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2年第11期

书屋絮语

作者:澧 人

字体: 【


  个体是“小我”,民族、人类则是“大我”。小我寂寞时会怀念养育自己的家乡,而大我犯愁时也不禁要回望来时的道路。这回望,属于放大的乡愁,剪不断,理还乱。
  香港凤凰卫视曾推出一套专题节目,名为“寻找远去的家园”,听上去就有些沧桑的意味。摄制组不辞千辛万苦,将我中华大地上遗存的城寨村落、古风民俗寻访殆遍,并将其中的故事慢说细数。此番捡拾,把一出现代中国人的“还乡记”演绎得深情宛转,可谓缠绵而宽柔,痛楚而凄美。
  我也有一段好古慕远的情愫,观看这套节目,更是低徊不忍释怀。单说湖南的凤凰古城,那沱江的清流以及两岸错落的吊脚楼,那盘郁的古街老巷所包容的静穆和温情,便让人心驰神往。沈从文先生当年作别家园,想必有着揪心的眷念。拜故土之赐,这位“乡土文学之父”终生不脱浑朴和天趣。最后魂归故里,枕江而眠,更显其赤子之心。他杰出的作品《边城》,已成为我们的精神在返乡途中不可缺少的路标。
  现代性的列车碾碎了多少田园牧歌式的美景,自然山水遭到重创,古典的衣冠文物也散落成文明的碎片。当现代人尽情享受电脑、电视、汽车、飞机等工具所提供的便利,并沉醉于城市森林中的豪游宴乐之时,身体和灵魂也不时觉得厌倦、困顿和虚脱。想到离生活的古老根基越来越远,“回家”的念头也愈发强烈难捺。于是,江边渔火、野渡横舟、孤村老树、雪夜鸡鸣,还有天生丽质的村姑、满脸风霜的农夫……举凡一切与自然纯朴的生活相关的事物,便会在现代人的梦境中反复地闪现。
  为了延续历史的记忆,为了满足倾诉和休憩的愿望,人类需要保存一些古风和古意。然而,现代性的列车已无法调头,虽然载满了乡愁,但依然滚滚前行,这是人类的宿命么?
  (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