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来自三边的石油壮歌

作者:鹤 坪 范玺权

字体: 【

展态势!
  红井子体现出的还有采油三厂高层对先进科技、发展理念的吸收与借鉴,对现代化采油设备的不断上马,重视“技术领先”、“地质先行”、“专家会诊”、辩证施治,使老油田一次又一次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奇迹!同时,红井子出于长期发展、壮大企业的需要,还先后引进了许多当代世界先进的采油设备,确立了红井子在生产与安全两个方面的优势,确立了红井子与时俱进、与世界同步的发展姿态!
  红井子对内实行人性化管理,对生产实行科学领先,加强生产和安全管理,形成专业化、定量化检查和考核机制;对外,红井子推行“团队精神”,以及“朴素作风”,使整个作业区不但具有竞争意识,同时具有体恤与关怀的人性光辉!
  C.红井子的凝聚力
  红井子的凝聚力体现在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它对社会,尤其对地方经济以及贫穷落后地区的影响;二是它对企业内部员工的精神影响、作用影响,以及对当代石油战线的观念影响。
  倘若我们仅仅把红井子作为一家采油作业区看待,那么我们必然忽视了它“天职”与“圣行”所蕴含的精神!倘若我们忽略了思想精神,那么原本就艰苦、荒凉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又会有谁愿意驻守?所以。我们必然首先理解红井子倾情国家、民族利益的社会价值与社会意义,同时坚信红井子的这种英雄思想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
  红井子长期开展“春风行动”,每年都在作业区内遍种树木,有效地改善了生产和生活环境。可以说,红井子具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思想情愫,这种“返璞归真”的精神追求,是三厂全体员工长期奉行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它赋予整个采油三厂员工生命活力和创造精神!
  红井子的特色,具体体现在生产和安全理念当中,并且明显地得到长庆油田公司和采油三厂的认同。可以说,从思想管理和生产管理两个方面,红井子已经确立了自己的品牌知名度,足以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思想界和学术界)的关注!
  在荒凉的大漠,红井子像一柱冲天而起的“狼烟”,足以令当代的企事业重视。
  
  在油坊庄听来的故事——油坊庄作业区有感
  
  车过油坊庄,时间是黄昏。
  我们的汽车在荒天漠野里奔驶了三个多小时,放眼望去,无遮无拦,荒蒿与野艾一浪一浪地推向远处。前面有一耸井架,井架上飘着红旗,呼啦啦地响!我在想:在此扎根需要多大的勇气呀!该有多大的“耐得住寂寞”的人格修为,才能经受得住这份寂寞,这份四顾茫茫的冷酷环境。
  我对司机说:向井架开去,我要听听他们的故事。
  汽车开进了油坊庄作业区。不等汽车停稳,我就听到了优美的手风琴声,是谁在作业区里用手风琴演奏“打虎上山”,声音是那样急切,又是那样豪迈!
  在悠扬的手风琴伴奏下,我和油坊庄的青年员工。有过一次短暂的座谈。我阅读了青年员工们编写的饱含着石油暗香的杂志《油坊庄》,阅读了由他们编写的《慎思》和《慎行》两本小书。其间我还听他们给我讲述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这其中有作业区长刘长庆的故事,青年员工张军的故事,青年员工赵小龙的故事。他们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使我一次又一次地站起身来向他们鞠躬,并且记写下他们的名字。最令我感动的是唐花宁所讲述的关于她哥哥唐学宁的故事。
  另外,油坊庄作业区推行的“快乐工作法”也使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十分重视“员工小家”的建设,每个员工在生日那一天,都能收到一份凝聚着组织关怀的礼品,即便是驻单井的员工过生日,也能得到“一碗长寿面,两个荷包蛋”。
  在油坊庄作业区,我清晰地感受到了源自新一代石油工人的青春活力、生命热情与奉献精神,感受到了当代石油工人与时俱进的那种时尚观念和时代热情!
  那一天,我和员工进行了短暂的座谈,倾听员工们的心声。油坊庄的青年员工像任何一个作业区的青年工人一样:憨厚、质朴,透着泥土的那股子本色的滋味;他们热情、达观,透着大漠豪情的那各一股子虎虎的生气。
  唐花宁是油坊庄的政工干部,她像一只百灵鸟,自始至终、不停不歇地奔波在井架与井架之间。她几乎从来没有休息的时候,不停地在写,在做员工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她是单纯的,从情态到神态都是单纯的;她是丰盈的,从思想蓟炅魂都是丰盈的!她在日记中写到:生活就像一张白纸,当你用不同的颜色开始涂抹它时,它会展现给你不同的效果,比如,你用暖色刚刚涂好了幸福的色调,还没有来得及欣赏它,冷不防便会被忽如其来的暴雨袭扰,那么,一切的快乐和安宁都会被浸染得一塌糊涂!
  读了唐花宁发表在《油坊》上的这段文字,我暗暗地感受到了她心里的某种隐忧、某种伤痛!
  我问她:唐花宁,在你的心底肯定有着不被人知的某种伤痛,这伤痛是什么呢?能告诉给我听吗?
  唐花宁的眼睛里,泪水在打滚。很快,这泪水冲破眼眶,流得满脸都是。她哽咽着说:我的哥哥唐学宁。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石油工人,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念叨:我要上盘古梁!我要上前线!
  说完,唐花宁哭出了声音。
  我说:说吧,我会记录一切!记录每一个普通石油工人的人生故事。我会让全社会的人,都朝着你的哥哥鞠躬!都把目光朝向你哥哥和五千多名三厂职工奋战的这块荒凉的土地!
  唐学宁是采油三厂二大队五小队的职工。从技校毕业以后,他怀着满腔热情,奔向了莽莽荒原。在采油二大队的日日夜夜里,他不辞辛劳,从细微处人手,十分谦虚地向老工人学习,深得大家的厚爱。还是在采油二大队。唐学宁得到了自己的爱情,他深爱着妻子、孩子和家庭。唐学宁更爱自己的职业,每天他都会早早地赶到工作岗位,一边唱着歌,一边把工作环境打扫得干干净净。
  可是,在整个采油三厂热火朝天地投入盘古梁开发的2000年,唐学宁病倒了!唐学宁的病情得到了采油三厂各级领导的一致关注。领导含着眼泪对医院说:他是一个极其热爱生活的青年工人,无论如何也要从死亡线上把他拉回来!领导深情地拉着唐学宁的手说:安心养病,我们在盘古梁等你!
  唐学宁住院期间,只要有工友从前线到医院看望他,他都会急切地问:盘古梁开工了吗?盘古梁出油了吗?他不止一次地给作业区领导写请愿书:我要上盘古梁,我要站在盘古梁上讴歌采油三厂的一个又一个胜利,一次又一次成功!
  2002年9月,在唐学宁生命垂危的最后关头,他还强撑起身体,吩咐妹妹唐花宁:给我准备行李,我要上盘古梁!就在那天的黄昏,唐学宁这位采油三厂的普通职工永远停止了呼吸!
  在唐学宁逝世之后,他的妹妹唐花宁背起了哥哥的行李,毅然地走向盘古梁。她背着铺盖走出家门的时候,父母把她送到门口。父亲说:哥哥去世了,他空缺出的岗位,就由你来添补!你要尽快地熟悉业务,不要让我们失望!
  母亲把她送到汽车站,说:吃石油这碗饭,要有吃苦的精神准备。到了什么时候。都不许叫苦叫累,

[1] [2] [3] [4] [6] [7] [8]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