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3期

莫理循眼中的袁世凯

作者:汤伏祥

字体: 【


  莫里循为何许人也?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上半叶,这个名字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现在北京著名的王府井大街在1949年前就叫做“莫理循大街”(Morrison Street)。一条街道能用一个人的名字来命名,可见这个人的影响力在当时是多么的巨大啊!可如今,大家对莫理循这个名字已经陌生了,“莫理循大街”也渐渐被人们遗忘了。莫理循,澳大利亚人,1897年,莫理循以伦敦《泰晤士报》记者的身份来到北京,在中国度过了二十多年,直到1919年才离开中国。
  
  一
  
  1908年11月,光绪皇帝、慈禧太后相继去世,溥仪继承皇位,其父被指定为摄政王。摄政王对袁世凯并无好感,特别是他背叛了其哥哥光绪皇帝。摄政王掌权后,于1909年1月就以袁世凯有足疾,宣布免去袁的所有职务。袁被解除职务后,莫理循即给袁拍去电报,表示慰问。袁世凯对他的追随者蔡廷干说,莫理循的电报让他“大为感动”。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清王朝危在旦夕。就在这个时候,摄政王醇亲王惊恐万分,只好求助于三年前被自己罢免的袁世凯,命袁为湖广总督,指示袁镇压叛乱。莫理循知道,清廷起用袁世凯肯定是迫于无奈。在起义面前,清政府已无善战的官兵可用了。袁世凯虽然告老疗养了两三年,但在当时还是有相当的影响力,甚至声望在不断增加。美国学者费正清说:“他一度于1909年被清廷革职还乡,这事反使他增加了声望。”〔1〕1910年,天津时闻报馆出版了一本日本记者佐藤铁治郎撰写的《袁世凯》。这本书对袁世凯有详细的记载与评价:“要而论之,袁世凯当日(指在朝鲜时期)之谋,实有令人可惊可畏者。使清政府与李鸿章能明断敏迅,出师图韩,一跃而登,真令我日军无从措手。即我日奋然而作,然以当日海陆军论,尚不知鹿死谁手,袁之外交,诚有飙悍之手腕哉。”〔2〕《袁世凯》书中还记录了这样一个细节:1895年4月李鸿章在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后,与伊藤博文、陆奥宗光闲谈,李鸿章面对当时大清国与小日本的地位变化,感叹道:“人才难得啊!”伊藤博文闻听此言,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问:“袁世凯现任何职?”李鸿章答道:“小差使,无足轻重。”伊滕博文说:“像袁世凯这样的人才,竟然无足轻重,难怪没有人才啊!”在外国人眼中,袁世凯似乎就应该得到重用,甚至可以支撑起整个中国。这位日本记者还在书中责问道:“使当日西太后信袁不专,任袁不力,袁虽有才,亦不能展,支那焉能复有今日?……西山太后不专任袁世凯,焉能有训练纯熟之陆军?……以此类推,西太后稍鲜定力,袁世凯乌能运其手腕?不有陆军,日俄之战焉能严守中立?又焉能复有完全之东三省?此外如天津、北京之警察,与直隶全省之学堂,又焉能有此程度?立宪之制度,又焉能望有萌芽?可以二语括之曰:微袁世凯,支那不能有今日之景象;微西太后,亦不能使袁世凯得运用其手腕也……”〔3〕这位日本记者虽然不免有夸大其辞之笔法,但在当时,袁世凯的确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力与声望。所以,当清政府起用袁世凯时,袁并不急着上任,而是对外宣布说自己“足疾未愈”。袁想凭借着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迫使朝廷做出让步,让他全面掌握军权。袁世凯向清廷提出了包括募兵、筹饷、不为遥制、调将三条、宽容被裹胁者、赈灾等共八个条件。随着革命声势日益扩大,朝廷迫于无奈,最后只好向袁世凯妥协了。
  袁世凯重新接管军权后,随即奔赴前线指挥军队。尽管莫理循此时正在热恋着蓓西,但袁世凯掌权军队后,他就狂热地投身于新闻报道中。他在11月13日发往《泰晤士报》的报道中详细地介绍了袁世凯乘坐专列抵达北京的气派情形。他希望袁世凯的复出能给中国带来希望。随着混乱局面的继续,莫理循似乎忘记了自己记者的身份,而不断介入到了袁世凯的智囊团中,他和袁世凯的另一名追随者蔡廷干,一起帮了袁世凯的大忙。
  在袁世凯复出不久,他派蔡廷干与莫理循见面,听取莫理循对局势的意见。后来,袁又派蔡廷干前往武汉与黎元洪和谈。蔡回到北京后,马上向莫理循通报了武汉和谈的情形。蔡说自己在和谈中极力说服对方,要求保留君主制度,效仿英国君主立宪政权。但革命党人显然不同意蔡廷干的主张,要彻底推翻满清王朝,主张建立共和政权。莫理循在听完蔡廷干的介绍后,知道袁世凯、蔡廷干已经陷入了困境。他与蔡廷干分析时局后认为,迫使清帝退位对袁世凯来说或许是最好的策略。
  蔡廷干把莫理循的意见转告给了袁世凯。过了些天,袁世凯就再次约见了莫理循。莫理循雇了一辆马车造访袁府。在袁世凯那里,他受到了“热情而友好”的款待。袁世凯与他谈得十分融洽,当他们谈论到眼前的局势时,袁世凯认为只要再施加点压力,清廷就会选择撤往热河。12月13日,莫理循作为袁世凯的客人,前往汉口。此行,他已经完全充当了袁世凯的说客。他在汉口考察后写道:“民众死亡不多,但财产损失惨重;革命军秋毫无犯,清军却恣意淫掠。”他不相信如此的王朝还能保留下来,“对中国来说,袁世凯是做大总统还是做皇帝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清王朝必须退出历史舞台,这似乎是民心所向”。莫理循回到北京后不久,清廷的举动比袁世凯想象的还要理想,清廷准备下诏宣布共和。
  莫理循向上海的革命党领袖直言,不要指望孙中山领导的共和国能早日得到世界列强的承认,因为孙对中国国情一无所知。他还向革命党人游说袁世凯,说只有袁当了总统,共和国才能得到列强的信任与支持。革命党领袖们也明确表示,只要袁世凯愿意,袁当然会当选为首届总统。而此时,袁世凯却在摆弄假象,袁说,他几代人都是清王朝的忠实臣子,不能因为充当篡位者而遗臭万年。就在这个关键时刻,莫理循彻底成了袁世凯的幕僚,莫理循提出,当务之急应该设法让皇太后下诏宣布建立共和立宪体制,并口头支持袁世凯就任大总统。袁世凯听了莫理循的建议后喜出望外。
  就在政治风云变化莫测的关键时刻,1912年1月14日,袁世凯已经掌握了主动权。清政府和袁世凯私下做好了交易,朝廷将在四天内公布诏书,将政权移交民国……袁世凯将被委任执掌新政权。清廷及亲王们将从新政权中领取岁俸。就在清廷准备退位的最后几天里,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隆裕太后一面答应袁世凯准备退位,一面却给袁世凯授予非常罕见的一等侯爵的封号。隆裕太后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袁世凯陷入尴尬,她要向世人暗示,袁世凯是效忠皇帝的,一定做不出对不起朝廷的事。而事实上,袁世凯就在等着清廷退位了。所以,当隆裕太后四次发布诏书要授予他一等侯爵时,他都委婉拒绝了。最后,隆裕太后终于在袁世凯面前宣布退位。
  
