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用梦想跨越障碍

作者:孙晶岩

字体: 【


  一九八三年七月十三日,一个九斤重的巨大男婴在上海呱呱坠地。这一年是猪年,金猪宝宝的降生令全家人乐得合不拢嘴。爷爷捋着胡须对儿子刘学根说:“你姓刘,孩子妈姓吉,干脆这孙子就从你们俩的姓中各取一个字叫做刘吉吧。”
  儿子刘学根憨厚地点头笑着说:“行,爸爸起的名挺好。”
  儿媳妇吉粉花却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不行,刘吉虽然意思不错,留住吉祥,但谐音不好,容易误解为留级。”
  刘学根说:“那就叫刘翔,又能飞翔,又留住吉祥。”
  一句话说得全家人直点头,于是这个九斤重的金猪宝宝就取名为刘翔。在上海话里,翔和强的发音很接近。吉粉花呼唤儿子翔翔经常就叫成了强强。这个男孩儿长得非常强壮,也特别顽皮。有一次,刘翔和邻居的几个小朋友打赌比赛谁转圈转得多,别人转几圈转晕了就停下来了,他却一门心思地继续转。结果转得晕头转向,一头摔倒在地上,把下巴磕了一个大口子,鲜血直流。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些特质影响了他以后的跨栏生涯。凡事要么不做,做就要做得最好。
  童年的刘翔酷爱体育,父亲就把十三岁的儿子送到了上海体校训练。由于刘翔个子高,体校最初让他练跳高,希望他成为第二个朱建华。他是个老实孩子,一切听从教练指挥,训练很刻苦,但成绩平平。看到儿子身上摔得青一块紫一块的,妈妈吉粉花心疼得直掉眼泪,总想把孩子领回家,多用点心思读书,将来好考大学。
  每个人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都会遇到几个重要他人,“重要他人”是心理学名词,意思是说在一个人心理和人格形成的过程中,起过巨大影响,甚至是决定性作用的人物。在刘翔的人生之路上,教练孙海平无疑是重要他人。
  刘翔初到上海体校时是学习跳高,教练也不是孙海平。如果他们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这个世界上也许就不会有“东方飞人”了。有一天,孙海平在训练跨栏队员,看到一个高个男孩儿在旁边练跳高。几个凌空跳跃,独具慧眼的孙海平一眼就发现这孩子是个千里挑一的好苗子,是块练跨栏的料。
  说来也巧,正当孙海平想挖墙脚把刘翔挖来时,刘翔被几个队员欺负了,嚷嚷着不干了,回家上学去。吉粉花本来就扯儿子的后腿,这回母子俩一拍即合。孙海平就亲自登门找刘翔的父母谈话,劝说他们同意刘翔继续训练,改练跨栏。刘学根和吉粉花有些犹豫,孙海平就耐心地解释刘翔在跨栏项目上的潜在优势。刘翔的脚有伤,他就张罗着找到了上海华山医院的专家给刘翔治病。孙海平的真诚终于打动了刘翔的父母,他们同意让儿子继续上体校训练。
  当刘翔第一次被孙海平带到跨栏场时,他已经是一个十六岁的翩翩少年。改练跨栏是决定刘翔命运的一招棋。具有远见卓识的孙海平发现了刘翔的潜能,并最大限度地挖掘他的潜能。这一改不要紧,孙海平欣喜地发现:刘翔跑一百一十米跨栏,一般人比不上了。
  一个出色的运动员要想出成绩需要有三个条件:一是遗传因素。刘翔的父母身体素质很好,神经类型很坚强。他的母亲力气很大,在家里做家务自己一个人就能搬动大立柜。刘翔秉承了父母优秀的遗传基因,头脑机敏,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儿。对手越强越精神焕发,有时候在国内比赛他有点稀松,因为找不到竞争对手调动不起他的竞争欲。
  二是环境因素。刘翔的教练孙海平是一个技术高超的教练,他谦和踏实,执教水平很高。他有一个小塑料皮笔记本,别看它普普通通,还有些破旧,里面零零星星记载的可都是有关训练的“精髓”和“秘密武器”,还有许多只有他本人才能看懂的词语、图形和符号。有时候睡着觉突然迸发出一个训练想法来,他立刻爬起来记录在案。现在他已经密密麻麻记满了好多本,是一笔无法用金钱换取的经验与财富。
