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9期

向内的路就是向外的路

作者:林和生

字体: 【


  (一)
  
  偌大世界,形形色色的事件在发生:9.11事件、恐怖主义和反恐怖主义、美伊对抗、巴以冲突、南亚纠纷、朝鲜半岛局势、百分之五十六的英国人呼吁恢复死刑……又据报道,北京一所中学的师生为获赠的一只珍稀动物云南金丝猴取名"和平",以此呼吁世界和平。
  动荡不宁的世界,能容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吗?似乎可以,例如,我书房里这张书桌看上去就很安静。可是我要问,它真的安静吗?至少我可以问:如果我的心不安宁,我的书桌的安静又有什么用?更尖锐的问题是:如果我的心不安宁,我的书桌真能安静吗?
  这样的提问并非耸人听闻。就在我这张看似安静的书桌上,放着一本小书:《文化裁军--通向和平之路》〔1〕,它的作者是被誉为"当代先知"的西班牙天主教神父雷蒙·潘尼卡(Raimon Panikka,1918~),当代杰出的哲学家、神学家、佛学家、印度学家、跨文化研究的倡导者和"宗教对话之父"。
  在这本小小的名著中,潘尼卡提出了他的"和平哲学",包含若干要点〔2〕,而要点的要点,在我看来是这样一条:没有外在的和平难以生活,没有内在的和平不能生活。
  二战以来,平均每天有两千人左右死于战争;九十年代以来,军事冲突蔓延到全球几十个地区;世纪之交,则恐怖主义盛行。数以千万计的难民和孤儿忍饥挨饿、无家可归、流浪街头。我们当然不能小看人类这样的堕落。但是潘尼卡认为:
  
  若有内在和平,仍有生存的机会;若无内在和平,就无以生存了。没有内在和平,人就崩溃。犯罪、毒品以及其他诸多个人与社会的灾祸都源于缺乏内在的和平。〔3〕
  
  (二)
  
  潘尼卡没有忘记强调内在和平与外在和平的不二性:当社会和生态环境遭受暴力和非正义之苦,我们也不可能享有内在的和平。不顾及外在的和平,只要内在的和平,这是妄想。〔4〕但是,在这篇小小的读书感想中,我想强调这样一个倾向:内在的和平更为根本。
  东方智慧不难理解这一点。例如,老庄讲"人定胜天",这个"定",并非通常所谓的"一定",而是指内心的安宁,即一种内在的和平。有人就此引申为现代的阐释:态度决定一切,而且,态度所决定的,绝不仅仅只是态度本身。
  当我们与己与人与事的眼光改变,我们与己与人与事的关系就会因而改变,世界的性质亦随之改变。对此,中国古代的两则寓言"杯弓蛇影"和"齐人有失斧者"正是绝妙的隐喻。设想那位饮酒者,如果他没能及时改变他看杯中弓影的眼光,他与自己的关系就会崩溃。设想那位失斧者,如果他没能及时改变看邻人的眼光,他与邻人的关系必然会进入战争状态。现实中也有绝妙的例子,米卢带领中国足球队及时改变了看问题的眼光,中国足球队因此得以成功出线。
  西方智慧也不难理解这一点。《圣经·路加福音》中有一段比喻〔5〕,说是西门等人在海边打鱼,因鱼荒打不到鱼,在岸边休息。耶稣来,讲道之后,请他们再到深水打鱼,结果打起来满满一网,网差点撑破,装满两条船,船差点沉没。西门等人俯伏称罪,耶稣则告诉他们:"不要怕!从今以后,你们要得人了。"西门等人"就撇下所有的,跟从了耶稣"〔6〕
  理解这个比喻,关键在于理解"得人"。所谓"得人",就是相爱。
  西门等人本来的目的是"得鱼","得鱼"是为了解决温饱。耶稣来,施以教化,他们的目的由"得鱼"变为"得人"。不仅如此,为了跟随耶稣"得人",他们鱼都不要了。
  这并不是说,西门等人不再需要维系生命的食物,而是说,如果只为维系生命,人就与动物无异。但人不是动物,人与动物有本质的区别。动物只需要维系生命,而人则需要相爱。的确,人也需要维系生命的食物,但如果人与人相爱,维系生命的食物根本不成问题--《圣经》中有"五鱼二饼"的比喻,五条鱼,两张饼,分别喂饱了数千人,其实就是这个道理。西门等人既然"撇下所有的"走上相爱之路,"得鱼"之事根本不会成为问题。
  今天的时代则是绝妙的反例。在今天的大众消费时代,人们争先恐后,有了小康还想暴富,有了"林肯"还想"奔驰",有了银山还想金山。争先,是欲望的正面表达,恐后,是欲望的反面表达,两者其实是一回事,无论争先还是恐后,都出于生存的恐惧和焦虑,其结果,无论坐拥银山还是金山,内心永无安宁。按《圣经》的比喻,正是一心只想"得鱼"的结果。一心只想"得鱼"的人,究其本质,与动物无异,由这样的人组成的社会,与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无异--这正是当代的世相与众生相,人在这样的世界上必然惶惶不可终日。
  