  二
  
  就在清廷退位后三天,袁世凯如愿地当上了民国大总统。袁世凯能顺利坐上大总统的交椅,与莫理循、蔡廷干等的极力帮助是分不开的。袁世凯向莫理循表示感谢,感谢莫理循及《泰晤士报》给他的支持。就此事,莫理循写道:“他充分肯定《泰晤士报》曾给予他的帮助,我想他是真诚的,因为自从他返回北京以后,我们经常地、几乎是每天交换一些意见。”莫理循虽然没有从袁世凯那里得到什么好处,但天生对袁世凯充满好感的他似乎感到自己的工作是相当有意义的。
  就在莫理循为袁世凯的胜利而兴奋时,孙中山要求袁世凯到南京任职,并把新政权的首都定在南京。袁世凯当然不愿意离开自己的权力控制区,而跑到前途未卜的南京去。莫理循理解袁世凯的担心,并向袁世凯解释说,迁都不仅要花费巨大财力,而且也违反了与各国公使馆的合约。但是,对于革命党人来说,北京就是满清政府的象征,新政权应该有新的迹象,应该迁都南京。袁世凯与革命党人就迁都问题双方争论不休时,莫理循再次给袁世凯呈献了妙计。莫理循说:“黎元洪已通电力争将首都建在武昌。我想一定还会收到从济南府、开封府、河南府、西安府、成都和广州发来的电报,强调各自城市作为未来国都的优势。在这些城市中,至少有三个条件较为有利,因为他们在清朝以前曾是不同朝代的首都。当你手中有一打申请成为首都的城市时,也许各地都会认为北京将是第二个理想城市。”袁世凯听了此建议以后,可谓豁然开朗。蔡廷干在给莫理循的感谢信中说:“感谢您对定都提出的建议,这才是绝妙的想法,您将被称为中国改革运动中的澳大利亚英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