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每一颗心都紧紧维系

作者:王 棵

字体: 【


  千里之外数万生命亟待营救
  
  “洞口坍塌,掉下来的全是灰,我当时戴着挖矿用的防尘罩,根本不敢摘,在满洞口飞舞的灰尘中趴在地上,紧闭双眼。不知过了多久,灰尘渐渐散去,我才发现洞口被塌下来的起码上万吨重的大小石头堵得死死的。此后的余震不断,每震一次,狭小的洞里便产生一种嗡嗡声撞击耳膜,声音不大,不像第一次地震时发出的是一种轰轰的巨响。”
  这段话引自2008年5月21日的新华网,叙述者叫彭国华,男,1971年生人,绵阳市安县睢水镇道喜村村民,附近一个天然石灰矿的矿工。在这场大地震中,许多幸存者都是一个传奇。这些传奇的诞生首先得益于当事人坚强的生命力,更得益于无数紧急出动的援手。我们无法将那些危难之时伸出的援助之手逐一描绘,只能择其一二,以点带面,帮助后人洞悉这场大劫难中的世象人心的概貌。不妨从千里之外向安县紧急降落的部队说起,先说他们去往睢水镇的迅雷之势。
  同众多在5月12日领受救灾任务的部队一样,成都军区某装甲团受命之时远在震区的千里之外,这个装甲团驻地在云南昆明市的呈贡县。5·12大地震发生当日,该团官兵除部分在营区留守之外,大量人员在马龙驻训地训练。12日14点28分,地震发生后,这支敏锐的部队立刻开始进行应急机动准备。果不其然,几个小时后,上级发出命令,要求该团火速出动,奔赴灾区。
  从呈贡到上级指派的救援地安县,把这段摩托化开进距离称为“千里”,毫不为过。集结、进发,全团分三个梯队分别从驻地和马龙驻训地向安县机动。雷厉风行的战斗作风这个时候不体现,更待何时?最重要的是,早一秒钟到达震区,就多一个生命幸存的可能,就可能减少一点财产损失。在火车上,官兵们都心急如焚。为了有效利用时间,各梯队的领导都集中到一节车厢里,把整个征程的时间都用于探讨接下来的营救方案。没有一分钟能用来休息,在后来的回忆中,许多人都说,起先的几天几夜,他们几乎没有睡过哪怕一分钟。
  14日凌晨5点半,3个梯队全部抵达安县。毫不迟疑地,以师部派下的刘清泉副师长和团政委江水清为领导的几个临时团常委班子成员找到了安县抗震救灾指挥总部。在指挥总部,几位领导很快弄清了安县灾情的基本状况。这个县共20个乡镇,275个村(社),50余万人,98%的群众受灾,尤其以高川、茶坪两个乡受灾最重,如高川乡泉水村两个组共200多人全被掩埋,无一人生还。地震发生后的最初几天,因路断、电断和信息中断,外面无从知道里面的情况,成为各媒介关注之外的重灾区。
  灾情比预想中的要复杂和严重。已有一些友邻部队到达安县。当此时分,各部队之间战斗作风的比拼显然也已在暗中进行。这个装甲团绝不甘心被别的部队比下去。在与安县指挥总部短暂的接洽后,装甲团几位领导心有灵犀,不约而同地向指挥部的安县王书记提出一个大胆的请求:
  我们要最急难、险重的任务。请把高川交给我们装甲团。
  没有不妥。确定。
  真正投入战斗的时刻来临了。回到部队当中,一阵部署后,全团1200余名官兵再次整装出发,向指挥总部指派的部队临时驻地睢水中学开进。7点30分,即两个小时后,到达睢水中学。现在,是向高川挺进的时候了。从部队当下的所在地点到高川乡,由地图观测,距离并不算远,只三四十公里,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塌方导致的道路的大量消失,使接下来的进程将充满不可预知的危险和难度。
  
