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4期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作者:褚静涛

字体: 【


  江南先生曾在蒋经国创办的政训班受业,称得上“天子门生”。赴美后闲暇之余搜集了大量资料,在报纸上连载蒋经国的生平事迹,最终汇集成册,可谓世上第一本《蒋经国传》,付梓不久就被枪杀,激起轩然大波〔1〕。这已是十几年前的旧事。关于他的死因,或为写书逆犯龙麟,风传其坏了江湖的规矩〔2〕。据实直书,实非易事。阴差阳错的是,书因事闻,人因书显,《蒋经国传》一时洛阳纸贵。华人世界大多是通过这本书知晓蒋经国其人的。偏安一隅的蒋经国有如此显赫的名声,江南厥功至伟。说实在话,书中的许多内容新闻性颇强,谈不上多少隐私。
  中国历史上的小朝廷不知凡几,本不值得大书特书。世事变幻,台湾从荒芜之地变为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的交汇地,无论在经济上或政治上都蜕变出不同于儒家传统的新事物,自然引起世人的侧目。
  西方一位哲人曾说,“所谓历史,不过是大家可以接受的寓言故事”。即使言之凿凿,也不能当真。衡量人物传记与小说的区别,前者是真人未必真事,后者是真事未必真人。蒋介石直指“二十四史完全一派胡言”,其潜意识中十分认同“历史不过是虚构的伟人传记”。
  《中国时报》创办人余纪忠先生见证了台湾五十多年发展历程。他与蒋经国共事多年,相知甚深,在国民党内可称得上是一个开明人物。评判谢世的政治强人,确实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余老宦海沉浮,不宜为自己的老上司盖棺定论,遂委托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陶涵(JayTaylor)撰写一部关于蒋经国的传记,强调“勿为尊者讳”〔3〕。陶涵在台湾及大陆生活多年,与蒋经国打过交道,参与了美国对台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通,对东方社会的伦理道德、家族政治深有体悟。他写的这部书取名《委员长的儿子》。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委员长”是蒋介石的代名词,中文译者干脆回译为《蒋经国传》。现在该书的中文繁简体本已在台湾和大陆相继出版,透过披露的中央情报局等绝密档案,读者可以加深对蒋经国的认识,探寻台湾政治发展的轨迹。
  人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出生却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古老的血缘社会。蒋经国能否成为台岛之主,并不取决于他有多大的能耐,多半赖于他是蒋介石的亲生儿子。父业子承,兄终弟及,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一位国民党高官跑到香港撰文大势挞伐,指责蒋经国相貌平平,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毫无建树,乏善可陈,却平步青云,如果不是蒋介石的儿子,怎么能攫取大宝?以蒋经国的才质,若是平民子弟,在那个乱世出英雄的时代,至多是个治世的循吏,淹没在茫茫人海中,实难有出头之日。即使参加民主竞选,像蒋经国这样的人,在台湾岛上又何止万千,哪能轮到他呢?
  从政的过程中,蒋经国也不得不顾忌自己的“太子”身份,干的好,人家会说“你不过是得了蒋介石的荫庇”;弄得差,只能被称作扶不起来的阿斗。蒋经国常向他的部下大倒苦水,叹贵为“总统”儿子的苦处。
  外人往往只看到生长于钟鸣鼎食之家的好处。蒋介石若成了阶下囚,蒋经国自难逃牢狱之灾,斩草必须除根。生长于皇室,碰上王朝崩溃,欲求为平民亦不可得。崇祯皇帝吊死在景山上之前,手刃宝贝女儿:“汝为何生长在吾家?”
