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我参加“提审胡风”的前前后后

作者:王锡荣

字体: 【


  今年是鲁迅先生逝世七十周年,我却想起另一个人来,这就是鲁迅的亲密弟子胡风。本来,胡风与我年龄相差五十余年,完全是两代人,而我却有幸结识他,并有幸受到他的牵连,说起来真是令人唏嘘。
  事情要从上世纪三十年前说起。1976年10月,“四人帮”刚刚粉碎,我就有机会进入了设在上海复旦大学的鲁迅著作注释组,这个注释组承担了《鲁迅全集·日记(1927~1936)》的注释任务。我当时还是一个工厂的小青工,当时时兴“三结合”方式,就是由工人、农民和学校师生共同参加。我是作为“工人代表”误打误撞进入鲁迅研究领域的。
  为了注释《鲁迅日记》,我们当时要做的事,首先就是外查内调,除了查阅各种文献资料外,还要到处走访与鲁迅有接触的老人,尤其是那些在《鲁迅日记》上出现的名字。但是,很多重大问题和重要线索,都在胡风这里断了线索。于是,当然地,我们想到了找胡风查证和核实。
  但当时胡风还在监狱里,我们怎么能找到他呢?芽经过多方打听,了解到胡风关在四川某监狱里,据说是南充第三监狱。于是我们经过当时上海的市委“文教办”开了介绍信,到公安部转了介绍信,准备去成都,通过提审胡风来了解那些详情。
  1977年6月,我们复旦鲁迅注释组一行六人到北京开始调访。8月上旬,我们又兵分三路,分头到各地调访。我和青年教师李兵先生两个人一路,经郑州、西安转向四川一线展开调访。在西安时,巧遇当时上海师范大学的王自立、陈子善二位,他们负责《鲁迅书信》部分的注释。得知我们要去四川提审胡风后,就托我们代问一些《书信》中与胡风有关的问题。
  8月下旬的一天,我们两人怀揣公安部的介绍信,到了四川省公安厅。但一个接待我们的中年女警官和颜悦色地告诉我们:中央有命令,任何人不得提审胡风。如有什么问题需要问胡风,可以通过四川省公安厅代讯。她告诉我们:你们想要了解什么事,可以把问题整理一下,交给我们,由我们代审,然后寄给你们。你们把地址留下来就可以了。我们保证负责寄到。
  我们听了,很不甘心就这么打道回府,就说,有些问题不是一次能说清的,需要反复盘问。她仍然和颜悦色地告诉我们,如果一次问不清,可以再来信问,我们一定负责办好。话既然说到这种地步,我们也没了辙,只好回到旅馆,把我们所要问的关于《日记》的问题归纳为十五个问题,又把与《书信》有关的问题归纳为七个问题,总共二十二个问题。实际上每个问题中又套着几个相关的问题。我们交了提问单,悻悻地返回了上海。
  过了将近两个月,我们觉得胡风的资料大约已经没有希望了。忽然有一天,收到一个像期刊袋一样的挂号纸包,打开一看,全组的人都兴奋得跳了起来:是胡风写的对于我们提问的详细答问,足足写了五十一页!题目叫做《关于三十年代前期和鲁迅有关的二十二条提问》,是写在蓝色的双线报告纸上的,落款的“胡风”二字,是他标志性的手迹。里面谈的全是关于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运动和“左联”、鲁迅及冯雪峰、周扬等重大史实问题。而且很明显,他不是全凭记忆,而是有很多查证和考辨的,而且同样明显是:梅志也在一边帮同回忆和佐证。有些地方,他明白表示已记忆不清了,但是可以根据当时的一些背景情况来反证,他会举出一件当时相关的事,说明这件事与我们要查证的问题之间的关系,来确认事实。
  后来,胡风夫人梅志曾在《胡风沉冤录》中写到这件事,但他们并不知道这是谁要求写的。只是因为监狱领导说,要好好写,尽量详细、准确。这使他们觉得这个任务很重要,于是两人商量着写了四五天,又重新核对了一遍,再重抄一遍,然后才寄出的。
  毫无疑问,这是一份极其重要的证词,他态度客观,证据充足,很多材料闻所未闻,解答了许多疑难问题。
  但我们研读之下,觉得还有一些问题要再问,于是又理出十一个问题,写信给四川省公安厅,请他们再次代讯。
