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一样小说两样读

作者:林子明

字体: 【


  优秀的小说常常被人读出多重含义来。鲁迅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外国小说也有类似情况,戈尔丁的《蝇王》“政治家看到的是民主崩溃和专制得势,道德家看到的是人不加约束,邪恶就会膨胀,宗教家看到的是原罪和世纪末……”
  一些优秀小说的主题似乎相对集中。然而随着时代变迁、研究深入,旧主题屡屡被颠覆,最后建立的是完全意想不到的新主题。还有一些小说新主题被建立了以后,“钟摆”又往回摆,最终停留的还是旧主题。《安娜·卡列尼娜》是最好的例子。《安娜·卡列尼娜》的主题是什么?过去长期说是谴责上流社会对妇女的摧残,肯定安娜对“真正的深刻的感情”的追求。后来认为《安娜·卡列尼娜》的开篇题词“伸冤在我,我必报应!”已经点出了小说的主题:“人不能放纵感情”(此说据传考证了托尔斯泰的原意),认为小说的主题其实是颂扬列文“追求朴素与体力劳动”,列文对生活的态度恰恰与安娜对生活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照。名著中类似《安娜·卡列尼娜》这样主题“变来变去”的还有其他例子,契诃夫的《带阁楼的房子》可能会成为候选对象。
  《带阁楼的房子》被称作“最能体现契诃夫抒情情调”的小说。
  一个具有萧涧秋〔1〕气质的年轻画家四处漂泊。在寄居朋友田庄的期间,他认识了邻近庄园的贵族少女任尼雅(小名米修司)。任尼雅美丽善良,天真无邪,两人很快堕入了情网。但是这段爱情遭到了任尼雅姐姐莉季雅(爱称莉达)的干涉,两人被迫分手。任尼雅后来随母亲出国,画家重新漂泊天涯。这是契诃夫小说《带阁楼的房子》的大致情节。
  浓重的音乐性语言、如诗的风景描写、淡淡的爱情氛围、贯穿全篇的挥之不去的忧伤、有如纯洁与美的象征的米修司……使《带阁楼的房子》达到了很高的艺术高度。在一代中国人的心目中,俄罗斯文学《带阁楼的房子》占有重要的位置。
  一篇回忆王蒙青年时期的文章曾提到:“他夜夜吸吮俄罗斯文学的乳汁:在屠格涅夫的《父与子》、《前夜》、《贵族之家》上作蝇头眉批。对契诃夫的《草原》、《带阁楼的房子》、《乏味的故事》赞不绝口。”赵鑫珊提到年轻时最打动自己的外国电影有十部,《带阁楼的房子》名列其中。刘小枫在提到俄罗斯文学如何影响五六十年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时,略过许多名著,单举《带阁楼的房子》为例说:“这一代人为《带阁楼的房子》流泪。”“这一代人始终不能摆脱《带阁楼的房子》和《夜行的驿车》中散发出来的理想的温馨,它表达出这代人从苦涩中萌生的对神圣的爱之渴慕的深切体认。”〔2〕
  《带阁楼的房子》主题是什么?越是问年轻的读者,答案越倾向于——一曲美与爱的颂歌。
  《带阁楼的房子》大部分笔触是用来描述米修司的姐姐莉达的,米修司其实只是莉达的点缀,那么这部小说的主题是否与莉达有关?
  莉达姐妹出身显赫,父亲是莫斯科高官,“去世时做到了枢密顾问官”。父亲死后,一家人不论冬夏总是住在乡下。莉达在地方小学做教员,每月挣二十五个卢布,“她只花这笔钱,觉得自食其力很值得骄傲”。莉达终年的生活内容包括:教书,替村民看病,花钱购买书籍分发给村民,辅导农民小孩,为乡村设立医疗所而奔忙,担任赈济委员会的委员为遭灾的村民募捐,参加县地方自治会的会议。莉达痛恨当地土霸王——地方自治会主席巴拉京,巴拉京把“整个一县都抓在手心”,“把这一县里所有的职位全分配给他的侄子和女婿了”。莉达主张“应当斗争,青年们应当组成一个有力量的团体”〔3〕,并且批评那些“事不关己”的青年。小说最后的信息是“她渐渐在她四周集合了一派同情她的人,形成一个有力量的团体,在最近一回地方选举中‘干掉’了在那以前始终把全县抓在手里的巴拉京”。