  中国的政治向来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天助者人必助之。蒋介石毕竟不是吟风弄月的南唐后主,也非昏庸的南明皇帝。他数番起死回生,东撤台湾,苦撑待变,终至咸鱼翻身,稳住了阵脚〔4〕。有了这点本钱,也保住了先人的坟茔。蒋经国颠沛流离,痛感流亡之苦,好在还有一个托身立命的地方。相较于从南京城仓皇出逃的短命王朝,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不幸中之万幸也。
  蒋介石黄埔起家,纵横捭阖,算得上一世枭雄,练就了荣辱不惊的定力。他还想创造北伐的奇迹,整日叫嚷“反攻大陆”。美苏冷战,磨擦不断,世界局势总体趋于缓和,想浑水摸鱼、乱中取胜已不可能。台湾地小人多,要维持庞大的军备,就得建立起现代工业体系,好在日本人五十年统治打下了基础,从大陆带来的黄金白银和技术官僚足可东山再起。蒋经国自非挽狂澜于既倒的乱世豪杰,上海打虎就碰得灰头灰脸〔5〕。在台湾岛上搞经济建设,政工出身的他是个外行。陈诚戮力而为,无奈天年有限,蒋经国自然毫无争议地成为接班人选〔6〕。为了成全自己的光辉形象,蒋经国不敢去认与章亚若女士生的双胞胎儿子〔7〕。章孝严、章孝慈兄弟孤苦伶仃,相依为命,不能像孝文、孝武等兄弟那样享受天伦之乐,只得刻苦自励,这又是一幕怎样的人间悲剧呢?美国与台湾“断交”之际,国民党政权面临“法统”危机,人心思变。国民党大陆籍元老垄断台湾政权已近三十年之久,在战后成长起来的一代台籍精英强烈要求分享部分权力,不惜铤而走险,鼓吹“台湾独立”,向国民党政权的“合法性”发起挑战。蒋经国深感父亲的那一套“威权政治”很难再维系下去,搞起政权本土化,大力网罗台籍精英,搞基础建设,发展经济,赢得了台湾民众的支持。
  其时,一位腿跛的台籍青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写下了自传体小说《汪洋中的一条破船》,叙述生世的坎坷,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坚信“爱拼才会赢”,要做生活的强者。蒋经国读后大有同病相怜之感,删去“破”字,令人拍成电影,取名《汪洋中的一条船》。外人很难知晓,蒋经国晚年糖尿病缠身,几不能直立,靠轮椅代步,运筹帷幄。“反攻大陆绝不可能”,若宣布“台湾独立”,其父子以“中国正统”自居形象势必丧失殆尽,何以向列祖列宗交待?大陆不会答应,台籍精英也不甘心永远做陪衬角色。蒋经国进退两难,继续表达了追求国家统一的原则立场,不向“台独”分子低头。蒋经国如果没有民族气节和真才实学,是很难驾驭这条惊涛骇浪中的破船缓慢地向大陆靠近。蒋介石传子,也是看到蒋经国确有过人之处。
  不管蒋介石受传统的束缚多么深,他年轻时追随孙中山先生,还是抱定“天下为公”,仅为儿子谋个位置,是绝不会干掉脑袋的事的。对于一个搞政治的人,家庭、妻儿可有可无。幼年的蒋经国很少感受到父亲的温情。蒋介石在上海滩闯荡,四海为家,生个儿子,算是延续了蒋家的香火,给年迈的母亲带来一些温馨,尽了孝道。为了取得斯大林的支持,蒋介石还送蒋经国到莫斯科去接受红色教育。满腔热血的蒋经国惊悉父亲背叛革命,毅然决然划清界线,口诛笔伐,显然不会是为了自保〔8〕。经历了苏联血腥风雨的集体化、大肃反,蒋经国过早地尝尽了人间的辛酸苦辣。蒋介石不知蒋经国生死,为断子绝后而忧心〔9〕。随着日本在东北地区耀武扬威,蒋经国这颗棋子派上了用场,终于平安回到家乡,还带回了一位美丽的俄罗斯少女。他没有赴重庆谋职,而是在赣南付诸平生的理想,差点被带上共产党的帽子。抗日战争结束后又与苏联协商东北诸问题。虽未建奇功,倒是见了大世面。蒋介石早岁即有“经儿可教,纬儿可爱”之语。如果没有年轻时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蒋经国即使侥幸接班,谅也无法顺应历史潮流,“知所变,知所不变;有所为,有所不为”,开创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
