豪语太多,不独文人为然,在常人乃至无赖也很发达,都是喜欢说豪语。这豪语当然是中国文学写作今天仍存在的困难。我写文章一不小心气势就顶了起来,说一些自己很惭

[2] [3]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