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1年第10期

时常把一把斋

作者:马霁鸿

字体: 【


  “翡翠白玉汤”的故事,几乎无人不晓: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少年时曾当过乞儿,一日,他又病又饿,肚皮贴着后背,走路步步踉跄,叩了好多家的门,好不容易讨得一碗杂菜汤,其上漂着几片青菜叶子,几块豆腐残片,他迫不及待地一顿狼吞虎咽,吃罢觉得其味再美没有了。登基之后,他吃遍了山珍海味,总感到不如当年的“翡翠白玉汤”爽口,便命御厨将那汤细细做来。但御厨使尽了浑身解数,做尽了各种款式,他也没再能够尝到当年的那份绝美味道。
  我们虽无缘坐上龙椅,但这位朱皇帝的感觉也是能够体验得到的。不是常听人说这几年的鱼越吃越没滋味了么?水塘子里养的鱼,用生长素催大增肥的“假鱼”,或者说“亚鱼”,不好吃还情有可原,可湖泊里钓得的鱼,江河里逮来的鱼,也同样有点味同木渣了。这到底是人的胃口上了档次,还是鱼儿们约齐了群体退化!
  是的,好东西吃多了,就觉得无滋无味。凭心而论,这倒并不都是人们“作福”,而是好东西本身与粗糙食物甚至代食物缺少了对比,缺少了反差,人们的口舌因之变得木拙迟钝,丧失了对它的敏感。假如人们十天半月不沾荤腥,再来光顾鱼儿,恐怕对已变味的货色也觉得它味道好极了。
  其实,在其他方面也存在着这种现象。新衣裳穿多了,就失去了穿新的那一份喜悦。热水澡洗多了,就难以找到沐浴的那一种欣快。成日在空调运转的屋子里呆着,就感觉不到温室的暖和。钞票多到了一定程度,就“穷得只剩下钱了”。这么说吧,得到的物质越多,幸福的感觉就越少。这是一个悖论,但似乎又是一个规律。讲究效益的现代人,这“幸福效益”实在不好讲究。人们的奋斗目标,社会的发展方向,很大一部分是为着物质财富的增长。那么,在物质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怎样才能扼制物质对人的麻痹,消除人对物质的迟钝,从而求得物质财富与人的幸福感受的同步增长?回族群众的“把斋”习俗,也许能给人一些启发。
  “把斋”的回族人,有着极强的自律精神。他们天不亮即吃过早饭,尔后整个白天水米不沾牙,无论肠胃怎样鸣响甚至痉挛,饥饿的“爪子”怎样抓心挠肺,都得忍着,都不会悄悄咀嚼吞咽一点什么。一直要到天色擦黑,“开斋”的时辰到了,才在一天里第二次端起饭碗。
  把斋的宗教意义,我说不大准,但它的效益,完全可以想见:肠胃经过一天的“放空”之后,味蕾经过整日的“闲置”之后,夜采一口食物进口,其味哪能不美哉妙哉无与伦比。更有意味的是,一天斋把下来,令人在精神上得到了透彻的洗礼,深切体会到饥饿与食欲的感觉,油然升起物质来之不易的感慨,增强对幸福快乐的敏感度,并滋生出对物质享受的珍贵与珍惜之情,获得“得之愈艰,爱之愈深”的切实体验与感受。
  话这么说,并不是要求人们都去过苦日子,去当苦行僧,而是在心理上降低自己的社会阶层,保持一种平民乃至“贫民”观念,将自己浸濡于一种清淡的心态之中。在物质的享用上,有意识地加以适当的克制和节制,淡泊华服,疏离盛筵,不贪馋福祉,不暴殄天物。也就是说,时常把一把斋,抽出一段享受的真空。这样,一旦重新咀嚼起生活品尝起日子来,便会觉得有滋有味了。
  做了官的,时常把一把斋,微服贱鞋,挤挤公共汽车,逛逛粮市菜场,恐怕就不会觉得搁在轿车里的臀部不稳妥不舒坦。发了财的,时常把一把斋,端端粗茶淡饭,住住茅舍小店,恐怕就不会成日抱怨厅堂灯也不红酒也不绿,成日掂量良家妻女和包厢小姐。普通老百姓,时常把一把斋,推开“雀巢”,封紧“可乐”,恐怕就不会不感到“农夫山泉,有点甜”哩。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今后物质财富必定越来越丰裕,“翡翠白玉汤”必定越走越远。在物欲的滚滚洪流中,人们不但需要在物质上更需要在精神上时常把一把斋。坠胀的肠胃排空了,疲乏的味蕾歇够了,人们才有可能平衡增多的物质和从其获得的幸福快乐,避免吞噎一蟹不如一蟹的尴尬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