  从“中华民国宪法”看,蒋经国接班不是“私相授受”,而是竞选上任的。蒋介石死后,由严家淦做了三年“总统”〔10〕。不管是形式也罢,实际上也有必要。宫廷政治,早早当上接班人,也不是什么好事,弄不好白白将命搭上去。康熙几十个儿子,个个都想做皇帝,确实也有能力,让谁干都差不多,但舞台上的主角只能一个,结果兄弟相残。二儿子干了几十年的太子,早已等不及,“天下哪有干了三十年太子的”。做皇帝并没有任期限制,除非干到死,没有谁愿意自动让权。“一朝天子一朝臣。”即使皇帝干累了真想歇一歇,抬轿的人也不答应:“你不干了,我们到哪里混饭吃去呢?”乾隆做了太上皇,还要干预朝政。而太子的权力过大,又会形成第二权力重心,甚至逼宫,李世民就是硬叫父亲下台的。涉及到权力,其实是父子都不认的。蒋介石从未让蒋经国做自己的副手,不能不说是万全之策。在民主社会,虽然有任期限制,但“宪法”是人制定的,解释权归己,理由太多了,蒋介石照样做“总统”一直到咽下最后一口气。除非像华盛顿那样的呆子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闲云野鹤。
  女人为什么就不能做“总统”?在江青准备篡党夺权的时候,宋美龄跃跃欲试。她一生为蒋家王朝鞍前马后奔波,付出的太多了,即使坐不到“总统”位置,弄个国民党主席干干,也是顺理成章之事。到底是儿子亲。宋美龄对蒋介石的传子做法颇不以为然,远赴美国养疴。当蒋经国去留之际,她不顾年高体弱回到台湾,大谈“老干新枝”,想阻止李登辉接班。无奈天命难违,九十岁的人出任国民党主席,恐怕要闹国际政治笑话。她终于绝了此念,赴美国死不回台了。
  蒋纬国只恨父亲偏心,为什么不能一碗水摆平?他自认为资历完整,留过洋,扛过枪,仪表堂堂,哪一样比不上蒋经国?晚年他爆出惊人秘闻:“蒋介石幼年遭狗咬,不能生育。”〔11〕那蒋经国自然不是蒋介石的亲生儿子。如此,蒋介石嘱意蒋经国是出于公心呢?还是另有所图呢?这事怕蒋纬国也解释不清。惟一知真情的宋美龄三缄其口,恐怕又要留下一桩悬案了。
  蒋纬国并非蒋介石的亲子,是戴季陶在日本与一位护士生下来的。戴氏下笔千言,却天生惧内,不得已托付给拜把子兄弟。可能是中日混血的缘故,蒋纬国天生一副贵人相,活泼可爱,蒋介石视同己出,把他送回奉化老家,稍长,带到身边,又送西欧留学〔12〕。蒋纬国从小享尽第一家庭的荣华富贵,却未能赴战场上历练。蒋介石又何忍蒋纬国去受这份穷罪呢?在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太少了。蒋纬国换过多个位置,乏善可陈,同事们觉得他是蒋介石的儿子,不得不让他三分。蒋经国继承了父亲的位置,蒋纬国愤愤不平,认为“过去我是总统的儿子,现在我成了总统的弟弟”,怪兄长处处设防,使他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平心而论,蒋纬国干个闲职尚可,无法望曹子建项背,蒋经国哪会要他赋“七步诗”。蒋经国病逝后,蒋纬国和林洋港一起搭挡竞选“总统”。孝勇等侄辈直斥他无耻,因为受江南案的波及,蒋经国表示要向历史交待,蒋家人“不能也不会竞选下届总统”〔13〕。蒋纬国一脸无所谓:“我本来就不姓蒋。”蒋纬国最终还是放弃了参选。“台独”分子到处打砸抢,蒋纬国自知余日无多,想把父兄的灵柩迁回大陆,也算入土为安,省得死无葬身之地。孙辈又说他“多管闲事,不能做蒋家的主”。包括蒋纬国在内的国民党元老都怪蒋经国用错了人,否则世事也不会沦落到这种田地。
  蒋家毕竟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两岸虽然差异颇大,但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可以让步。蒋经国在两岸统一问题上有过初步的设想,天若假年,他会逐步落实,可惜他走得太早了。