  与此同时,我们把其中与《书信》相关的七个问题的答问提供给了陈子善兄。子善兄要求看全文。我们考虑到都是为了同一任务,就给他们看了,但要求第二天就返还。但复旦方面领导考虑到这事很敏感,怕引起什么问题,就要求他们不要外传。
  过了不久,又收到四川省公安厅寄来的邮包:这回胡风又写了整整九页补充材料,还是一样的严谨、扎实、丰富,非常精彩。
  与此同时,外间却开始传说胡风写了一份材料谈三十年代敏感事。有人来打听,复旦方面都回说没有这事。可是有一天,忽然收到北京大学著名的现代文学研究权威王瑶先生的来信,要求看这信。这下注释组领导感觉问题大了,赶紧向中文系领导汇报。当时“文革”结束未久,人们心有余悸,中文系领导一听此事,吃惊不小,立即决定:马上将此材料上交,要求立即挂号寄给中宣部。注释组领导回来把领导的决定跟大家一说,大家都很懊恼:这么重要的珍贵资料,竟要上交?选我们千辛万苦挖来的资料,反倒招惹是非了?选
  但有什么办法呢?芽谁敢承担这个责任呢?芽只好上交吧?选但大家还是心有不甘,于是大家分头,连夜抄写,合成一份,第二天,注释组把原件上交,而偷偷保存了那份“手抄本”。然后回信给王瑶先生,说是已经上交给中宣部了。王瑶先生也没再来信。
  这事也就算过去了。过了几个月,忽然看到友人间传阅着一份上海师大鲁迅著作注释组编辑油印的《鲁迅研究资料汇编》,其中却已经将胡风写的第一份材料印进去了。而第二份材料即补充材料,子善他们是没有的,我们也没有告诉他们有这第二份。
  这是1977年的事。胡风提供的新材料也被吸收进了1981年版《鲁迅全集》的注释。
  1979年,胡风出狱后到了北京,1980年初,我当时正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参加《鲁迅日记》注释定稿工作。二月初的一天晚上,我和包子衍先生一起到北京医院拜访了胡风,但我并没有向胡风提起这事。以后我又多次拜访胡风和梅志,也始终没有提到此事。
  但后来的事却跟我个人关系更大一些,还真使我受了点牵连。
  这是在1991年,正是鲁迅诞生一百一十周年纪念的年份。我当时在上海鲁迅纪念馆编辑馆刊《上海鲁迅研究》。为了挖掘新资料,我想起了这份胡风写的珍贵史料,决定拿出来正式刊登。虽然曾在小范围传播,但毕竟知道的人不多。
  为了慎重起见,我先请梅志先生审读了原稿,征得她的同意。这时胡风已去世,梅志先生说,她到这时才知道,原来我跟这批材料还有这么个过程。她仔细看后,做了一些局部技术处理,并写了一段附记后,交给我发表。在刊登时,出版社逐条对照了有关出版规定,确认没有违碍,还打破“三审”规定,特地由上海市出版局一个分管副局长亲自审看了稿件,一字一句做了斟酌,还写了一段批文,确认最后刊出的面貌。实际上,主要对胡风原文中个别涉及人物定性的称呼做了技术处理。
  9月12日,刊登胡风材料的《上海鲁迅研究》第五辑送到,我即开始分发各处,除部分作者外,当天下午就寄发了一部分,其余准备次日早上再邮寄。13日早上,我因孩子生病请假一个小时。到单位时,忽见单位领导正要出门,看我来了,一把拽住,说是出事了,赶紧到局里去。路上我问是怎么回事?芽领导告诉我:《上海鲁迅研究》刊登了胡风的《二十二条提问》,上级怪罪下来,要我们马上去谈话。
  我们到了局里,领导十分气愤,认为这是严重政治错误:因为中央曾有搁置三十年代问题的指示精神。并且当时“风波”刚过,刊登这《二十二条提问》有可能引起不良后果。但把主要责任归咎于我馆领导,批评馆里缺乏政治敏感性,擅自决定刊登这样一份违反中央有关精神的敏感材料。
  见此情形,我赶紧声明:这不关馆领导的事,我可以对此负责。因为我是责任编委,而且已由出版局领导再三审查,严格把关,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也责在出版局,不属我局和我馆的责任。
  但局领导仍要求我馆领导写出检讨,并作出整改。
