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再忆《大公报》的几位老友

作者:吴永良

字体: 【


  1957年北京《大公报》所划右派中,有四位总字号的人物,他们是:时任总编辑的袁毓明、副总编辑赵恩源、原《大刚报》社长毛健吾和原《中央日报》副总编辑朱沛人,他们都曾活跃在抗日战争年代,在新闻界留下自己的脚印。
  赵恩源是1930年燕京大学新闻系首届毕业生,毕业后即加入天津《大公报》,历任编辑、北平办事处主任。抗战八年间,随同报社奔波于汉口、昆明、香港、重庆等地,属于资深的《大公报》人。在许多有关《大公报》的书籍中,对他的事迹多有记载,这里不赘述了。
  其余三位和老《大公报》并无渊源,因而不见于有关《大公报》史的文章中。日月逝矣,他们获得改正都有二十多年了,这里简述我所了解的三位的情况,聊表纪念之意。
  
  一
  
  袁、毛、朱三位的案情和我有些关联的,是袁毓明。算不上同案犯,只是在所谓”老报人诉苦文章”问题上有点牵扯。文章是我根据一个座谈会的纪录整理而成。批准发表的是袁毓明。至于另外给他网罗了哪些罪名,我已经记不清了。
  袁毓明是典型的三八式老干部,1937年毕业于北平进德中学,当年抗日战争爆发,他在家乡河北邢台参加八路军组织的冀西游击队,历任报纸编辑、新华社记者。抗日战争时期,所写战地通讯,曾汇成《太行人民打蛇记》一书,为群众所喜闻乐见。1949年进军大西南,在中共川北区党委书记胡耀邦的领导下,创办《川北日报》,任社长兼总编辑。他曾深情地回忆和胡耀邦相处的日子,说耀邦非常重视报纸的工作,晚间常常到报社来串门,和大家无拘无束地谈心。在他的感染下,大家精神奋发,心情愉快。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他担任重庆《新华日报》(当时中共中央西南局在重庆办的一份报纸)的总编辑。1954年报纸随西南局撤销而停办,袁毓明和社长常芝青、副社长高丽生一同调到北京,他被任命为《大公报》总编辑。
  他是1954年秋冬之交到职的。他身材魁梧,粗眉大眼,典型的一张北方人面孔。当时报社还在东城史家胡同二十四号大院,他在后院办公,但并不把自己关在办公室,而喜欢到处走走,找人了解工作情况。
  来后不久,报社里悄悄传说着一件有关他生活方面的小事:他的妻子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农村妇女,在战争年代曾经掩护他躲避了敌人的追捕,因此结为夫妇。以后,虽然进了城,家庭并没有“重组”。而家庭发生重组,以城里女学生取代乡下黄脸婆的事,那时是时有所闻的。当然,这无关革命大节。但是在小人物们看来,似乎也并非区区小事。
  他和大家很快熟悉起来。中午饭后,他常常端着一个大白茶缸子,从办公室踱出来,到编辑室找人下象棋。他的棋艺不错,能和他对弈的,只有朱启平等报社的一流高手。他下起棋来,神采飞扬,把棋子敲得砰砰作响,口中还不断念念有词:“你这只马,走投无路了吧!”气氛显得热烈紧张。
  我和他接触不多,感觉他说活比较随便。他有时候就站在院子里和大家谈工作,不像有的官员,把人叫到自己的办公室里,满脸严肃,说话的时候一个字一个字地向外吐,给人一种从头到脚都很神秘的感觉。
  他来自重庆。我正在重庆建立记者站,人地生疏,遇到些困难。因为和他初次接触,我只是顺便说起。出乎意料的是,他十分关心,并且主动写信介绍我去找《四川日报》一位负责人,从而得到了很多帮助。
  还有一个小镜头使我常常记起。1955年报社肃反运动中,一次几个小组联席会上,一位肃反对象和质询者们顶起牛来,相持不下。质询者们声音越来越高,情绪越来越激昂,以致纷纷站起来,要冲向前去。关键时刻,坐在前排的袁毓明站起身来,高声批评肃反对象,喝令他下去好好检查交代。这位对象离去后,他又向与会者宣传注意实事求是、以理服人的道理,避免了可能出现的过激的举动。
  袁毓明在《大公报》工作三年左右。那时我做地方记者,编辑部对他的反映如何,我不很了解,外地记者们对他的评价还是不错的。他主张记者的工作要目光四射,深入生活抓思想,不赞成刻舟求剑式的,背着一个题目下去,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一意对题目。他这些主张,人家都很赞成,有人将之归纳为“深抓”二字。
  他被划为右派分子的具体罪行有哪几条我不太清楚,只记得1957年9、10月间,《大公报》第一版上发了一条消息,称他为《大公报》的纳吉,意思是说他像1956年匈牙利领导人纳吉式的人物。说袁毓明是纳吉,显然是说他是向右派投降。这位在斗争最艰苦的年代参加革命的干部,顷刻间成为革命的敌人。
  报社“反右”运动基本结束之后,我和高汾、单于越、石文华等被安排在报社四楼一间办公室里作旧《大公报》的抄录工作。有一天,袁毓明意外地走进来,大家相顾黯然,面面相觑了一会儿。我们向他简单介绍了工作情况,他倾诉说:“你们这里不错,大家可以说说话,我一个人在家里真闷得慌我想过来。”我们几个人都真心地欢迎他,几个涸辙之鲋相濡以沫吧过了几天,他终于没有来。想不到这竟是我们的最后一面。
  1979年初,我还在贵州黔西县的时候,一天,中共县委组织部忽然叫我去谈话,我惴惴不安地去了。因为这种机关找一个右派谈话,一般是没什么好事的。一位官员先调查我的历史,又问《大公报》有哪些右派,最后才问我认不认识袁毓明。兜了一个大圈子,半个小时之后,才问到正题:“你认为袁毓明应不应该改正﹖”我这才知道,他要改正了。我也明白,这只是走走形式。千里迢迢地征求一个右派分子的意见,值得吗﹖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我从《大公报》熟人处得知他故去的消息,但语焉不详。近年来,我辗转找到袁毓明的家人,打听到一些情况:1958年,袁毓明被遣送至太原,分配到山西省文联,给了一个副秘书长的名义。他工作很努力。想不到的是,“文革”中又遭折磨,受尽屈辱,忧郁成疾,于1973年病逝。终年只有五十八岁,英年早逝了
  
