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1期

隔岸观火与隔岸助火

作者:戴问天

字体: 【


  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CCTV-1播出了电视连续剧《八路军》。其中有一段戏,王稼祥向毛泽东报告说,纳粹德国进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形成德、意、日和美、英、法两大集团。毛泽东纠正道,还不能把美国划到英法圈子里去,罗斯福总统还在支持日本侵略中国,从中发财。毛泽东这段话说得很对,美国虽然是二战主要参战国之一,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从1938年欧洲上空开始出现战争乌云直到1941年12月,它对大西洋彼岸采取的却是“隔岸观火”的政策。对于太平洋另一岸的亚洲,则在更长时间里已经不是“隔岸观火”而是“隔岸助火”,即通过向日本大量出售军需物资来发战争财。二战战火能够烧得那么旺,美国恐怕也有一份应该总结的教训。
  
  先说“隔岸观火”。1919年1月18日开始举行的巴黎和会,虽然有包括中国在内的二十七个战胜国代表参加,但主要操纵在美国总统威尔逊(Woodrow Wilson,1856~1924)、英国首相劳合·乔治(David Lloyd George,1863~1945)和东道主法国总理克列孟梭(Georges Clemenceau,1841~1929)“三巨头”手里,实际上成了几个强国的分赃会议。和会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不仅对战败国德国是一份条件极其苛刻的不平等条约,而且对战胜国中国也是极其不公平的,因此引发了成为中国历史重要转折点的五四运动。对此丘吉尔(Sir 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874~1965)曾有这样的评论:“和约中关于经济的条文,其苛刻和愚蠢,竟然达到显然不能实现的程度。”而在当时,代表财政部参加英国代表团的经济学家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更因反对条约中有关经济的条款愤而辞职,并且写了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the Peace《和平的经济后果》,指出条约规定的对德国惩罚性赔款,将把那个国家逼到“economic nationalism”(经济民族主义)和“resurgence of militarism”(复活军国主义)道路上去。协约国军西线总司令、法国福煦元帅(Ferdinand Foch, 1851~1929)也说:“那不是和平,是二十年休战。”
  历史的发展果然证明凯恩斯和福煦这些预见是完全正确的。为了让德国能够支付战争赔款,以美国金融家道斯(Charles Gates Dawes,1865~1951)为主席的委员会提出一个计划,即由美、英、法、比利时、荷兰、意大利、瑞典、瑞士等国向德国提供贷款(当然是利息不低、有利可图的贷款),让德国恢复和发展经济,以筹措赔款所需要的经费。德国1924年接受这个“道斯计划”,第二年签订“洛迦诺条约”(Treaties of Locarno)。后来的事实表明,“道斯计划”不但对德国恢复发展经济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还对它重整军备起了重要作用。这件事以后,道斯声名大振,很快就当选美国副总统(1925~1929),并于1925年与英国政治家张伯伦(Sir Joseph Austen Chamberlain,1863~1937)一起分享诺贝尔和平奖。应该说明的是,此一张伯伦不是二战初期推行绥靖政策(appeasement)的英国首相张伯伦(Arthur Neville Chamberlain,1869~1940),而是后者同父异母的兄长。后来丘吉尔一再念叨按这个计划给德国贷款一事,认为正是它给德国军国主义打了“强心针”。
  当希特勒上台、在复活军国主义道路上一步又一步迈出的时候,把《凡尔赛和约》那个“头箍”强加在德国头上的英、美、法等国,却又自甘放弃念“紧箍咒”了。国际联盟(League of Nations)本来是根据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提议”(Fourteen Points)建立起来的,但这时却完全听不见美国的声音。1936年3月德军违反《凡尔赛和约》进驻莱茵兰(Rhineland),1938年春天希特勒把奥地利“heim ins Reich zu holen”(接回家)。这些“动作”在英国和法国还引起一阵骚乱,而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则毫无声息。接下来“Sudetenkrise”(苏台德危机)成了欧洲政治的中心议题,但人们仍然听不见美国的声音。在国际联盟大会上,只有苏联外交人民委员(外长)李维诺夫(М. М. Литвинов,1876~1951)9月21日提出正式警告:
  
  现在,捷克内政正在受到其邻国的干涉,而且受到公开咆哮的攻击恐吓,说什么要以武力相加。……对于奥地利被消灭这个重大事件,国际联盟竟然毫不在乎地放过去了。苏联政府深知这个事件对于欧洲尤其是对于捷克的命运的重要性,所以在德奥合并之后就立即正式向欧洲各大国提出建议,应该对这个事件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集体措施,以便采取集体的预防措施。遗憾的是,我们的建议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个建议如果实行,可能使我们不致于受到现在全世界为捷克的命运感到的震惊。……
  李维诺夫还表示,苏联将根据苏捷条约援助捷克。这段话很重要,后来丘吉尔写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专门引了出来。大概不是巧合,也就在这一天,丘吉尔自己也向伦敦报界发表了一个声明:
  捷克斯洛伐克在英法两国的压力之下被分割,这无异于西方民主国家向纳粹武力威胁彻底投降。这种失败不会给英国和法国带来和平或安全。恰恰相反,这将使两国的处境更为软弱无力和更为危险。……受到威胁的,不单是捷克斯洛伐克,还有一切国家的自由和民主。以为把一个小国投入虎口就可以得到安全,实在是致命的谬见。
  当时丘吉尔还不掌权,这样捷克终于在慕尼黑被它的盟友法国与英国出卖,美国则只袖手旁观。过了还不到一年(1939年9月1日),希特勒发动对波兰的“Blitzkrieg”(闪电战),英、法两国终于放弃绥靖政策,于9月3日对德宣战。随后大英帝国所属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南非联邦随即也都对德宣战——尽管那还只是德国人称的“Sitzkrieg”(静坐战),美国报纸称的“Phony War”(假战)。因此,德国进攻波兰被看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正式开始。但是,即使到了这个时候,美国仍然于9月5日宣布在欧洲战争中保持中立态度。
  那时美国有一个《中立法》,即禁止向欧洲交战双方出售武器及其他战争物资。但是,由于德国实际上没有从美国购买过这些东西,所以这个貌似公允的法令禁止的其实只是交战中另一方的英、法等国。11月4日美国才有所松动,国会通过《中立法》修正案,由禁止出售改为允许出售,但要“现款自运”。根据这个修正案,从这时起到一年以后的1940年11月,英国为购买所需武器和其他战争物资不得不向美国支付四十五亿美元,使自己的外汇储备只剩下二十亿美元,而且大部分是不能出售的投资。为了筹措给美国的钱,英国政府甚至从私人手里购买了价值三亿三千五百万美元的美国股票,把它们卖出。又过了四个月,美国国会通过《Lend-Lease Act》(租借法案)并一次拨款七十亿美元,这才解决了丘吉尔政府的难题。
  二战爆发两年多以后,由于日本偷袭珍珠港,战火烧伤了自己,美国再也不能隔着两个大洋对战争作“壁上观”了,才于1941年12月11日正式对德国和意大利宣战。但它真正与德、意两国交战是1942年11月的事,距它宣战又过了将近一年。那便是在北非的“火炬行动”,对手是此前已经在阿拉曼战役中被英军打败,后勤补给困难,早已失去“沙漠之狐”威风的隆美尔(Erwin Rommel,1891~194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