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7期

西南联大教授考实

作者:陈福季

字体: 【


  《书屋》2004年第5期所刊黄俊伟的《说过去的教授和现在的教授》一文,是一篇值得一读的文章,但有些史料欠准确。如他说:“抗日战争时成立的西南联大,尽管条件异常艰苦,但由于政教相对分离的办学模式,保证了教育独立、学术独立、学术本位的文化生存空间,使这所‘战时高校’涌现出杨振宁、李政道、苏步青、华罗庚、李四光、吴大猷、朱自清、闻一多、马寅初、徐悲鸿等一大批科学文化大师,成为当时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这段话极难理解,说西南联大“涌现出”是何意﹖让人无法理解。大概是“培养的”之意吧﹖可作者所举的这十人中真正由西南联大“培养的”只有杨振宁、李政道两人,且当时尚未成名。而其余八人中有四人是当时西南联大的教授,是培养人才的,早已成名,而不是被培养的。如说西南联大聚集了当时国内一大批一流人才或说“集合了大批知识分子精英”之类都可以,但不分教师、学生,统统一锅煮地说成“涌现出”云云就大为不妥了。这且不说,黄把与西南联大毫无关系的苏步青、李四光、马寅初、徐悲鸿四人也拉入西南联大,则完全是想当然之举。
   苏步青(1902—2003),著名数学家。曾任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教授。他是我国古典微分几何学浙江大学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第一个研究“K展空间”的专家,他根本未在西南联大任过教,与其没有任何关系。据《北大人(3)》(华夏出版社1995年10月版)第257页李四光小传记载:李四光生于1889年,去世于1971年,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和地质教育家。1920年后他曾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主任。“1934年赴英讲学,主持伦敦、剑桥等八所大学举行的‘中国地质学’讲座,1948年获挪威奥斯陆大学荣誉博士学位。1946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自英回国。历任全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1934年至1950年李四光一直在国外,他与西南联大有何相干﹖同书第358页马寅初小传载,马寅初生于1882年,去世于1982年,活了一百岁。曾在浙江大学和北京大学任过校长。抗日战争期间,马寅初一直在重庆工作,他根本就未去过西南联大,何能“涌现出”﹖!据《辞海》介绍,徐悲鸿(1895—1955),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抗日战争时期,屡以己作在国外展售,得款救济祖国难民”。可见徐悲鸿当时也经常活动在国外,西南联大怎能“涌现出”他﹖谢泳在《逝去的年代——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命运》一书中,据《清华大学史料选编(三)》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职员工名录》制成《西南联大教授一览表》,所列全部教授(少数有重复)二百二十五人名单,其中文学院中文十二人、外文二十八人、历史十六人、哲学十六人;理学院数学十四人、物理十四人、化学十二人、生物十一人、地质十五人;法商学院政治十三人、经济十三人、法律十人、商学七人、社会学八人;工学院土木工程十三人、机械十二人、电机十三人、化工三人、航空五人,合计共二百二十五人,上述四人如在西南联大任过教的话,按其年龄、资历必在这个“教授一览表”名单中无疑,可是一个也没有,这就断然说明苏步青、李四光、马寅初、徐悲鸿四人与西南联大都是毫无关系的,将他们想当然地拉入其内是毫无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