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二战岂儿戏,焉能“乱弹琴”?

作者:戴问天

字体: 【


  林子明先生在《书屋》2005年5期发表了一篇趣文,说二战“一场场战事就像锤子剪刀布——苏军克日军,日军克美军,美军克德军,德军克苏军”,“战争也存在着生生相克的原理”。拜读之后,只觉得对这位屡在《书屋》相见的作者,真要“刮目相看”了。好在林先生尚不乏自知之明,文末说:“不过这也许属乱弹琴。”当然,怎么“弹琴”是林先生的自由,不过对于二战那样几千万人流血牺牲的亘古悲剧,我以为还是不“乱弹琴”为好。
  战争初期,德国对苏联,日本对美国,确实都占了上风,但林先生由此得出“德军克苏军,日军克美军”的结论,恐怕就太缺乏战争常识了。侵略一方在战争初期获得暂时性的胜利,可以说是战争的普遍规律,古今中外鲜有例外。道理很简单,侵略者总是居于主动地位,做了充分准备,而且多在对取胜有很大把握的情况下才发起进攻,还经常采用突然袭击的办法。被侵略一方则总是处于被动地位,虽然也做了准备,甚至像法国马奇诺防线(Maginot Line)那样不可谓不充分的准备,但仍然难免出现防不胜防的情况,尤其是在敌人采取突然袭击或者“奇袭”的时候。面对纳粹进攻,马奇诺防线完全失去作用,就是一个经典例子。
  从整个二战历史看,真正“克”了德军的,并不是美军,而是苏联红军;真正“克”了日军的,也不是苏联红军,而是太平洋战场的美军和坚持抗战八年的中国军民。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以后美军(以及英、法等同盟国军队)之所以显示出对德军占很大优势,是因为纳粹德国的战争力量已经在苏联战场消耗殆尽。欧洲战事结束后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势如破竹,也是因为中国军民坚忍不屈的抗战已经消耗了日本军国主义很大部分的有生力量,而美国在太平洋战场更已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战争最后一年的德国和日本,都已经应得上西汉名将韩安国说的那句话:“强弩之末,力不能入鲁缟。”〔1〕
  林先生说德军那种“天上飞机俯冲,地面坦克隆隆”的机械化闪电战对苏军有效,但对美军无效,“效果可能适得其反……美国若提早转入战争体制,在1941年与德军交战,德军估计要输”。这些说法完全违背史实。纳粹德国进攻波兰、法国以及苏联的时候,正是它气焰最嚣张的时候,取胜靠的就是空中优势和装甲部队的优势。但是到美国与它交战的时候,德国这些优势早已失去。在哪里失去的呢?不是在别处,正是在苏联战场。美国第一次与德国交战是1942年11月在北非战场(即“火炬行动”),对手是曾几何时还气焰嚣张的隆美尔(Erwin Rommel,1891~1944)。但这时的“沙漠之狐”已经在阿拉曼战役中被蒙哥马利指挥的英国军队打败,只剩下不满员的四个师,连同意大利军队,也只有五百辆坦克、三百架飞机,而且从阿拉曼战役起,德军后勤补给就已经出现严重问题,不论兵力、装备还是士气,都远不能和苏联战场的德军相比。而且这个时候纳粹德国正竭尽全力在斯大林格勒与苏联红军作殊死拼搏,根本无力顾及其他地方。希特勒出兵北非,本来就只是为了援助陷入困境的墨索里尼,那里对德国并不重要。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曾经对以“火炬行动”取代在欧洲大陆开辟第二战场提出异议,说希特勒不会为了北非而从苏联战场抽走一兵一卒。当然,将军们懂军事,但是不懂政治,而最后决定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军人们只能服从政治家。
  1944年6月的诺曼底登陆,无疑是美、英等西方盟国对纳粹德国打得最辉煌的一仗,所“克”的德军比“火炬行动”时的对手要强大很多。但是,就是这一仗的德国军队,也远远不能和苏联战场上的德军相比。林先生文章说二战后期“西线德军还保存着完整力量,拥有数千辆坦克、数千架飞机、数万门火炮的两百多万人的成建制部队还在”。真是天外奇谈。事实是,从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动用五百五十万大军(拿破仑当年进攻俄国大军的十倍!)进攻苏联开始,他用于与苏联作战的兵力一直保持在五百万以上,最高时达到六百二十万,始终占德国总兵力的三分之二或者更多。而且,由于到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为止欧洲大陆上整整四年“西线无战事”,德国精锐部队全部投入了苏联战场,留在西欧、北欧、东南欧广大地区充当“占领军”的只是“二流”部队,就连防守英吉利海峡、后来成为盟军诺曼底登陆对手的部队也是这样。林先生说的那样一支“完整力量”在哪里?
