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重思百年“国民性”论述

作者:伍 国

字体: 【


  一
  
  二十世纪以降,对“国民性”、“民族劣根性”的反思和批判不绝于耳。鲁迅及其小说杂文总是被自然地与对国民性的激烈批判相联系,赞者奉为圭臬,疑者不以为然。对国民性话语在二十世纪初的起源和多元流变略加检讨,可见“国民性”是一个逐渐演化形成的话语,实包含对国民性中正反两方面的认识,与反对专制密切相关,包含对解决路径的探讨,也受着论述者的个性、心态和当时的客观形势之影响,断不可以“批判国民性”一概视之。
  谈中国国民性问题,必须回溯到十九世纪末美国传教士亚瑟·亨·史密斯的著作《中国人的性格》,即鲁迅在逝世前不久发表的《立此存照(三)》中提到的希望有人翻译出来的“斯密斯的《支那人气质》”。《中国人的性格》1890年在上海英文《北华捷报》连载,后由纽约一家公司结集出版,算是第一部系统地分析中国人性格和文化心理特征的著作。书中列举的中国人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注重面子和善于做戏;过度节约;勤劳刻苦但漠视时间;漠视精确;思绪含混;坚韧,善于忍耐,却缺乏同情心;相互猜疑而缺乏诚信;极端迷信,谣言泛滥。史密斯意识到生存条件是形成中国文化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成千上万命该贫困而又无知的人,他们的眼界狭窄,自然头脑含混。”同时,作者指出:“在许多地区,他们的社会生活条件使得有相当比例的人总是生活在死亡线上。”史密斯还认识到,中国人过度依赖自己的历史经验,导致因循守旧而在知识上有“致命的缺陷”——“广大的中国人没有见到过条件更为优越的国家,因为他们对其他国家一无所知”。尽管作者怀有自己的宗教目的,但还是正确地指出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极其虚伪的一面:“真相在中国是最难获得的”;“中国政客的生平和公文,就像卢梭的《忏悔录》,情感高尚,而行为卑鄙。他砍下十万个头颅,却引用孟子的话论述生命的神圣。他把修筑堤坝的钱塞进自己的腰包,导致河水淹没一个省,却为人民的背井离乡而哀叹。”但作者的目的并非专为“批判”。他完全承认中国的机制有很强的自我修补能力,在最关键的时候,总会自动及时地渗出一滴“润滑液”。作者较为客观的一面还在于,他经常提及其他民族,如印度和巴西的“苦力”行为僵化的例子,来证明很多习惯并非中国人独有。例如,印度的苦力习惯用头顶着东西,外国承包商要他们用独轮车,苦力们就把独轮车也顶在头上。
  
  二
  
  最早在物种竞争、民族图存的大背景下检视民族特性的中国人当属严复。在1895年三月间发表于天津《直报》的著名论文《原强》中,严复进行了“白种、黄种、黑种”的人种区分,指出中国“民智已下矣,民德已衰矣,民力已困矣”。在《原强》修订稿中,严复提出以民力、民智、民德作为标准来判断“民种之高下”,对中国的变革而言,则应当“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他在《辟韩》一文中尖锐地提出是专制君主为了窃国而故意使民众“弱而愚”。改善民智,首要的是改良教育,严复认为,旧教育全是为了猎取“富贵功名”,应当在学校中教授现代科学,而民德方面,则必须合私为公,培养爱国精神。严复相信,是教化衰颓退化造成了中国人的“幼稚”和“巧伪”。作为知识分子的严复,更加看重“民智”问题,他坚信中国旧学术和“士大夫心术之坏”是造成民智低下的根源。严复的全部论述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国民性”这一词语,也没有专门针对“国民性”进行批评。他使用的词语是“国性”,而“国性国各不同,而皆成于特别之教化,往往经数千年之渐摩浸渍,而后大著”。
  总体来看,严复对于中国国民的“程度”持一种较悲观的看法,这导致他在1905年与孙中山的辩论中声称“以中国民品之劣,民智之卑,即有改革,害之除于甲者将见于乙……”他认为只有从教育着手,逐渐变革或许有望,而孙中山则立即答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鄙人乃实行家也”。如果说,从事教育还是从事革命还只是渐进或急进的路径之争,对专制的依赖却是一个思想的死结。一方面,严复对欧洲自由主义有着精深研究,完全明了自由、民主和法制的真意。中国人为什么看起来比西方人“自私”?严复在《〈法意〉按语》中明确指出中国人自私的根源正在于专制体制下“小人”没有机会参与国家和社会之事,管理混乱在于缺少地方自治之规,而法律优待外族,“自抑其民”,伤害了民众的爱国情感;另一方面,理论上认识到制度根源却没有改变严复对已然如此的现实的悲观,对“国民程度如此”的深刻怀疑使得他在实践中反过来相信“天下仍须定于专制”,相信“圣主”和“天子”的力量,认为时人反对袁世凯是一大错误。严复甚至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在书信中写道,“所绝不敢信者,以中国之地形民质,可以共和存立”。这样,严复的思维率先陷入了现代中国思想中的一个极大的悖论——要改变旧的专制所带来的弊病,只能依靠新的专制,然专制既是病根,又何以为药方?
  
