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我们怎样做母亲

作者:魏 泉

字体: 【


  鲁迅先生有一篇杂文叫《我们怎样做父亲》,他说觉醒了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从爱孩子的天性出发,从解放自己的孩子开始,“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掮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这话在今天仍值得我们记取。
  作为女性,生活在现代中国应该是幸福的。拜百年来的妇女解放运动所赐,我们不用再裹小脚;不再受“三从四德”的约束;可以和男孩子一样念书受教育;可以追求自己的爱情,不必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以有一份正当的职业养活自己,而不必以嫁人为归宿,以生儿育女为使命。在我们今天的词典里,“女人”不再是弱者的名字了(或许弱者的名字该改为“穷人”了),我们现在有了越来越多的“女强人”。
  那么,今天的我们,是不是已经在“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了呢?站在女性的立场上,“幸福”这个词究竟意味着什么?做怎样的人才算是“合理”的?现代女性,还要不要做“贤妻良母”?
  当年鲁迅先生有感于中国父权的神圣不可侵犯,为改革家庭与社会计,痛下针砭;而面对今天的社会,我觉得从家庭的角度说,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在于缺少称职的母亲。很多社会问题由此而起。也许会有人觉得这样说有些危言耸听,但是仔细想想,如何做母亲真的不是我们生而知之的事情。可是,母亲的意义又是何其重大啊!
  有人说,推动摇篮的手最终推动整个世界,或者说,母亲的工作是上帝的工作。为了表示对母亲的敬爱,人们还把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定为“母亲节”。可是我们这些做了母亲的,既不是圣人,也不是完人,我们靠什么承担起这份造人的工作呢?
  做个称职的母亲,不仅要有母爱,还要有智慧,很多时候更需要牺牲。我们都知道,要想把一件事做好,仅仅有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方法。做母亲尤其如此。方法不正确,就做不了称职的母亲。很多对于孩子的伤害都是因为无知,而以爱的名义通过父母之手实施的。这些伤害既包括身体上的,也包括情感上和心智上的。
  现在有种很普遍的抚养模式,就是在孩子小的时候送回老家或是寄养到祖父母、外祖父母那里,短则数月,长则数年,等到上托儿所或该上学的时候才接回父母身边。现代社会,大城市的生活节奏之快,生活压力之大,让很多女性在同时面对工作和孩子时都不堪重负,往往她们寻求帮助的首选,就是已经退休但还能够做做家务看看孩子的夫妻双方父母。如果居住条件允许,当然可以把父母接来同住。可是大城市高昂的房价,使得相当多的年轻人没有可以容纳老少三代人的居所。于是,不得已,孩子被寄养出去。
  在农村,问题可能更加严重。越来越多的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他们有了孩子后,很多人没有条件自己照顾,只好把孩子留在老家由祖父母来抚养。这样的情形实在是太常见了。
  这种抚养方式解决了暂时的家庭困难,却带来了潜在的长期的家庭问题。如果父母在和子女长期的分离后,不能有适当的方式弥合亲子间的感情疏远,那对于孩子来说,家就不会意味着是一个温暖安全的港湾,而是一个一旦有机会就最先要逃离的地方。而感受不到家的温暖的孩子,我们又怎么能期待他们会有一个幸福的童年?
  自幼父母缺席的抚养方式带来的情感伤害和教育问题,已被许多幼教专家关注,但这样的事情,每天还在我们的身边发生着。说起来,母乳喂养,自己带孩子,在女性不曾走上社会之前,本是理所当然的。为什么在现代社会,在女性获得了很多自由之后的今天,却变得越来越难而且需要提倡了呢?难道说,女性的解放反而要以自己儿女的童年幸福做代价吗?如果是这样,我们能够算得上是在“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吗?
  我坚决地认为,做母亲,再苦再累,也要自己带孩子。把孩子送到别处去寄养的,不论有什么迫不得已的原因,都是母亲的失职。也许很多职业女性母亲感到做到这点很难。那么,是不是大多数的女性在做了母亲后最好呆在家里相夫教子呢?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是因人而异的吧。我个人的感觉,全职太太大可不必,但是产假如果能更长一些,倒是对母亲和孩子都有好处的。
