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美学经典重读的“知性”

作者:厉 梅

字体: 【


  《西方美学经典文本导读》是一部对“正在重读”的经典作品的阅读记录。施莱格尔说过:“一部古典作品必定永远不能被完全理解。但是,那些受其熏陶并正在教导它们的人却必定总想从它们中学会更多的东西。”可以说新的理论家的创见都是生发于经典文本之内的,任何一种发展都离不开过去已有的成果,只有站到巨人的肩上才能有更为阔大辽远而又精微的视野。例如解构主义的保罗·德曼通过对洛克、康德、卢梭等人著作的细读,发展出自己的一套修辞论批评理论;“从天而降的第欧根尼”齐泽克、拉康的关于精神分析一些论述,也是从康德、黑格尔的经典文本中起步的。
  李衍柱先生的重读不仅仅把美学大师的著作给大家顺了一遍,还充满自己的思考和辨析,对我们以前作为一些常识固定下来的观点提出了质疑,以美学文本本身作为举证对它们做出了客观公正的评价。见微知著,可从此例。李先生通过重读康德认为,我们应该以认识的三段论代替认识的两段论,即认识包括感性——知性——理性三个不同的阶段,并强调知性的原始意义:“知性是人的一种主动下判断的能力,它重视事物的固定的特征和多种特性间的区别,凭借理智的区别作用对具体的对象持分离的观点。它把我们知觉中的多样的具体内容进行分解,辨析其种种特征,把那些原来结合在一起的特性拆散开来……”对知性这个概念的界定为我们的研究开了一道方便之门,它提供了一个稳固的基点,使后来者可以言之有据。李先生还具体评价了知性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认为它虽然和理性比较有其局限性和片面性,但是,是认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于区别事物的质料、力量和类别是必需的,在艺术创作中,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人物性格的确定性。它的可贵之处在于,这番重读不仅在于还概念一个本原面目,而且关注其应用,使其在应用的过程中得到验证和凸现它的价值。康德虽然提出了知性的概念,但他在审美判断中运用的知性分析方法具有片面性,黑格尔在《美学》中,则出色的运用了知性分析法,“他将感性——知性——理性,作为认识艺术美的不同类型和形式、不同的具体表现方式以及艺术美的基本法则和规律过程中的三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如果在美和艺术美的研究中完全离开知性的分析,就无法严格区别出在性质上不同的美的范畴和艺术美的形式”。李先生并以王元化先生的《文心雕龙创作论》为例,指出了正是由于自觉地运用了知性分析方法,通过对《文心雕龙》中的具体术语、概念、范畴做了精到的考证和辨析,为对《文心雕龙》的创作论进行宏观的、科学的整体把握奠定了基础。独到的分析和宽阔的视野,还原概念本义,打通经典与现代的关联,彼此互照互识,由此,这本书可以一窥当代文化研究的门径。
  
  (李衍柱:《西方美学经典文本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书屋》在线阅读

首页 -> 2006年第11期

美学经典重读的“知性”

作者:厉 梅

字体: 【


  《西方美学经典文本导读》是一部对“正在重读”的经典作品的阅读记录。施莱格尔说过:“一部古典作品必定永远不能被完全理解。但是,那些受其熏陶并正在教导它们的人却必定总想从它们中学会更多的东西。”可以说新的理论家的创见都是生发于经典文本之内的,任何一种发展都离不开过去已有的成果,只有站到巨人的肩上才能有更为阔大辽远而又精微的视野。例如解构主义的保罗·德曼通过对洛克、康德、卢梭等人著作的细读,发展出自己的一套修辞论批评理论;“从天而降的第欧根尼”齐泽克、拉康的关于精神分析一些论述,也是从康德、黑格尔的经典文本中起步的。
  李衍柱先生的重读不仅仅把美学大师的著作给大家顺了一遍,还充满自己的思考和辨析,对我们以前作为一些常识固定下来的观点提出了质疑,以美学文本本身作为举证对它们做出了客观公正的评价。见微知著,可从此例。李先生通过重读康德认为,我们应该以认识的三段论代替认识的两段论,即认识包括感性——知性——理性三个不同的阶段,并强调知性的原始意义:“知性是人的一种主动下判断的能力,它重视事物的固定的特征和多种特性间的区别,凭借理智的区别作用对具体的对象持分离的观点。它把我们知觉中的多样的具体内容进行分解,辨析其种种特征,把那些原来结合在一起的特性拆散开来……”对知性这个概念的界定为我们的研究开了一道方便之门,它提供了一个稳固的基点,使后来者可以言之有据。李先生还具体评价了知性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认为它虽然和理性比较有其局限性和片面性,但是,是认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于区别事物的质料、力量和类别是必需的,在艺术创作中,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人物性格的确定性。它的可贵之处在于,这番重读不仅在于还概念一个本原面目,而且关注其应用,使其在应用的过程中得到验证和凸现它的价值。康德虽然提出了知性的概念,但他在审美判断中运用的知性分析方法具有片面性,黑格尔在《美学》中,则出色的运用了知性分析法,“他将感性——知性——理性,作为认识艺术美的不同类型和形式、不同的具体表现方式以及艺术美的基本法则和规律过程中的三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如果在美和艺术美的研究中完全离开知性的分析,就无法严格区别出在性质上不同的美的范畴和艺术美的形式”。李先生并以王元化先生的《文心雕龙创作论》为例,指出了正是由于自觉地运用了知性分析方法,通过对《文心雕龙》中的具体术语、概念、范畴做了精到的考证和辨析,为对《文心雕龙》的创作论进行宏观的、科学的整体把握奠定了基础。独到的分析和宽阔的视野,还原概念本义,打通经典与现代的关联,彼此互照互识,由此,这本书可以一窥当代文化研究的门径。
  
  (李衍柱:《西方美学经典文本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