  三
  
  中国人当中比较集中地探讨自身国民特性问题始自梁启超,而其间强烈的感情和理性之交织也由梁氏肇始。
  在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流亡日本后所著的《戊戌政变记》一书中,梁启超开始把国家的衰弱归因于人民。他说:“中国之弱,由于民愚也,民之愚,由于不读万国之书,不知万国之事也……”值得注意的是,他并不认为愚是中国民族内在固有的,因为“欧西四五百年前”也曾“守旧愚弱甚矣”,但由于政府发展教育,鼓励创新,情况得以改观。梁启超此刻的着眼点在于教育和启蒙,主张以开学校、译书、开报馆救中国之弊。梁氏强调,“中国人之聪明本不让欧西”,只可惜聪明被数千年来的愚民政策所抑遏。梁启超这一时期对中国人基本持积极乐观态度。他于1898年在东京创办《清议报》,其宗旨中有“激发国民正气,增长国人学识”之句,同年在致他人的一封书信中断言:“中国人种特长,必不致灭亡。”
  中国人的“奴性”,在《戊戌政变记》中已有论及,但梁启超清醒地指出其根源仍在封建国家——“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在1899年的《独立论》中,梁氏声言“不禁太息痛恨我中国奴隶根性之人何其多也”。1900年,梁启超开始强调“民权”,认为“不与民权,民智乌可得开”。1901年,梁启超在《清议报》发表《中国积弱溯源论》,提出中国积弱的根源在于全体国民的内在根性,他把中国人的缺点如愚昧、为我、好伪、怯懦、无动等归因于数千年的“政术”对民众“驯之,之,役之”,因而,“纵成今日之官吏者,则今日之国民是也;造成今日之国民者,则昔日之政术是也”。1901年冬,梁启超将《清议报》改为《新民丛报》的时候,特地强调“倡民权”为“独一无二之宗旨”,并要以报纸和后来创办于上海的广智书局来“广民智,振民气”。
  1902年,梁启超发表著名的《新民说》,指出国民公德缺乏,智慧不开,因此,首先应当“维新我民”。由于中国人“无权利思想,无政治思想,无国家思想”,因此应“自除心中之奴隶”。但是,《新民说》中关于“新民”的观点在当时就引起了争议。有一名署名为“飞生”的留学生当年即在《浙江潮》撰文,认为梁启超把新民作为首要条件,忽视了政治改造,是“倒因为果”。飞生认为,从理论上说,有了新民,自然会有新政府,事实上,必须先有新政府,而后才有新民,因为政府是国民的代表。梁启超对这一驳诘予以了正面回应。这场针对《新民说》的辩论表明,在孙中山和章太炎的大力宣传下,日趋激进的留日学生与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保皇和渐进改良思潮,在1902年已经产生了尖锐分歧。
  