  
  (三)
  
  从《圣经》回到《文化裁军--通向和平之路》,我们不难意识到,所谓"得鱼",完全可用来比喻"外在的和平",而"得人"(或相爱),完全可用来比喻"内在的和平"(或内心的安宁),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一目了然。只是,在今天的大众消费时代,两者之间又涌现新的现实关系,令人深思。
  如果所有的人一心只想"得鱼",人类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就会惨遭破坏。其结果,我们不仅无法享有内心的安宁、内在的和平,到最后连外在的和平也无法享有。
  出于这样的逻辑和现实,说一句"向内的路就是向外的路"应该很自然,但能否轻易说"向外的路就是向内的路"?
  这样,我们再次回到潘尼卡神父的论断:没有外在的和平难以生活,没有内在的和平不能生活。
  
  (四)
  
  什么叫"文化"?在我看来,如果没有相爱的愿望,没有对内在和平的憧憬,"文化"不过只是一张打鱼的网。
  在我面前这张貌似安静的书桌上还有一本书:《西方文明的另类历史--被我们忽略的真实故事》〔7〕,可以把它称为一本另类的文化史,记载了诸多既令人发笑又发抖的历史,那都是些一心只想"得鱼"的历史。例如,"普利策"大概是当今美国新闻界最受欢迎的名字,一年一度的"普得策优秀新闻奖"声望甚高,可是,远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普利策经营其《纽约世界报》所采用的一些"炒作"手段,却让人不敢恭维。又如爱迪生,一生因一千多项发明而永垂千古,当年却身不由己卷入了电椅(用于死刑)的发明权之争。
  由爱迪生我们想到诺贝尔,这位具有隐士气质的发明家热爱和平,一厢情愿地希望他所发明的破坏性炸药能用于消灭战争,同时他又是位悲观主义者,对人类和国家不抱幻想,并寄希望于文化,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诺贝尔去世之后一个世纪,一位作者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并在授奖会上语出惊人,说获奖之际惟一要感谢的是他经常光顾的妓女。由于忙于写作,他无暇追求更体面的情妇,常常只有在妓女怀中寻求慰藉。他说:"我无法去追求其他的女人,因为这耗费时间。如果你想引诱一个女人,如果你的婚姻在各方面都不如意,你就无法决定这样去追求,这需要很多天,很多星期的时间,这等于是放弃事业。"
  这位作者是否一心只想到"得鱼"呢?他是否为自己"得鱼"而骄傲呢?果真如此,他对妓女的感谢是否意味着与妓女分享"得鱼"的喜悦?按他自己的说法,妓女"给我以生活中别处无法寻得的性慰藉",但他又说,这种经历并未教会他什么,"这种女人不会教给我们什么东西"。似乎,妓女们对于这位作者来说不过是"鱼中之鱼"。他令负责颁发诺贝尔文学奖的人尴尬。有人说,他们不在乎,因为他们的标准是纯粹的文学标准。有人说:"我们只对作品进行判断。有很多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我永远不会引以为友。"有人说:"诺贝尔奖是对文学的褒奖。与他事无关,这不是品行或道德的评奖。"
  我尊重潘尼卡神父,这位现代先知,他代表着与无神的现代相反的价值取向。他说:天国在人与人之间(between),因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的,"每一个人的降生都修改世界的现状。因而人必须重建被他的生存打破的平衡。"我们所拥有的义务是"构成人之生活的结构,是欠给诸神……祖先和人类的债"。他说:"我是过去和未来、自我与他人之间的联结点,并且处于一个宇宙性的、普遍的层次上,没有一个存在物被排斥在外。"〔8〕这些让我更确信自己多年以来对文化的看法,在"向内就是向外"的和平之路上,我因潘尼卡神父而感动,这在我并不是常有的事。
  
  注释:
  〔1〕〔3〕〔4〕〔6〕〔西〕雷蒙·潘尼卡著,思竹、王志成译,何光沪校:《文化裁军——通向和平之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参同上,第19~29页:1.和平是对存在节律之和谐的参与。2.没有外在的和平难以生活,没有内在的和平不能生活。其关系是非二元的(不二的)。3.和平既不是为自己争来的,也不是向别人强加的。和平是被接受的,也是被发现和创造的。和平是(圣灵的)礼物。4.胜利决不会通向和平。5.军事裁军以文化裁军为必要条件。6.没有一种文化、宗教或传统能够独立解决这个世界的种种难题。7.和平本质上从属于神话的秩序而非逻各斯的秩序。8.宗教是通向和平之路。9.只有宽恕、复和和不断的对话才通向和平,粉碎业报律。
  〔5〕我认同这样的观点:《圣经·福音书》对有关事件的讲述是比喻而非寓言。
  〔7〕理查德·扎克斯著,李斯译:《西方文明的另类历史——被我们忽略的真实故事》,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
  〔8〕(美)哈里·詹姆斯·卡格斯编,王志成,思竹译:《看不见的和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