  在中国这样一个家天下的社会里,血缘关系牢不可破。秦始皇横扫六国,是要建立一个万世一统的王朝,二世、三世以至于万世。销毁兵器,焚书坑儒,建立高度集权统治,以为如此即可以高枕无忧,长治久安。陈胜、吴广不过农夫,大泽乡揭竿而起,削木为器,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14〕。因为“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几千年的封建王朝,走马灯似的,你方下台我登场,刀光剑影,血风腥雨,要想问鼎中原,只有枪杆子出政权。老百姓被逼急了,则“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这是中国特色的政权传承,循环往复,悠悠千载。《三国》、《水浒》道尽了王权的翻云覆雨、尔虞我诈。
  中国的封建王朝更迭哪一次不是通过暴力来解决的呢?以数人头代替打破人头,以选票代替枪弹,这是一个异数。蒋经国的后代得以自保,孝严还在“政府”出任高官。胜者为王败者并不为寇,还有机会,中国的政治游戏上演了崭新的一幕。台湾的多次民意调查均显示,蒋经国的支持度最高。公道自在人心,台胞对蒋经国的作为还是给予了高度肯定。
  小布什入主白宫,靠的是选民的选票,没有人会说他是继承了老布什的位置。台湾现在是每年都有选举。看上去人人均有机会,实际上要想选上,没有政党运作,缺乏资金后盾,是玩不得这种富人游戏的。外省人要想在台湾“总统”大选中获胜,实际上比登天还难。孝严现在可以参选“总统”,却绝对没有选上的可能。人的出身,除了家庭,还有地区、肤色、文化等等。即使像美国这样高度民主化的社会,一个有色人种要想在白人占绝对统治地位的社会里参选总统,完全是白日做梦。不管在什么社会制度下,人都有天生的宿命,难以绝对公平。
  儒家思想推崇长幼尊卑,实质是反对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这样的文明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在一个互联网的时代,众生除了走向平等,别无选择。在台湾,那套接班人之类的权力交接方式早被扔进历史垃圾堆里去了。建立起一套公开、公正、公平的权力竞争机制非一日可蹴,还将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谁也阻挡不了接受人民选票检验的大势。
  
  注释:
  〔1〕〔8〕江南:《蒋经国传》,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7年3月版,第5、50页。
  〔2〕李松林:《蒋经国晚年》,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41页。
  〔3〕〔9〕〔11〕〔12〕陶涵著、林添贵译:《蒋经国传》,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465、64、460、14页。
  〔4〕蒋介石:《本党革命的经过与成败的因果关系》,国民党中央编:《“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卷二十三,第1~10页。
  〔5〕蒋经国:《沪浜日记》,《蒋经国先生全集》第1册,台“行政院新闻局”1992年9月,第362页。
  〔6〕康绿岛:《李国鼎口述历史——话说台湾经验》,卓越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版,第216页。
  〔7〕参见《章孝严首次亲述童年成长与抱负》,台湾《传记文学》1989年5月号。
  〔10〕陈孔立主编:《台湾历史纲要》,九州图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496页。
  〔13〕台《中央日报》1985年12月26日。
  〔14〕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