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书屋絮语

作者:澧 人

字体: 【


  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新年伊始,《书屋》编辑们心中不禁响起毛阿敏的歌声: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朋友?
  本期杂志以讨论“社会公平”话题开篇,这倒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因为从文化的视角探讨民生话题历来是《书屋》的特点之一,况且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2006年中国经济社会蓝皮书,又将贫富差距、失业等问题列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中国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激发了人们的热情和想像力,但同时存在的权钱交易也导致了种种社会不公平现象。一些自私的经济学家热衷于为强势群体出谋划策,一起争夺社会资源。他们如同坐在轮船头等舱中的贵人,一边抽着雪茄玩味诡谲的人生,一边对拥挤不堪、怨愤难平的三等舱中旅客们说:重要的是防止平均主义的幽灵复活,头等舱是无关紧要的!
  平均主义当然不是公平,但平均主义却可以作为大棒被某些人使用,打压人们的公平吁求。
  “公平”话题极为复杂,对我来说,只能凭感觉和常识凑一下热闹而已。一方面,绝对的公平是不可能的。造化弄人,天难匪忱,上帝在掌控公平之门时尚且左支右绌,更何况人类呢?你能说在将军与士兵、老板与马仔之间有绝对的公平吗?但另一方面,相对的公平则是能够讲求的。将军不一定冲锋陷阵,但必须体恤士兵;老板可以深居简出,但必须为马仔的奔走付酬,这就是相对公平。再放大到整个社会,政府应确保各种人的合法财产和权利不受侵犯,富人们不必一夕数惊,而一般民众亦可做到衣食无忧,安居乐业,这样社会共同体才会相对公平与和谐。
  现代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是在摇摆中不断寻求平衡点的过程。有时强调效率过头了,就要向公平倾斜,反之亦然。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之所以是今天这个样子,无非是自由竞争和公平正义两种思潮反复搏弈的结果。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有一种情况反复出现,即一部分人谈及社会不公平现象,就颇为怀念计划经济时代。这种思维方式或许是粗陋的。计划经济不仅造成效率低下,而且其中不公平的程度更甚于市场经济。目前中国的种种不公平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权力不当地介入资源配置所使然,而不是单纯拜市场经济之赐。权力得不到有效约束,追求公平就缺乏坚实的基础。
  穷人并非本能地仇视富人,那些诚实经营、富于教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富人不仅会赢得穷人的尊敬,而且能成为提升国民创造力、推动社会文明进程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