  战后美国军事当局曾经组织一些纳粹将领为战史研究提供资料,曾任德军西线司令部作战部长的齐默尔曼中将便承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实际上西线军队中所有强壮的士兵和补给都不断地被运到东线去了,结果西线的兵力和战术部署完全成了东拼西凑的大杂烩。可以十分坦率地说,那里的指挥官、部队以及装备都是二流的。从1943年起,西线军队的基本力量只是一些用陈旧武器装备起来的超龄士兵。”所谓“大西洋壁垒”,大部分火炮,乃至地雷,甚至铁丝网,都是从齐格弗里德防线(Siegfried Line)拆下运过来的。而那条防线是二战开始前德国准备对捷克、波兰动武的时候,为防备法国履行与捷、波两国签订的条约从西面进攻,沿莱茵河修建的,但始终没有使用过。
  西线德军总司令长期由隆德施泰特担任。他出身普鲁士军人世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东线与沙皇俄国作战,这时已经年近古稀,是德军一位“元老”级人物。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的时候他是两个集团军司令官中的一个,负责南路进攻。1940年德国进攻法国,他是主力部队A集团军的司令官,指挥了从阿登山地突破对方防线的最主要的军事行动。1941年希特勒以北、中、南三个集团军进攻苏联,他指挥南方集团军。那年11月他因为反对希特勒的冬季作战计划而退役,不过第二年7月又重披战袍,出任已整整两年无战事的西线德军总司令。有趣的是执行希特勒冬季作战计划打了败仗的北、中两路德军指挥官李勃和博克,这时反而都不得不引咎退役。到1944年6月盟军诺曼底登陆时,他又过了将近两年太平日子,可以说是一员“福将”。这两年德军在苏联战场的失利全都与他无关,所以他是德国军队里惟一从未打过败仗的元帅。附带说说,博克便是那位在望远镜里看到了克里姆林宫红星的德军元帅。
  隆德施泰特防守的地区,在大西洋方面有长达一千七百海里的海岸线,在地中海方面还有三百海里,他的部队却只有五十个师。而且这些部队中一半是新组建尚在训练的新兵师,或者在苏联战场受到重创,撤下来进行休整、补充的师。最让这位老元帅生气的是,一俟这些部队整编、补充完毕,就又开赴苏联战场。所以齐默尔曼中将说:“我们的战斗序列有相当的迷惑性,它常常给人以拥有许多师的假象,实际上都是些空架子。”为此隆德施泰特一再要求希特勒派兵增援,并且要派“真正的作战部队”。但是希特勒哪里还有“真正的作战部队”可派?后来虽然勉强补充了九个师,但那都是把原来非战斗人员重新编组拼凑而成的。尤其可笑的是,其中还有六十个所谓“东方志愿兵营”,主要由原来的苏联战俘组成。纳粹德国当然不指望用他们和苏联打仗,但居然还认为他们愿意和美英等西方国家作战。林先生文章中说的“数千辆坦克,数千架飞机,数万门火炮”也都没有从梦境开到现实世界的西线战场上来,所以那里的德军一些“装甲师”实际上只是“装甲步兵师”。
  1944年6月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时,西线德国海军只有很少的巡逻艇和鱼雷艇,连小型军舰也没有,更谈不上大型军舰了。尤其糟糕的是,英吉利海峡很浅,潜水艇无法活动。这样一来,西线德军实际上成了一支完全没有海军,且“少了一只胳膊”的军队。飞机少,汽油不足,这里德国空军的实力与美英空军相比约为一比五十,差距悬殊,不得不把全部飞机从沿海地区撤回巴黎附近。显然,那已经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避免被消灭。诺曼底战役盟军使用了上千架滑翔机运送伞兵,如果德国还保持哪怕从前一半的空军力量,这些无动力飞行器也会成为它练习射击的“靶机”。这时,在欧洲包括德国本土在内,制空权已经完全掌握在盟军手里。除物质上的劣势以外,这时的德国更有飞行员所缺乏的致命弱点,那就是,不列颠空战中它损失的飞行员就比英国多,因为空战在英国上空进行,被击落的英国飞行员跳伞后都落到自己的土地上,很快便可归队重新参加战斗,被击落的德国飞行员就都进了俘虏营。后来德国飞行员虽然基本上补充过来了,但在苏联战场遭到更大损失,这一次就再没能恢复。一战、二战德国空军都涌现过不少“王牌飞行员”,而且从击落敌机数字看,德国“王牌飞行员”要远远超出英法等国的“王牌飞行员”。但是到1944年,德国空军在飞行员素质上的优势也已经不存在了。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