  田径项目短距离的比赛,速度之快转瞬即逝,仅靠现场的肉眼观察,运动员的技术状况往往了解得不够仔细。孙海平的另外一件“宝”就是一个小小的摄像机,他平时摄像机不离手。比赛期间,他会用摄像机拍摄下刘翔和对手的每一个动作,回来反复观看,任何一个细节都不会放过。观众看到的是刘翔在比赛场上的精彩表现和技术上的炉火纯青,可有谁知道孙海平在场外所下的功夫、耗费的时间与精力啊!
  “场上十几秒,场下磨到老”。世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凭空得来,凡是世界冠军,付出的必定是超乎常人的辛苦与努力。孙海平是一个肯动脑子的教练,他整天琢磨黑人运动员爆发力好的原因,发现他们的髋部肌肉非常发达。于是,他有意识地加强了对刘翔髋部肌肉的训练,经过长时间的强化训练,刘翔的髋部肌肉变得很发达,臀部高高隆起,跨栏有了好的发动机。刘翔深有感触地说:“师父肯定不是那种松松垮垮、对你听之任之的‘浆糊教练’,却也不是一味要你玩命训练的‘魔鬼师父’。他有一套自己的训练思路和体系,用到我的身上,针对性非常强。”
  也许有人说刘翔本身就是难得一见的极具天分的运动员,但是,千里马还要遇到好伯乐。能让天才不埋没、并绽放出璀璨的光芒,那才是珠联璧合、天造地设的一对“绝配”。
  孙海平性格沉稳,头脑灵活,与刘翔师徒情深,与刘翔的父母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孙海平是个大孝子,他的父亲去世了,家里还有一个年迈的母亲。由于他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弟子的训练上,实在没有时间照顾母亲,就把母亲送到养老院。每逢过年过节,刘翔的父母都会陪同孙海平一道到养老院去看望孙海平的母亲。孙海平买了房子没有时间装修,刘翔的父亲就主动帮助孙海平盯着家里的装修。刘学根和孙海平是同龄人,这两个男人一个给了刘翔宝贵的生命,一个给了刘翔精湛的技术。多年的相濡以沫,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孙海平和刘翔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既是师徒关系,又情同父子。在训练中,孙海平对刘翔要求很严格,把自己在跨栏方面的所有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刘翔。而在生活中,孙海平对刘翔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从饮食到睡眠、从治疗到日常生活,事无巨细,无微不至。久而久之,刘翔对他产生了父亲般的感情,有时候会趴在孙海平的肩膀上,孩子般地搂着孙教练的脖子撒娇。不管刘翔的成绩有多大、摘取多少金牌,在孙海平面前总是特别谦逊,彬彬有礼,敬重有加。
  第三个条件就是运动员自己的素质。刘翔领悟力强,神经类型很坚强,速度、爆发力好,尤其是节奏感出类拔萃,这是跨栏运动员最为宝贵的特质。
  刘翔最崇拜的体育明星是乔丹。他看NBA就是从乔丹第二次复出开始看起的。飞人的风采一直留在他的记忆里。他欣赏乔丹的球技,更欣赏他的做人。乔丹在球场之外的风度令他倾倒。刘翔也很崇拜美国跨栏运动员阿兰·约翰逊。每一个练跨栏的人都知道他的名字,就像踢足球的知道贝利,打篮球的知道乔丹那样。阿兰·约翰逊是奥运会冠军,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他就一直是世界男子一百一十米栏的霸主。
  十七岁的刘翔在智利的圣地亚哥第八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上,以十三秒八七夺得男子一百一十

[2] [3]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