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古代的爱情信物

作者:颜湘君 伍 魏

字体: 【


  绾发的簪与钗
  簪,古人用来绾住发髻的条状物,以金属、骨头、玉石等制成,又称“搔头”。据《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宠爱李夫人,有一次取下李夫人的玉簪搔头,搔头之名由此而来。
  唐传奇《李章武传》中,李章武取白玉宝簪一枝回赠子妇魂灵。
  明代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中多处写到簪子。第四回中,西门庆与潘金莲第一次幽会时:“(西门庆)便向头上拔下一根金头银簪,又来插在妇人云髻上。”
  第八回通过潘金莲吃醋,带出孟玉楼送给西门庆的簪子:
  
  妇人(潘金莲)又向他头上拔下一根簪儿,拿在手里观看,却是一点油金簪儿,上面钅及 着两溜字儿:“金勒马嘶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却是孟玉楼带来的。妇人猜做那个唱的送他的,夺了放在袖子里,说道:“你还不变心哩!奴与你的簪儿那里去了?”西门庆道:“你那根簪子,前日因酒醉跌下马来,把帽子落了,头发散开,寻时就不见了。”妇人将手在向西门庆脸边弹个响榧子,道:“哥哥儿,你醉的眼恁花了,哄三岁孩儿也不信!”
  
  潘金莲随即拿出自己着意准备给西门庆上寿的四样礼物,其中就有一根并头莲瓣簪子。簪子上还钅及 着五言四句诗一首:
  
  奴有并头莲,赠与君关髻。
  凡事同头上,切勿轻相弃。
  
  第十二回中,潘金莲与琴童私通,将自己的金裹头簪子两三根送给琴童戴在头上。
  第十三回,西门庆与李瓶儿第一次幽会时:“妇人(李瓶儿)便向头上关顶的金簪儿拔下两根来,递与西门庆。”
  簪子是古时男女用来绾发的饰物,《金瓶梅》中不仅多处写到簪子,而且第一次写到簪子上的刻字,从而可以看出簪子在明代特有的传情达意功能。
  钗,由两股簪子交叉组合成的一种首饰,情人或夫妇别离时,往往分钗各执一股,以为别离之后相思寄情之物,待到他日重逢再合在一起。“钗分”即比喻夫妻或恋人分离。宋代吴潜《蝶恋花·吴中赵园》:“镜断钗分何处续,伤心芳草庭前绿。”辛弃疾词《祝英台近·晚春》:“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即表述这种离情。
  唐传奇《长恨传》:“定情之夕,授金钗钿合以固之。”“(太真)指碧衣(侍女)取钿合金钗,各折其半,授使者。”白居易《长恨歌》亦云:“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钿合,即钿盒,镶嵌金、银、玉、贝的首饰盒子。杨贵妃与唐明皇之间正是以分钗分钿合表达情愫。
  系在衣物上的佩和香囊
  佩,《释名》曰:“佩,倍也。言其非一物,有倍贰也。有珠、有玉、有容刀、有帨巾、有觽之属也。”
  西汉刘向《列仙传·江妃二女》中,郑交甫对二女说:“愿请子之佩”……(二女)遂手解佩,与交甫。交甫悦,受而怀之,中当心。”
  南朝刘义庆《幽明录·黄原》中,黄原与仙女妙音分手时,妙音“解佩分袂”。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四回,贾琏“情遗九龙佩”给尤二姐。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五一回中,荷生将九龙佩交还红卿,道:
  
  十五年前,你与我灞桥分手,解佩赠我,我后来就给了秋痕。不想秋痕却倾身事了痴珠,将这佩赠给他,如今又还在我两人手里。可见天下事一动不如一静。
  
  一块九龙佩在红卿、韩荷生、秋痕、韦痴珠之间的传递皆出于“情”字,在这篇小说中,这块九龙佩不仅揭示人物之间关系,无疑还有推动情节发展的妙用。
  香囊,盛香料的小囊,佩于身或悬于帐以为饰物。古时又称容臭、香包、香缨、香袋、香球、荷包等,古人佩戴香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据《礼记·内则》:“男女未冠笄者,鸡初鸣,咸盥漱,栉纵,拂髦,总角,衿缨,皆佩容臭,昧爽而朝。”郑玄注:“容臭,香物也。”就是说,青年人早晨向长辈请安时要佩戴香囊以示敬意。又因为香囊是随身之物,恋人之间也常常把它当作礼物相互赠送,以表衷情。三国时魏繁钦《定情》诗:“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女子表示要将香囊送给情人系在肘上。
  东晋干宝《搜神记·河伯婿》:“妇以金瓯、麝香囊与婿别,涕泣而分。”
  北齐颜之推《冤魂志·孙元弼》:“元弼又见华期带佩桃英麝香。”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八回,黛玉送给宝玉的香囊被宝玉藏在里面贴身戴着,眼下黛玉又在为宝玉做着另一个精致的小香囊。
  戴在手上的指环(戒指)
  指环,用玉石(或金属)制成的小环,戴在指上。关于它的来历,《事物纪原》说:“《五经要义》曰:古者后妃群妾,御于君所,当御者以银环进之,娠则以金环退之。进者着右手,退者着左手。今有指环,此之遗事也。本三代之制。”指环后来泛作饰物,今称戒指。
  魏晋时戴祚《甄异传·秦树》中,女鬼“以指环一双赠之(秦树),结置衣带,相送出门”。
  《穷怪录·萧總》:“神女手执一玉指环,谓曰:‘此妾常服玩,未曾离手,今永别,宁不相遗!愿郎穿指,慎勿忘心。’總曰:“幸见顾録,感恨徒深。执此怀中,终身是宝。’”
  唐代李景亮《李章武传》中,李章武与王氏子妇分别时,章武留交颈鸳鸯绮一端,子妇回赠白玉指环一个,又赠诗曰:“捻指环相思,见环重相忆。愿君永持玩,循环无终极。”
  环在手腕或手臂上的腕囊和钏
  腕囊,环在手腕上的小香囊一类。
  东晋陶潜《搜神后记·袁相根硕》载,二女“乃以一腕囊与根等”。
  南朝齐梁时吴均《续齐谐记·王敬伯》篇:“天明将别,各深怨慕。女(鬼)留锦四端、卧具、绣枕、腕囊并佩一双,赠敬伯。敬伯报以牙火笼、玉琴轸。”
  钏,在古代有很多的称谓:腕钏、臂釧、跳脱、条脱等。《山堂肆考》载:“唐文宗一日问宰臣:‘古诗云:轻衫衬跳脱。跳脱是何物?’宰臣未对。上曰:‘即今之腕钏也。’《真诰》言:‘安妃有斫粟金跳脱。’是臂饰。”梁陶弘景在《真浩》中记述了仙女萼绿华曾赠羊权金和玉的跳脱。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白于玉》中,书生吴生偶入仙境与一个紫衣仙女欢好,临别时,仙女把自己所戴的金腕钏送给吴生留念。
  穿在脚上的绣鞋
  女子的绣花鞋作为信物出现,当在女子裹小脚成为社会风气之后,因此,在明清小说特别是明代小说中常常见到。
  明代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中,宋蕙莲送给西门庆一只红绣鞋,被西门庆放在“暖房书箧内”,“和些拜帖子纸、排草、安息香,包在一处”。
  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一六卷《陆五汉硬留合色鞋》中,潘寿儿送给张荩一只合色鞋。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五十回,孙兰姬送给狄希陈的情物中,就有“一双穿过的红绸眠鞋”,这双鞋让狄希陈见了“甚是销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