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让他们就这样把我怀念

作者:胡 香

字体: 【


  艰难的《札记》
  很早以前有了一本灰绿色封皮的、小三十二开窄版的《阿赫玛托娃诗选》。之后,这本书陪了我许多年。但是,许多年里,我并不知道那些诗是怎么诞生的,就像不知道她眼睛里圣者般的目光是怎样发出的一样。
  直至有一天,遇到莉季娅·丘科芙斯卡娅三卷本《阿赫玛托娃札记》(华夏出版社,2001年1月版),我才知道了太多我所不知道的事情。
  之前,我读了《日瓦戈医生》和《古拉格群岛》,否则,我将无法面对和接受《札记》里面的AA,也无法真正走进她的《安魂曲》和目光的深处。
  《札记》并不好读,尽管作者记录了几十年,整理了几十年,加了许多的脚注、尾注、释文、索引、附录等等,但它仍然是零碎的、磕磕绊绊和残缺不全的。打开它,仿佛面对无数的碎纸片或者碎镜片,你无法像打开吉皮乌斯的《往事如昨》、鲍里斯的《人与事》那样流畅地阅读。那种无法拼贴与连缀的破碎感远比《古拉格群岛》为甚。你只能慢之又慢地沿着那些碎片的边缘去体验,用心、用生命、用灵魂去体验那些来自遥远年代与国度、来自生命个体记忆深处的字的真实与锋利。
  很难将《札记》定义为回忆录。它实际上是莉季娅从1938年11月10日见到阿赫玛托娃那天起,一直到1966年阿赫玛托娃去世之间的日记,但是,此后直至出版之前,她为了用母语翻译和解释自己同样用母语写下的“日记”——那些东躲西藏的、顾左右而言他的、差不多符号跟文字一样多的真实记录所付出的艰辛,比写一部真正的回忆录更多。即便如此,她仍然要不断地告诉读者,哪些符号在当时代表的是谁或什么,她实在想不起来了,以及哪段文字表面讲的是什么,实际讲的是什么或大约讲的是什么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作者本人在情感、情绪、认识、观念等等方面的局限与偏激。
  在如此庞杂的碎片中间,去辨认阿赫玛托娃真实的容颜,是难的。
  但是,在那些阿赫玛托娃本人被迫“失语”的年代,还有比它更真实的记忆吗?
  漫长的冰封雪冻的日子
  莉季娅说:“我写于大恐怖时代的这些札记,……里面记述的统统都是梦境……在那样的情况下,难道有可能记真正的日记吗?”
  “那样的情况”,《日瓦戈医生》讲过,《古拉格群岛》讲过,《我们》和《一九八四》也讲过。那是一种任何带有一丁点个体和独立痕迹的东西(活着的以及死去的生命、醒着的以及梦中的思想、发出的以及未发出的声音等等)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自觉或被迫地变成所有“号码”中的一个,要么悄然消失得像从未有过一样的“情况”。
  在那样的“情况”里,逃亡的莉季娅遇到了从十三岁就能背诵她全部诗歌的安娜·安德列耶芙娜。
  那时的AA,丈夫在坟墓里(当然是非正常死亡)。唯一的儿子在监狱里。她独自一人居无定所地住在一间临时而破败的屋子里,生命里能够坚持的只有两样东西:一个是等待一次和下一次在监狱门前排着长队看儿子的时间(而嘴里从来都不能讲出“监狱”这个词,悄声耳语都不能。监狱近在咫尺,却又好像根本不存在一样)。另一个是诗,那是没有任何希望发表,不能写在纸上保留下来,甚至不敢在自己的屋子里大声念出来的,只能“整夜整夜”地从心里生长出来、在时间里丢失的诗。
  那时,她渴望死超过渴望生。在莉季娅见到她第一天的日记里,原样录下她的谈话中有一句说:“有一点挺好:我已病入膏肓,死,或许也为期不远了。”第二年二月的一篇里,记下她正在谈论诗歌时,突然用手指着额头上的一个暗疮说:“是癌,好得很,我就要玩完了。”
  在活着就是忍耐和苦难的无边无际的岁月里,她那么渴望死,渴望肉体的疼痛感,以缓解日夜醒着的灵魂的不得安宁。但是她没有死。茨维塔耶娃死了,自己杀死自己。但她没有。她也没有走。吉皮乌斯走了,许多阿克梅或非阿克梅的同伴都走了。但她没有。
  在漫长的冰峰雪冻的岁月里,在以写作为生命的人不许遵照自己心灵的指引而写作的年代里,在被称为大师的人们都开始胡说八道讲疯话的年代里,在内心有所守护而不愿意留下来做活死人的作家、艺术家们宁愿“背叛祖国”流亡国外的年代里……有两个人,他们坚持留在俄罗斯——年轻的前苏联,古老的俄罗斯,坚持朝向生命的终点活着,清醒地活着,像岩石一样坚硬地活着,而岩石里面包裹着的是他们对所有苦难的人们和土地最温暖的悲悯与祈祷之心,并且,坚持遵照这样的内心指引而真实、忠实地写作,从未停息。
  这两个人是帕斯捷尔纳克和他的《日瓦戈医生》、阿赫玛托娃和她的《安魂曲》。
  