  进入的是死亡线
  
  当彭国华在幽黑、深邃的矿洞中顽强等待救援的同时,与他遥隔数十公里的某段滑坡山体下,一名女售票员正瞪着惊恐、无助的目光,蜷曲在翻倒、变形的中巴车里,与死神对峙。我们没有时间问明这位幸存者的名字,只知道5月14日上午,一支搜救部队来到掩埋她的山体旁时,她及时发出了呼救。随后,官兵们借来附近村民的发电机和锯子,奋力搬抬掩埋中巴车的山石,切割压住她的车体,将她从死神手中夺出。紧接着,她被迅速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在大地震来临时陡然成为囚笼的中巴车里,有20多名乘客,只有女售票员一人最终死里逃生。大地震发生后,女售票员置身的这段山间公路顷刻间成为一条可怕的死亡线。从后来的统计数据中获知,这条死亡线上,当时运行着的车辆几乎都被掀翻和覆盖,遇难者十之七八。在个别险恶处,七八辆车拥倒在一处,车内人员无一幸免于难。
  这一条被称为死亡线的公路,正是装甲团首先途经的营救线,具体位置是从睢水镇到柿子园那条唯一的公路沿线,长约8公里。柿子园是睢水镇去往高川乡公路段的必经之路。
  部队从睢水镇出发后,马上被这条死亡线紧紧束缚。营救的难度开始以最真实的面目展现在官兵们眼前。这是一条极为曲折的依附在群山中的公路,路宽约6米,真正可用于通车的宽度只有4米;路面到山顶的垂直距离均在200米以上;公路之下,前往谷底的距离50至200米不等;路的坡度均在70度以上,4个地段路面上的岩石还伸出路面以外,各山地质结构主要以岩石、沙土混合为主阻峡谷顶部间距最宽200-300米,底部最窄处甚至不足10米。地震之后,99%的路段被沙石和夹杂的植物覆盖,最大的石头直径达10米以上、且有一处形成高80米、顶部宽达100米左右的堰塞水库。行经其间,只要是说话声音稍大,声波回传都会引起沙石滚动,更不用说余震了。大地震发生后的现在,余震频仍,仅只两天,之后的现在,余震已逾千次。
  官兵就是在这样一段危机四伏的死亡线上开展着他们的营救行动。在此之前,团领导在睢水镇根据该地区山高、坡陡、无路和余震不断、泥石流不间断的实际情况,确定了“集中力量、分段部署、滚动用兵、接力搬运”的营救思路。当身临其境后,大家发觉这个思路必须改进。经过一番论证,团领导将既定思路改为“尖兵探路、分组推进、沿途搜索、救埋并举”,即由团政委、参谋长带领由机关相关人员和坦克二、三营营长组成的先遣组,由睢水向高川方向勘查路线;各营、连以20人为单位组成一个搜救组,在睢水到高川的“死亡线”上继续进行搜救;一待新的线路勘定,部队迅速抛弃旧途,取用新线路。
  15日主要搜救小分队进入柿子园地域后,已救出包括那位女售票员在内的伤员61人,转移出沿途村庄的群众1543人,同时开辟出将近6公里的近道。就在这一天,从先前派出的先遣组那里传来一个既令人振奋又令人疑虑的消息,说是有一条20多年被废弃不用的古老山路被发现,可以将它开辟出来,作为以后的营救、疏散路线。
  必须停止那条死亡线路上的开进,避开它,寻找到一条安全的线路,这是不容置疑的。在那死亡线路上多待一分钟,就多一分危险:群众的安全,官兵的安全,未来耗时不可预测的疏散需要一条更为安全的线路。没有别的选择,只能疏通、打开这条古老的山间小道。
  先遣部队在前面勘察和开辟,后续部队紧紧跟随。幽深古道开始绽放希望之光。
  
  勒令古道焕发生命之光
  
  这是一条茶马古道,只有50岁以上的当地人走

[2] [3]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