  二
  
  1957年“反右”派运动之前,有一个短暂的鸣放时期,全国记协曾召开了一系列的座谈会,动员党外新闻界人士积极鸣放,名曰“帮助党整风”。当时《大公报》中有幸被邀请参加这个座谈会的,有一位是毛健吾。他参加座谈会的时间约为当年五月下旬。
  他是上午去参加座谈会的,下午回到办公室,兴高采烈地向几位同事转述座谈会的情况,我有幸身临其境。他转述的具体内容我已经毫无印象了,只记得他很兴奋,以为中国新闻改革的时期即将到来,实则是此辈落网的日子已经不远。其后,他又在报社的鸣放座谈会上发言,对肃反、对老报人的安排陈述了意见。不久,他即被大字报点名,并且开了批判斗争会,最后由公安部门公告,宣布他为反革命分子,逮捕法办,时在1958年初。不久即被判刑。
  毛健吾是1952年进入天津《进步日报》的。有一天,报社检查组来了一位中年人,中等身材,体态微胖,衣冠整洁,举止稳重。有人告诉我他是抗战时期著名的《大刚报》社长毛健吾,人称“毛大刚”。
  在抗战时期大后方生活过的人,大都听说过《大刚报》和它的社长毛健吾,在湖广一带尤其有名。那是一张民办报纸,和《大公报》、《新民晚报》等报纸一样,继承和发扬了中国民间报纸的光荣传统,敢于发言,勇于论政,宣扬抗战,反对投降,关注战场,体恤民生,揭发腐败,监督政府,做出了不小的成绩。
  《大刚报》初创时属于国民党部队系统,1937年11月创刊于郑州。毛健吾因为当时是这支部队国民党党部的负责人,被任命为社长。报纸出版约七个月后,郑州危急,报社随着军队南撤到信阳。1938年8月,国民党中宣部决定报纸停办。9月,在经费无着的困境下,《大刚报》全体职工在毛健吾的领导下,决定将报纸改为民营报纸继续办下去。毛健吾出面号召,凡参加工作的,都是报纸的主人。他提出“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办自己的报”的口号。在办报方针上,提出以《大公报》为榜样,坚持民间特色。当年10月,报纸人员、设备迁到湖南衡阳,1938年11月1日在衡阳正式复刊。复刊后战局暂告平静,报纸销路日增。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