  一个不懂得帕斯捷尔纳克的人,很难真正理解阿赫玛托娃
  
  莉季娅说:“而我不相信,一个不懂得帕斯捷尔纳克的人,能真正理解阿赫玛托娃。”
  但,那是一种怎样的写作与坚持?
  《日瓦戈医生》的“译后记”这样讲述鲍里斯生命的最后几年:1956年,《日瓦戈医生》在国外出版。1958年,帕斯捷尔纳克获得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同时在国内遭到猛烈的围攻与抨击。同年11月4日,塔斯社受权声明“如果帕斯捷尔纳克到瑞典领奖后不再回国,苏联政府绝不追究”。12月29日,帕斯捷尔纳克致电瑞典文学院拒绝受奖,并写公开信给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和党报,恳求不要对他采取驱逐出境的“极端措施”。他说:“我生在俄罗斯,长在俄罗斯,在俄罗斯工作,我同它是分不开的,离开它到别的地方去对我是不可能的。”
  之后,《日瓦戈医生》在俄罗斯以外的遥远的国度和土地上,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传播与生长,帕斯捷尔纳克却在莫斯科郊外的一个小村庄里,极其孤独与艰难地又活了两年,直至1960年5月30日在那里悄无声息地病逝。
  当时我在想,最后的那两年他是怎么过的?后来,反复回忆那部书的时候,我知道,无论那些日子是怎么度过的,他的内心都一样是宁静而安详的。当他决定留下来与俄罗斯同在,甚或更早,当他动笔写那部书,当他将那部书命名为《……医生》时,都是如此。当他在书中为他所处的社会与时代作出如下诊断:
  
  我们这个时代经常出现心脏细微溢血现象。……我想它发生的原因在于道德秩序要求我们大多数人纳入官方所提倡的违背良心的体系。日复一日使自己表现得同自己感受的相反,这不能不影响健康。大肆赞美你所不喜欢的东西,为只会带来不幸的东西而感到高兴。我们的神经系统不是空话,并非杜撰。它是人体的神经纤维所构成的。我们的灵魂在空间占据一定的位置,它存在于我们的身上,犹如牙齿存在于口腔中一样。对它不能无休无止地奸污而不受到惩罚。因诺肯季,我听你讲到流放的时候你如何成长,如何受到再教育时感到非常难受。这就像马说它如何在驯马场上自己训练自己。
  
  这是书中的主人公尤里·安德列耶维奇·日瓦戈在跟他一生最亲密的两个朋友及儿时玩伴米沙和因诺肯季作最后告别时说的话。但是他们已经彼此听不懂对方的语言。
  他说:“我要走了,别怪我,米沙,屋子里闷气,街上热。我有点透不过气来。”
  朋友说:“你瞧,地板上的通风窗敞开着。”
  他说:“我走啦……亲爱的伙伴们。这可不是我故意扫你们的兴。这是一种病,心血管硬化症。心肌壁磨损得太厉害,磨薄了,总有一天会破裂。可我还不到四十岁呢。我不是酒鬼,也不是放荡的人。”
  朋友说:“你作临终祈祷还早着呢。别说傻话了,你还有的活。”
  他说:“……我太想活了,而活着就意味着挣扎向前,追求完美,并达到它。”“可说真的,我不能再待下去了。我走了,不然非整死不可。再见。”
  这是尤里在告别,何尝不是帕斯捷尔纳克本人在告别?他当然知道他在说什么,他更加知道这些话一旦通过他的笔讲出来并且行之于世,对于他所处的时代以及他本人意味着什么。所以,当尤里从拥挤的透不过气的公交车上趔趄着下来,倒在马路沿上停止呼吸,从那一刻起,帕斯捷尔纳克此后所有活着的生命里,便只有悲悯与祈祷,为古老的俄罗斯和那片土地上所有苦难的灵魂,包括许许多多像他的朋友一样在古拉格洗礼中丢失了灵魂的人们,再没有任何一种个人的苦难与艰辛能将他打倒。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