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张爱玲的戏曲情结

作者:黎 荔

字体: 【


  张爱玲深深浸润于传统文化脉络间,而她对传统的借鉴最多的恰恰是最泼辣、最富于生命力的民间文化,因为只有与日常生活对接的传统才是有力量的。由此她格外看重在中国社会根深蒂固与普及的戏曲,她的为人行文都有戏园子的气氛与做派。纵观张爱玲的作品,不要说当行本色的编剧之作,单就张爱玲的小说而言,其中就存在着一个隐而不见的民间戏剧舞台,而且是中国式的热闹的、开放的象征舞台,有嘈杂的音乐、鲜明犯冲的色彩,连动作对白也富于戏剧性。张爱玲虽然自称对国粹京剧是外行,但实际并非一无所知,实际上她看过不少京剧剧目,在观戏上见多识广,对京剧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思想。只是她深知京剧的“规矩重”,“就连几件行头,那些个讲究,就够你研究一辈子”。所以,她宁愿以业余爱好者的立场来谈论见解,反而可以无视规则、破门而入,对此张爱玲自谓“外行的意见是可珍贵的”,“门外汉的议论比较新鲜戆拙,不无可取之点”。
  张爱玲在《传奇》再版的序中,即以“蹦蹦戏”勾勒出她所要表现的小说世界,她提到舞台上幕布拉开,“拉胡琴的一开始调弦子,听着就有一种奇异的惨伤,风急天高的调子,夹着嘶嘶的嘎声。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我坐在第二排震得头昏眼花,脑子里许多东西渐渐地都给砸了出来,剩下的只有最原始的”。露天搭演的草台野戏,还保留着某些生命力顽强的原始形态,那是乡村观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很本能的娱乐,不执著于固定的曲谱,不受套曲形式的束缚,也不必通晓音韵和曲文里的词藻典故,而一任方言俚语、土腔俗调自由组合,吟唱出底层人民发自内心的唱词。民间戏剧的魅力即在暴露人生最原始、最赤裸的面目,表现在真实生活中淬炼而来的感情,非常动人,可直接渗入人的心灵深处。张爱玲爱这种庶民的歌声,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她从戏曲中看到过去未来的世界,她说:“将来的荒原中,断瓦残垣里,只有蹦蹦戏花旦这样的女人,她能够夷然地活下去,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里,到处是她的家。”这个序,如在开篇搭起巍然木阁,张幔蒙屏,悬幡插旗,管弦锣鼓声声响起,凤冠霞帔、蟒袍绣甲一一亮相起霸,读者便在这悠扬的迎客曲中入场看戏了,在一种人生和舞台分不清的沧桑氛围中,“艺术与现实之间有一块地方叠印着,变得恍惚起来;好像拿着根洋火在阳光里燃烧,悠悠忽忽的,看不大见那淡橙黄的火光,但是可以更分明地觉得自己的手,在阳光中也是一件暂时的东西……”
  张爱玲笔下的女人多具有“花旦”的原型,美丽俏皮,妖娆泼辣,浑身都是戏。她们不拘泥于礼教传统,无论在什么情形下她都“理直气壮”,仿佛放开喉咙就可以唱上这么一段,她们似乎代表了中国永久的青春,身上散发着一种孩子气和原始性。张爱玲小说中的女主角,尤其是《传奇》中的女人多多少少具有这种特质。她们大部分有着一双花旦般的吊眼梢,如小艾“圆脸,眼睛水汪汪的又大又黑,略有点吊眼梢”,即使是非纯正的中国人,如新加坡华侨王娇蕊,“她那肥皂塑就的白头发底下的脸是金棕色,皮肉紧致,绷得油光水滑,把眼睛像伶人似的吊了起来”。
  其中花旦气息最重者当推白流苏这位倾城佳人。“阳台上,四爷又拉起胡琴,依着那抑扬顿挫的调子,流苏不由的偏着头,微微飞了个眼风,做了个手势。她对镜子这一表演,那胡琴听上去便不是胡琴,而是笙箫琴瑟奏着幽沉的庙堂舞曲。她向左走了几步,又向右走了几步,她走一步路都仿佛是合着失了传的古代音乐的节拍。她忽然笑了——阴阴的、不怀好意的一笑,那音乐便戛然而止。外面的胡琴继续拉下去,可是胡琴诉说的是一些辽远的忠孝节义的故事,不与她相关了。”流苏仿佛是戏台上走出来的花旦,她擅于做作,懂得低头,眼神步态都饶有韵味。连范柳原都说:“你看上去不像这世界上的人。你有许多小动作,有一种罗曼蒂克的气氛,很像唱京戏。”连流苏自己也不否认:“唱戏,我一个人也唱不成呀!我何尝爱做作——这也是逼上梁山。”流苏四周浓厚的戏剧气氛,使小说变成有声有色,有做功有念白的古典舞台,让读者读小说时恍如掉进戏里,掉进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世界里。