  之后,我馆马上采取了一些措施:收回已发出的《上海鲁迅研究》,并停止发送该刊。为此还特地派两个人出差去追回已经寄出的刊物。但是,当时该刊已经新华书店征订将近一千份,必须满足,怎么办呢?芽有个领导想出一个绝招:把《二十二条提问》撕掉再寄发。于是又发动一批人紧急行动,撕掉这篇材料,然后把这缺了整整三十页的刊物邮寄出去。当时拿到它的人,无不为之绝倒。其实,这种行为拿到今天来看,简直是违法行为。可是当时人们却做得严肃认真,而且是绕过了出版局做的。而出版局方面,却是从来没有认为这有什么问题,也不知道后来竟还发生过这些故事。
  接着,就是整顿编辑部。我被调出编辑部,去参加鲁迅生平陈列的改建。
  到第二年,不知怎么一来,上海的《文汇读书周报》有个记者了解到这事,便大惊小怪起来,就在该报上作了一个连续五期的追踪报道,说是在大力反“左”的今天,居然还有如此荒唐的极左做法。
  不久,更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原国家出版局局长王子野在中央理论刊物《学习》上发表署名文章,严厉批评“左”的余毒,而他所举极左的例子,就是《上海鲁迅研究》胡风史料被禁一事。
  紧接着,《新文学史料》全文刊登了胡风这篇《二十二条提问》,再接着,是《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封面上还用黑体字标出!
  这下,事情才算起了变化。到1992年底,有关领导便悄悄下了一道指令:《上海鲁迅研究》可以发行。
  后来我才了解到,原来,有个领导原是《二十二条提问》中涉及的某公的弟子,胡风在文中对某公有些不敬之词,而当时某公还健在。这位领导看了,觉得在前辈面前不好交代,就向局主管领导提出:这材料有严重政治问题,发出去要出大乱子?选当时主管领导原是正直之士,但并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哪里知道个中奥妙,听他说得吓人,不敢不出重典,于是就有了后来的故事。以后当他们了解到真相以后,对我却是另眼相看,给了我很多奖掖,使我至今铭感。如今这些领导全都已经下世,常令我想起来仍不胜感慨。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书屋》在线阅读

首页 -> 2006年第7期

我参加“提审胡风”的前前后后

作者:王锡荣

字体: 【


  今年是鲁迅先生逝世七十周年,我却想起另一个人来,这就是鲁迅的亲密弟子胡风。本来,胡风与我年龄相差五十余年,完全是两代人,而我却有幸结识他,并有幸受到他的牵连,说起来真是令人唏嘘。
  事情要从上世纪三十年前说起。1976年10月,“四人帮”刚刚粉碎,我就有机会进入了设在上海复旦大学的鲁迅著作注释组,这个注释组承担了《鲁迅全集·日记(1927~1936)》的注释任务。我当时还是一个工厂的小青工,当时时兴“三结合”方式,就是由工人、农民和学校师生共同参加。我是作为“工人代表”误打误撞进入鲁迅研究领域的。
  为了注释《鲁迅日记》,我们当时要做的事,首先就是外查内调,除了查阅各种文献资料外,还要到处走访与鲁迅有接触的老人,尤其是那些在《鲁迅日记》上出现的名字。但是,很多重大问题和重要线索,都在胡风这里断了线索。于是,当然地,我们想到了找胡风查证和核实。
  但当时胡风还在监狱里,我们怎么能找到他呢?芽经过多方打听,了解到胡风关在四川某监狱里,据说是南充第三监狱。于是我们经过当时上海的市委“文教办”开了介绍信,到公安部转了介绍信,准备去成都,通过提审胡风来了解那些详情。
  1977年6月,我们复旦鲁迅注释组一行六人到北京开始调访。8月上旬,我们又兵分三路,分头到各地调访。我和青年教师李兵先生两个人一路,经郑州、西安转向四川一线展开调访。在西安时,巧遇当时上海师范大学的王自立、陈子善二位,他们负责《鲁迅书信》部分的注释。得知我们要去四川提审胡风后,就托我们代问一些《书信》中与胡风有关的问题。
  8月下旬的一天,我们两人怀揣公安部的介绍信,到了四川省公安厅。但一个接待我们的中年女警官和颜悦色地告诉我们:中央有命令,任何人不得提审胡风。如有什么问题需要问胡风,可以通过四川省公安厅代讯。她告诉我们:你们想要了解什么事,可以把问题整理一下,交给我们,由我们代审,然后寄给你们。你们把地址留下来就可以了。我们保证负责寄到。