[2] [3] [4] [5]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书屋》在线阅读

首页 -> 2006年第7期

重思百年“国民性”论述

作者:伍 国

字体: 【


  一
  
  二十世纪以降,对“国民性”、“民族劣根性”的反思和批判不绝于耳。鲁迅及其小说杂文总是被自然地与对国民性的激烈批判相联系,赞者奉为圭臬,疑者不以为然。对国民性话语在二十世纪初的起源和多元流变略加检讨,可见“国民性”是一个逐渐演化形成的话语,实包含对国民性中正反两方面的认识,与反对专制密切相关,包含对解决路径的探讨,也受着论述者的个性、心态和当时的客观形势之影响,断不可以“批判国民性”一概视之。
  谈中国国民性问题,必须回溯到十九世纪末美国传教士亚瑟·亨·史密斯的著作《中国人的性格》,即鲁迅在逝世前不久发表的《立此存照(三)》中提到的希望有人翻译出来的“斯密斯的《支那人气质》”。《中国人的性格》1890年在上海英文《北华捷报》连载,后由纽约一家公司结集出版,算是第一部系统地分析中国人性格和文化心理特征的著作。书中列举的中国人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注重面子和善于做戏;过度节约;勤劳刻苦但漠视时间;漠视精确;思绪含混;坚韧,善于忍耐,却缺乏同情心;相互猜疑而缺乏诚信;极端迷信,谣言泛滥。史密斯意识到生存条件是形成中国文化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成千上万命该贫困而又无知的人,他们的眼界狭窄,自然头脑含混。”同时,作者指出:“在许多地区,他们的社会生活条件使得有相当比例的人总是生活在死亡线上。”史密斯还认识到,中国人过度依赖自己的历史经验,导致因循守旧而在知识上有“致命的缺陷”——“广大的中国人没有见到过条件更为优越的国家,因为他们对其他国家一无所知”。尽管作者怀有自己的宗教目的,但还是正确地指出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极其虚伪的一面:“真相在中国是最难获得的”;“中国政客的生平和公文,就像卢梭的《忏悔录》,情感高尚,而行为卑鄙。他砍下十万个头颅,却引用孟子的话论述生命的神圣。他把修筑堤坝的钱塞进自己的腰包,导致河水淹没一个省,却为人民的背井离乡而哀叹。”但作者的目的并非专为“批判”。他完全承认中国的机制有很强的自我修补能力,在最关键的时候,总会自动及时地渗出一滴“润滑液”。作者较为客观的一面还在于,他经常提及其他民族,如印度和巴西的“苦力”行为僵化的例子,来证明很多习惯并非中国人独有。例如,印度的苦力习惯用头顶着东西,外国承包商要他们用独轮车,苦力们就把独轮车也顶在头上。
  
  二
  
  最早在物种竞争、民族图存的大背景下检视民族特性的中国人当属严复。在1895年三月间发表于天津《直报》的著名论文《原强》中,严复进行了“白种、黄种、黑种”的人种区分,指出中国“民智已下矣,民德已衰矣,民力已困矣”。在《原强》修订稿中,严复提出以民力、民智、民德作为标准来判断“民种之高下”,对中国的变革而言,则应当“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他在《辟韩》一文中尖锐地提出是专制君主为了窃国而故意使民众“弱而愚”。改善民智,首要的是改良教育,严复认为,旧教育全是为了猎取“富贵功名”,应当在学校中教授现代科学,而民德方面,则必须合私为公,培养爱国精神。严复相信,是教化衰颓退化造成了中国人的“幼稚”和“巧伪”。作为知识分子的严复,更加看重“民智”问题,他坚信中国旧学术和“士大夫心术之坏”是造成民智低下的根源。严复的全部论述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国民性”这一词语,也没有专门针对“国民性”进行批评。他使用的词语是“国性”,而“国性国各不同,而皆成于特别之教化,往往经数千年之渐摩浸渍,而后大著”。
  总体来看,严复对于中国国民的“程度”持一种较悲观的看法,这导致他在1905年与孙中山的辩论中声称“以中国民品之劣,民智之卑,即有改革,害之除于甲者将见于乙……”他认为只有从教育着手,逐渐变革或许有望,而孙中山则立即答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鄙人乃实行家也”。如果说,从事教育还是从事革命还只是渐进或急进的路径之争,对专制的依赖却是一个思想的死结。一方面,严复对欧洲自由主义有着精深研究,完全明了自由、民主和法制的真意。中国人为什么看起来比西方人“自私”?严复在《〈法意〉按语》中明确指出中国人自私的根源正在于专制体制下“小人”没有机会参与国家和社会之事,管理混乱在于缺少地方自治之规,而法律优待外族,“自抑其民”,伤害了民众的爱国情感;另一方面,理论上认识到制度根源却没有改变严复对已然如此的现实的悲观,对“国民程度如此”的深刻怀疑使得他在实践中反过来相信“天下仍须定于专制”,相信“圣主”和“天子”的力量,认为时人反对袁世凯是一大错误。严复甚至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在书信中写道,“所绝不敢信者,以中国之地形民质,可以共和存立”。这样,严复的思维率先陷入了现代中国思想中的一个极大的悖论——要改变旧的专制所带来的弊病,只能依靠新的专制,然专制既是病根,又何以为药方?
  