  又如《金锁记》中曹七巧一出场活脱是舞台上的戏子,“众人低声说笑着,榴喜打起帘子,报道:‘二奶奶来了。’兰仙、云泽起身让坐,那曹七巧且不坐下,一只手撑着门,一只手撑住腰,窄窄的袖口里垂下一条雪青洋绉手帕,下身上穿着银红衫子,葱白线镶滚,雪青闪蓝如意小脚被裤子,瘦骨脸儿,朱口细牙,三角眼,小山眉,四下里一看,笑道:‘人都齐了,今儿想必我又晚了!怎怪我不迟到——摸着黑梳的头,谁教我的窗户冲着后院子呢?单单就派了那么间房给我,横竖我们那位眼看是活不长的,我们净等着做孤儿寡母——不欺负我们,欺负谁?”这段描写无论扮相、动作、念白有戏剧意味,夸张而富有表演性,而且人物还沉浸于自身的表演中。
  到了晚期的小说世界中,张爱玲笔下的舞台意象更为丰富多彩,由《金锁记》改编的《怨女》,所有的情节都架设在一个戏剧舞台上,在浴佛寺替老太爷做六十岁阴寿时,女眷们打扮得花枝招展,作者描写:“她觉得她们是一个戏班子,珠翠满头,暴露在日光下,有一种突兀之感;扮着抬阁出来,在车马的洪流上航行。她也在演戏,演得很高兴,扮做一个为人尊敬爱护的人。”年华老去的银娣听京戏,不由得想到年轻时的自己,“她是本地人,京戏的唱词与道白根本听不太懂,但是刚巧唱花旦的那身打扮就是她自己从前穿的袄裤,头上的亮片子在额前分披下来作人字式,就像她年轻的时候戴的头面。脸上胭脂通红的,直抹到眼皮上,简直就是她自己在梦境中出现,看了许多感触。有些玩笑戏,尤其是讲小家碧玉的,伶牙俐齿,更使她想起自己当初”。在这里,戏与人不分,梦境与现实也失去了疆界,在小说中搭设传统戏台原是张爱玲所擅长的,但都没有像《怨女》这样,无处不存在着一个戏剧舞台,它所造成的疏离效果,和如梦如幻的人生写照,是比《金锁记》更富于心理层次。
  张爱玲的小说是一出又一出充满色彩、光线、声音、表情、动作的戏剧。然而这戏台不全然是古典的旧戏台,她赋予它们新的形式和内涵,似乎是现实生活的反照,亦是未来文明的寓言,新与旧的交融产生了一种诡异的隔离的效果,这个世界没有了圆满的大结局,也失却了具体细节的和美。李欧梵在《漫谈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颓废”》一文中就提到:“张爱玲小说的戏台所造成的是一种‘间杂效果’,它不但使有些人物和他们的历史环境之间产生疏离感,而且也使观众和小说之间产生距离,这个距离的营造就是张爱玲的叙事手法,是十分现代的。”张爱玲在此表现的疏离与孤傲,从深层心理原因而言是“以矜持存自尊”,尽管她的显赫家世已在天翻地覆的二十世纪破落无遗,难以收拾,又所遇非人,情路坎坷,但她也决不愿意成为一个让人怜悯的对象,她终生保持了一种高傲拒人的心态,从为人处世到行文从艺均是如此,是一种台上优伶看台下众生、参透悲欢戏梦人生的态度。
  “分身”、“化身”似乎是张爱玲的一种欲望,看起来似乎与“自恋”成为相反的趋极,其实是一体之两面。她以写小说、剧本来满足其“分身欲”、“化身欲”,移情于戏中人之意趣。生活中的她,当年盛名之时,曾奇装异服在旧上海的街道上旁若无人地游荡,即使所到之处路人侧目,她也自是洒脱从容,如同一个久惯的戏子。张爱玲曾经说过:“中国的戏剧的传统里,锣鼓向来是打得太响,往往淹没了主角的大段唱词,但到底不失为热闹。”在张爱玲看来,流言并不可畏,毁誉纷纭不失为沉寂人生的一种热闹,就如戏中助威的锣鼓,纵然人喧鼓响,一切都是隔了一层的,寻常悲喜近不了身。这样一个天性清冷敏感的女子,又生逢民国,置身于中国社会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张爱玲感到在这时代中人如影子似地沉没下去,充满被遗弃的虚无感,为要证实自己的存在,抓住一点真实的、最基本的东西,不能不求助于古老的记忆,人类在一切时代之中生活过的记忆,这比瞭望将来要更明晰亲切。所以,贪一点民间旧戏的活力,对着热闹喧嚣的舞台,怀念曾经的岁月静好,这是一种慰藉,用张爱玲的话来说——有一种凄凉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