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2年第5期

寻找远去的报馆

作者:王芝琛

字体: 【


  《1949年以前的〈大公报〉》一书于2002年2月已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本书是我大约十年前就萌生的念想,今日终于可奉献给广大读者。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当改革开放逐渐深入至各个领域,新闻媒体也由“完全一律”走向个性化,这在改革开放前是不可想像的。在报刊上,也零零星星的出现追忆“1949年以前《大公报》”的文章。我突发奇想,可否出一本书,尽可能原汁原味地反映1949年以前的《大公报》的概貌,编者也不必为“1949年以前的《大公报》”作辩,请读者自己鉴别。如果能为新闻媒体改革起到点借鉴作用,那就更好了。
  1949年以前的《大公报》的社评以及那时的照片,是最能反映实况的。于是这两样成为我搜集的主要目标。但《大公报》资料,在十年浩劫中几乎损失殆尽,要想搜集谈何容易……
  1949年以前的《大公报》属于“文人论政”的报纸。1926年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续办新记《大公报》以来,标举“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办报方针。“四不”说到底就是独立办报,不受党派、金钱、私利和权势所左右。正如新记大公报首任总编辑张季鸾所说:“我们对任何人或党派并无说好说坏的义务。除去良心的命令以外,精神上不受任何约束。我们在私的意义上,并不是任何人的机关报,在公的意义上,则我们任何人甚至全世界任何人,只要在正义的范围,都可以把《大公报》看作是自己的机关报。”
  “文人论政”就是文人参与谈论政治。1949年以前的《大公报》主要是通过社评实现的。《大公报》始终坚持每天一篇社评。自1934年1月由胡适先生建议《大公报》开辟“星期论文”专栏,星期日的社评由“星期论文”所代替。而“星期论文”由《大公报》馆外著名学者、教授、文人参与“论政”。
  1949年以前的《大公报》的社评谈论时事、议论政治、针砭时弊,受到朝野上下、中外论坛的重视,也受到各个党派乃至领袖人物的关注。抗战期间有一位文人杨云史,他写了一首词,盛赞《大公报》社评,句中有云:“六合朝朝雨露布,笔阵横扫千军上。”这是文人对办报的期望与心声。大公报总经理胡政之读了这首词后说:“我们真有苦自己知。我们的社评,不见得就是露布;我们的笔,也不能横扫千军。我们始终是一个有理说不清的秀才。”
  中国的读书人,向来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也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传统。《大公报》里的“秀才”,诸如张季鸾、胡政之、王芸生等,就是这样的“秀才”,有一股执著的爱国、爱民的“呆劲”。
  近日,有位博士生,他写的论文与《大公报》有关。他说读了不少1949年以前《大公报》的社评,却把他弄糊涂了;到底大公报是向着共产党,还是向着国民党?我说,你还是再多看一些,就会明白了。《大公报》的社评作者,他们没有固定的站在那个党派一边的立场,而是就事而论,依据事实说话。尽管不能说《大公报》社评的言论总是正确的,也常常有错误,但由于脱离了“党”、“卖”、“私”、“盲”,就建立起言论公正的坚实基础。
  为搜集《大公报》社评,我采用一年一年来的笨办法,以总馆为主,分馆不漏,将每年重要社评复印回来装订成册。因此对于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来说,我是常客。我与图书馆人员开玩笑说:“我不是故纸堆的蛀虫,而是故纸堆的探索者。”
  据当年《大公报》担任摄影记者的管绍熙先生介绍,我得知文革初《大公报》被红卫兵查封后,有点照片是管先生亲自移交给新华社的。我又从已故《大公报》著名摄影记者魏守忠子女那里得知,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也有点《大公报》照片。于是买了张月票,凭一封单位介绍信就开始行动。原以为很容易到手,其实不然,最后还是凭着“诚恳”与“执著”,仅以成本费拿到手。照片另一渠道,就是找原《大公报》老人和已故老人的子女。几乎所有家庭都在文革时失散了那些珍贵的老照片,但仅是“残存”的“漏网”的,我已是收获颇丰了。需要感谢的名单就有四五十名,恕不一一列名了。
  由于篇幅限制,此书仅选载了《大公报》不同历史时期社评40余篇、星期论文12篇、专文3篇,我写的“《大公报》史略”不到两万字。最令我遗憾的是,我搜集到的近千张照片(包括版面照),只用了40多张。《大公报》诸多名记者的《新闻通讯》,也只能“忍痛割爱”。
  此书另一个主编刘自立,是《大公报》老记者刘克林的长子。他涉猎颇丰,近五年来也花了不少时间关注《大公报》问题。尤其是对于《大公报》历史谜团,他常有独到的见解。
  今年6月17日是《大公报》百年诞辰。但愿《1949年以前的〈大公报〉》一书是一份贺礼,能为还其原来面貌起点作用就好。今日的新闻工作者还是应当继承和发扬老报人优良作风。新记《大公报》继任总编辑王芸生曾说:“真正的记者代表的是真理与正义。”他还说:“新闻记者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栖栖皇皇,食不甘味,席不暇暖,风雨奔波,秉烛达旦,皆是为了读者每晨所看到的一张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