  三
  
  中国人当中比较集中地探讨自身国民特性问题始自梁启超,而其间强烈的感情和理性之交织也由梁氏肇始。
  在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流亡日本后所著的《戊戌政变记》一书中,梁启超开始把国家的衰弱归因于人民。他说:“中国之弱,由于民愚也,民之愚,由于不读万国之书,不知万国之事也……”值得注意的是,他并不认为愚是中国民族内在固有的,因为“欧西四五百年前”也曾“守旧愚弱甚矣”,但由于政府发展教育,鼓励创新,情况得以改观。梁启超此刻的着眼点在于教育和启蒙,主张以开学校、译书、开报馆救中国之弊。梁氏强调,“中国人之聪明本不让欧西”,只可惜聪明被数千年来的愚民政策所抑遏。梁启超这一时期对中国人基本持积极乐观态度。他于1898年在东京创办《清议报》,其宗旨中有“激发国民正气,增长国人学识”之句,同年在致他人的一封书信中断言:“中国人种特长,必不致灭亡。”
  中国人的“奴性”,在《戊戌政变记》中已有论及,但梁启超清醒地指出其根源仍在封建国家——“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在1899年的《独立论》中,梁氏声言“不禁太息痛恨我中国奴隶根性之人何其多也”。1900年,梁启超开始强调“民权”,认为“不与民权,民智乌可得开”。1901年,梁启超在《清议报》发表《中国积弱溯源论》,提出中国积弱的根源在于全体国民的内在根性,他把中国人的缺点如愚昧、为我、好伪、怯懦、无动等归因于数千年的“政术”对民众“驯之,之,役之”,因而,“纵成今日之官吏者,则今日之国民是也;造成今日之国民者,则昔日之政术是也”。1901年冬,梁启超将《清议报》改为《新民丛报》的时候,特地强调“倡民权”为“独一无二之宗旨”,并要以报纸和后来创办于上海的广智书局来“广民智,振民气”。
  1902年,梁启超发表著名的《新民说》,指出国民公德缺乏,智慧不开,因此,首先应当“维新我民”。由于中国人“无权利思想,无政治思想,无国家思想”,因此应“自除心中之奴隶”。但是,《新民说》中关于“新民”的观点在当时就引起了争议。有一名署名为“飞生”的留学生当年即在《浙江潮》撰文,认为梁启超把新民作为首要条件,忽视了政治改造,是“倒因为果”。飞生认为,从理论上说,有了新民,自然会有新政府,事实上,必须先有新政府,而后才有新民,因为政府是国民的代表。梁启超对这一驳诘予以了正面回应。这场针对《新民说》的辩论表明,在孙中山和章太炎的大力宣传下,日趋激进的留日学生与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保皇和渐进改良思潮,在1902年已经产生了尖锐分歧。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