  奇怪的是契诃夫似乎并不肯定莉达的忙忙碌碌。小说中自始至终没有赞扬莉达的文字,相反对她不客气的描写倒不少:“很俊俏,脸上有一种严厉的神气……”“固执的小嘴……”“没一点笑容……”“白天,莉达替病人看病,分发书籍……到傍晚高声地讲地方自治会和学校。”“讲得太多,声音也太响——也许她在学校里这样讲惯了吧。”“莉达……从什么地方回来,手里拿着一马鞭子,那样苗条、美丽,浸在阳光里,正在向一个工人交代什么话。她匆匆忙忙用很大的说话声给两三个害病的农民看了病,随后现出认真的担忧神情……”小说中有一处原是画家藏在肚里的话(腹诽),令人联想这会不会是契诃夫自己的看法:“自己不是医生而给农民看病,那是欺骗他们。再说既有两千俄亩的田产,要做慈善家自然便当。”〔4〕所有这些细节,使读者难以建立起对莉达的好感。尤其莉达极力破坏了妹妹米修司与画家的爱情,使两个相爱的人从此天各一方。小说的最后一句“米修司,你在哪儿啊?”让读者留下了不尽惆怅,也留下了对莉达的憎恶。
  中国一些介绍性文章将《带阁楼的房子》定位为讽刺小说或批判小说,认为契诃夫对莉达的描写揭露了“自由派知识分子”的“伪善”和“虚伪”。
  苏联评论界同样认为《带阁楼的房子》是讽刺小说。契诃夫研究者屠尔科夫这样写道:“莉季雅以她似乎是自食其力而自豪,因为她是地方自治学校的教师。但这种自豪感却不妨碍她享受她所属的阶层和社会地位给予她的一切特权。”“莉季雅真正的生活目的,并不是像她所高喊的那样‘为同胞服务’,她的生活目的是让他人成为她施行她所谓的恩惠和善行的对象及材料。”〔5〕
  评论家何时成了不食人间五谷的道德家了?
  莉达纵有再多的不是,总没有压迫农民。她的一些生活姿态乃至特权地位都是历史造成的,不可能脱离历史条件,要求她改变掉所有生活习惯或者把财产全部捐出,才算“站在人民一边”?毕竟连托尔斯泰、屠格涅夫这样的进步作家年轻时也都没有把自己的庄园捐出。莉达能做到书中那样,已经很不容易了。一个二十三岁的女孩子,本属权贵子弟,却将自己的青春岁月抛在穷乡僻壤,不是为农民服务几个星期(像志愿者那样),而是“不论冬夏总是住在乡下”,教农民小孩文化,设立图书馆,自己掏钱购买药品替农民治病,不结婚,过着苦行僧生活,还要与什么巴拉京作斗争。今天社会若有“莉达“,有几个会与“巴拉京”斗争?到头来还被讥为“她的生活目的是让他人成为她施行她所谓的恩惠和善行的对象及材料。”何苦?所谓“让他人……”无非是说莉达希望让人感激她,讽刺莉达虚荣。我们真希望今天的社会这样的“虚荣者”越多越好。
  评论家们不妨扪心自问,今天社会能不能产生莉达?如果你是权贵子弟,你会做莉达吗?
  当社会存在不义,一个有知识的人应该怎么办?书中画家与莉达的一场争论可谓“永恒的争论”。
  画家责备莉达“维护现行的社会制度”,责备莉达“您用医院和学校去帮助他们,可是您用这些东西并没有解除他们的镣铐,刚好相反,您把他们的奴隶地位弄得更深了”。还说什么“医疗所啦、学校啦、图书馆啦、药房啦,在现有条件下,是仅仅为奴役服务的。人民给一条大链子缚住。您呢,不去砍断那条链子,反倒替它添上新的环节”。对此莉达的回答是:“我不打算跟您吵,这些话我早已听别人说过。我只要跟您说一句话:人不可以把手放在膝盖上坐着不动。固然,我们没有拯救人类,也许我们还做了很多错事,可是我们在尽我们的能力做,那我们就是对的。”〔6〕
  托尔斯泰在其剧本《活尸》中,也曾讨论过类似莉达和画家所争论的问题。面对社会广泛不义,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应该怎么办?托尔斯泰给迷惘者提供了三条道路:献身,做革命者;融入,做腾达者;回避,做旁观者。托尔斯泰在这里故意忽略了还有第四条道路,那就是莉达之路。其实那也是托尔斯泰所推崇的道路。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俄国许多“托尔斯泰主义者”在乡村所做的正是与莉达相同的工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