  我们听了,很不甘心就这么打道回府,就说,有些问题不是一次能说清的,需要反复盘问。她仍然和颜悦色地告诉我们,如果一次问不清,可以再来信问,我们一定负责办好。话既然说到这种地步,我们也没了辙,只好回到旅馆,把我们所要问的关于《日记》的问题归纳为十五个问题,又把与《书信》有关的问题归纳为七个问题,总共二十二个问题。实际上每个问题中又套着几个相关的问题。我们交了提问单,悻悻地返回了上海。
  过了将近两个月,我们觉得胡风的资料大约已经没有希望了。忽然有一天,收到一个像期刊袋一样的挂号纸包,打开一看,全组的人都兴奋得跳了起来:是胡风写的对于我们提问的详细答问,足足写了五十一页!题目叫做《关于三十年代前期和鲁迅有关的二十二条提问》,是写在蓝色的双线报告纸上的,落款的“胡风”二字,是他标志性的手迹。里面谈的全是关于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运动和“左联”、鲁迅及冯雪峰、周扬等重大史实问题。而且很明显,他不是全凭记忆,而是有很多查证和考辨的,而且同样明显是:梅志也在一边帮同回忆和佐证。有些地方,他明白表示已记忆不清了,但是可以根据当时的一些背景情况来反证,他会举出一件当时相关的事,说明这件事与我们要查证的问题之间的关系,来确认事实。
  后来,胡风夫人梅志曾在《胡风沉冤录》中写到这件事,但他们并不知道这是谁要求写的。只是因为监狱领导说,要好好写,尽量详细、准确。这使他们觉得这个任务很重要,于是两人商量着写了四五天,又重新核对了一遍,再重抄一遍,然后才寄出的。
  毫无疑问,这是一份极其重要的证词,他态度客观,证据充足,很多材料闻所未闻,解答了许多疑难问题。
  但我们研读之下,觉得还有一些问题要再问,于是又理出十一个问题,写信给四川省公安厅,请他们再次代讯。
  与此同时,我们把其中与《书信》相关的七个问题的答问提供给了陈子善兄。子善兄要求看全文。我们考虑到都是为了同一任务,就给他们看了,但要求第二天就返还。但复旦方面领导考虑到这事很敏感,怕引起什么问题,就要求他们不要外传。
  过了不久,又收到四川省公安厅寄来的邮包:这回胡风又写了整整九页补充材料,还是一样的严谨、扎实、丰富,非常精彩。
  与此同时,外间却开始传说胡风写了一份材料谈三十年代敏感事。有人来打听,复旦方面都回说没有这事。可是有一天,忽然收到北京大学著名的现代文学研究权威王瑶先生的来信,要求看这信。这下注释组领导感觉问题大了,赶紧向中文系领导汇报。当时“文革”结束未久,人们心有余悸,中文系领导一听此事,吃惊不小,立即决定:马上将此材料上交,要求立即挂号寄给中宣部。注释组领导回来把领导的决定跟大家一说,大家都很懊恼:这么重要的珍贵资料,竟要上交?选我们千辛万苦挖来的资料,反倒招惹是非了?选
  但有什么办法呢?芽谁敢承担这个责任呢?芽只好上交吧?选但大家还是心有不甘,于是大家分头,连夜抄写,合成一份,第二天,注释组把原件上交,而偷偷保存了那份“手抄本”。然后回信给王瑶先生,说是已经上交给中宣部了。王瑶先生也没再来信。
  这事也就算过去了。过了几个月,忽然看到友人间传阅着一份上海师大鲁迅著作注释组编辑油印的《鲁迅研究资料汇编》,其中却已经将胡风写的第一份材料印进去了。而第二份材料即补充材料,子善他们是没有的,我们也没有告诉他们有这第二份。
  这是1977年的事。胡风提供的新材料也被吸收进了1981年版《鲁迅全集》的注释。
  1979年,胡风出狱后到了北京,1980年初,我当时正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参加《鲁迅日记》注释定稿工作。二月初的一天晚上,我和包子衍先生一起到北京医院拜访了胡风,但我并没有向胡风提起这事。以后我又多次拜访胡风和梅志,也始终没有提到此事。
  但后来的事却跟我个人关系更大一些,还真使我受了点牵连。
  这是在1991年,正是鲁迅诞生一百一十周年纪念的年份。我当时在上海鲁迅纪念馆编辑馆刊《上海鲁迅研究》。为了挖掘新资料,我想起了这份胡风写的珍贵史料,决定拿出来正式刊登。虽然曾在小范围传播,但毕竟知道的人不多。