  日前在坊间看到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畅销书——《好孩子的成长百分之九十九靠母亲》,作者张炳慧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韩国母亲,也是一位事业有成的职业女性。她的经历能够说明很多问题。
  张炳慧出生于1932年,是已故韩国李承晚政府总理张泽相的第三个女儿。十九岁时,她怀着为韩国的振兴而读书的理想只身赴美国,虽出身名门,但她不要家里一分钱,靠着打工和奖学金拿到了匹兹堡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在美读书期间,她认识了自己的先生,先生的前妻为他留下了三个中国血统的孩子,因此,一结婚她就成了三个孩子的妈妈。跟所有初为人妻的女性一样,当时的张炳慧对家庭生活还几乎一无所知,而且在成为三个孩子的妈妈的同时她还在攻读自己的博士学位。为了做一个称职的妈妈,张炳慧在自己二十至三十岁的这段时间里,生活过得十分辛苦。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这份辛苦没有白费,在她的悉心教育下,三个孩子都成为美国社会出类拔萃的人才。大女儿毕业于哈佛大学,成为一名国际律师;二儿子先读了耶鲁大学,后又在哈佛大学进修经济管理学,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成为非常成功的商业人士;最小的女儿十六岁就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耶鲁大学,最后也成了一名国际律师。
  三个孩子都如此优秀,以致很多人都向张炳慧请教“教育孩子的秘诀”。比如“如何将孩子送进哈佛或耶鲁”、“教育孩子时应当遵循什么样的原则”、以及“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法”等等。可是张炳慧说,她从来没有对孩子进行过特殊的辅导,也没时间寻求什么特别的教育方法。她强调说“好父母教育出好子女”,在生活中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家庭教育秘诀中的秘诀。如果想教育好子女,不要从孩子身上找原因,而要首先从父母做起。特别是母亲,对于孩子一生的影响至深至远。
  读她的书让我非常感慨,在这位韩国女性的身上,我看到的是中国女性传统美德与西方现代观念的结合。在现代社会,怎样做一个称职的母亲,张炳慧女士堪称榜样。她是慈爱的,她所抚养教育的,是三个跟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甚至不是同一民族的孩子,而她却比很多亲生母亲还要尽力;她是智慧的,她并没有因为家庭的负担而放弃学业和社会工作,而是以身作则,让孩子们从小懂得了什么是好学、上进和敬业;最重要的,她是富于牺牲精神的。这种牺牲精神,和母教传统一起,在很多中国女性身上都已经失传了。可以想象,如果父母没有牺牲精神的话,那么牺牲的就只能是孩子了。
  由此想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缺失所带来的问题。五四一代知识分子激烈地抨击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黑暗面,可是对于传统文化思想的精华,我们在过去的一百年中却没有能够好好地汲取。如何继承传统,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近年来在教育界颇有争议的“读经”问题,在我看来,本是无可争议的事情,为什么没有人反对教孩子读唐诗呢?我相信从小背过《论语》的孩子长大后是不会对《论语心得》之类的书趋之若鹜的。让孩子们学一点传统文化的经典,跟学一点钢琴或绘画,学一点外语,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
  这就涉及问题的第二个层面了——“作为母亲,我们该怎样教育孩子?”
  说到教育,我们也有古老的传统,中国传统的儒家教育思想,以养成“君子”人格为目的。相比之下,我们现在的教育体制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在培养健全人格、高尚情操方面缺失甚多。即便在知识的传授方面,也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有一次,我的一个学生告诉我,她担任一个小学生的家教,每周辅导两三次,就是帮他预习和复习。她说,现在小学里学的内容一定要家长给孩子事先预习,否则就会跟不上。因为老师教到这课内容的时候,只留很少的时间给学生温习,然后就是考试,考完就排名次。这样一来,排在后面的学生和家长都会有很大的压力。我搞不明白,本该在学校里学会的知识,为什么会变相地转嫁到家长的身上?如果家长没有时间辅导孩子,则必须给孩子请家教。如果经常成绩排在后面,孩子的自信心会受到打击,或者对学习的内容提不起兴趣。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