  为了慎重起见,我先请梅志先生审读了原稿,征得她的同意。这时胡风已去世,梅志先生说,她到这时才知道,原来我跟这批材料还有这么个过程。她仔细看后,做了一些局部技术处理,并写了一段附记后,交给我发表。在刊登时,出版社逐条对照了有关出版规定,确认没有违碍,还打破“三审”规定,特地由上海市出版局一个分管副局长亲自审看了稿件,一字一句做了斟酌,还写了一段批文,确认最后刊出的面貌。实际上,主要对胡风原文中个别涉及人物定性的称呼做了技术处理。
  9月12日,刊登胡风材料的《上海鲁迅研究》第五辑送到,我即开始分发各处,除部分作者外,当天下午就寄发了一部分,其余准备次日早上再邮寄。13日早上,我因孩子生病请假一个小时。到单位时,忽见单位领导正要出门,看我来了,一把拽住,说是出事了,赶紧到局里去。路上我问是怎么回事?芽领导告诉我:《上海鲁迅研究》刊登了胡风的《二十二条提问》,上级怪罪下来,要我们马上去谈话。
  我们到了局里,领导十分气愤,认为这是严重政治错误:因为中央曾有搁置三十年代问题的指示精神。并且当时“风波”刚过,刊登这《二十二条提问》有可能引起不良后果。但把主要责任归咎于我馆领导,批评馆里缺乏政治敏感性,擅自决定刊登这样一份违反中央有关精神的敏感材料。
  见此情形,我赶紧声明:这不关馆领导的事,我可以对此负责。因为我是责任编委,而且已由出版局领导再三审查,严格把关,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也责在出版局,不属我局和我馆的责任。
  但局领导仍要求我馆领导写出检讨,并作出整改。
  之后,我馆马上采取了一些措施:收回已发出的《上海鲁迅研究》,并停止发送该刊。为此还特地派两个人出差去追回已经寄出的刊物。但是,当时该刊已经新华书店征订将近一千份,必须满足,怎么办呢?芽有个领导想出一个绝招:把《二十二条提问》撕掉再寄发。于是又发动一批人紧急行动,撕掉这篇材料,然后把这缺了整整三十页的刊物邮寄出去。当时拿到它的人,无不为之绝倒。其实,这种行为拿到今天来看,简直是违法行为。可是当时人们却做得严肃认真,而且是绕过了出版局做的。而出版局方面,却是从来没有认为这有什么问题,也不知道后来竟还发生过这些故事。
  接着,就是整顿编辑部。我被调出编辑部,去参加鲁迅生平陈列的改建。
  到第二年,不知怎么一来,上海的《文汇读书周报》有个记者了解到这事,便大惊小怪起来,就在该报上作了一个连续五期的追踪报道,说是在大力反“左”的今天,居然还有如此荒唐的极左做法。
  不久,更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原国家出版局局长王子野在中央理论刊物《学习》上发表署名文章,严厉批评“左”的余毒,而他所举极左的例子,就是《上海鲁迅研究》胡风史料被禁一事。
  紧接着,《新文学史料》全文刊登了胡风这篇《二十二条提问》,再接着,是《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封面上还用黑体字标出!
  这下,事情才算起了变化。到1992年底,有关领导便悄悄下了一道指令:《上海鲁迅研究》可以发行。
  后来我才了解到,原来,有个领导原是《二十二条提问》中涉及的某公的弟子,胡风在文中对某公有些不敬之词,而当时某公还健在。这位领导看了,觉得在前辈面前不好交代,就向局主管领导提出:这材料有严重政治问题,发出去要出大乱子?选当时主管领导原是正直之士,但并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哪里知道个中奥妙,听他说得吓人,不敢不出重典,于是就有了后来的故事。以后当他们了解到真相以后,对我却是另眼相看,给了我很多奖掖,使我至今铭感。如今这些领导全都已经下世,常令我想起来仍不胜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