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迷人”的法西斯

作者:赵 刚

字体: 【


  一
  
  在《第三帝国的兴亡》这本书中,美国著名记者威廉·夏伊勒曾描述过这样一个情节:纳粹统治时期,那个叫人闻之色变的盖世太保头子——希姆莱,也曾是一个涉世未深、懵懂无知的青年,当年竟然为参加哪一个政治组织而伤透脑筋,踌躇再三。当时的德国,政坛上异常热闹,有各式各样青年组织。最后,他选择了“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纳粹。而选择的原因,并非是赞同希特勒的执政纲领和纳粹信仰,只不过是那身挺拔、帅气的纳粹军装吸引了他的眼球,令他着迷。最终,他成为了纳粹队伍中的一员。
  不单是希姆莱,当时许多年轻人投身纳粹,也是被纳粹制服在视觉上的美感所吸引。在德国人古多·克诺普写的《希特勒时代的孩子们》这本书中,记述了当年参加纳粹的青年克劳斯·伯林的回忆:“我相信,我们这一代不是无一例外地都接受了纳粹的影响,但是我们是在制服起着决定性影响的氛围里长大的。”
  好莱坞著名导演斯蒂文·斯皮尔伯格拍摄的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中,有一个令人难忘的细节:在克拉夫特大屠杀的晚上,德国军人四处搜捕犹太人,为了找到躲藏在楼梯下和夹层里的老人和孩子,全副武装的军队居然用上了听诊器。最后,德国军人在钢琴里面、床板下面、楼板夹层中找到了躲过白天大屠杀的残存者。随着一阵阵的枪声,一批鲜活的生命消失了。就在这时候,楼房中一个黑暗的房间里响起了钢琴声,乐曲流畅,旋律欢快、激扬。
  两名纳粹德国军队的士兵听到这琴声,不由站在门口谈论起来:“这是巴赫?”“不,这是莫扎特。”此后,这只曲子就伴随着枪声一直在画面中延续。大屠杀的夜晚,到处响着凌乱的枪声和被屠杀者凄厉的惨叫,这首钢琴曲一直伴随至这杀人现场切换成黑暗小镇全景的结尾。
  这是极其令人震撼的一笔。斯皮尔伯格用艺术的手法描绘出德国军人在杀人时那种极为坦然的心态。在灭绝种族的大屠杀中,纳粹军人根本就感觉不到这是令人发指的罪恶,内心极为自然、平静。或许,在他们眼中,所枪杀的并不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是一群可以随意杀戮的动物。他们把血腥的暴力当作日常的工作、普通的任务来完成,甚至可以用优雅的音乐来调节杀人的趣味,或者来冲淡一下杀人的烦闷。
  在《希特勒与艺术》这部书中,作家赵鑫珊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德国著名杂志《明镜周刊》曾揭露,纳粹集中营中居然有囚犯组成的交响乐队、弦乐四重奏、合唱团,以及时常举办的钢琴音乐晚会。这确实是德国艺术史上令人毛骨悚然的一章。集中营司令官克拉麦(1907-1945)经常听“奥斯维辛集中营女子交响乐队”的演奏,当演奏到舒曼《梦幻曲》的时候,竟然动情地哭了!
  可就是这个为纯洁、美好和至善的《梦幻曲》落泪的党卫军军官,恰恰是一个杀人魔王。他曾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受过训,在许多重点集中营中都留下过他罪恶的足迹。克拉麦的主要任务是用毒气杀害犹太人,他说:“门一关上,她们(指裸体女囚犯)就开始尖叫。我通过管子把一些盐放进去,然后从一个小孔去窥视会发生什么事情。这些女人只挣扎了一分钟便倒在地上。”英国人审问他在窥视时的心境时,克拉麦回答:“我当时什么感觉也没有,我只是执行命令。我受的训练就是干这行的。”
  一个个的德国青年被法西斯主义培养成铁血士兵,而这一个个的铁血士兵又都被纳粹的理念锻造成帝国元首的杀人机器,当看到他们在屠杀现场表现出的那种极其自然、轻松的心理状态时,我相信,每一个有正常思维的人都会感到凉透骨髓的荒诞与恐惧,都会产生出“希特勒通过宣传教育,对于德国人民洗脑的毒害,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的感受。
  
  二
  
  法西斯是罪恶的,但也是“迷人”的,正如罂粟花美丽的下面深藏着那罪孽的恶果。
  纳粹时期有一个女性记录片大师,名字叫莱尼·瑞芬斯坦。她所拍摄的记录片《意志的胜利》几乎可以用完美来形容。对于影片中宏大场面的把握,片中旋律、节奏、动感之间的衔接,以及对画面和音响的处理,莱尼·瑞芬斯坦确实是首屈一指,至今没有一个导演声称可以超越她。
  当年这部宣传1934年纳粹的纽伦堡大阅兵的影片在德国放映时,可以说是盛况空前,无数的德国人是含着热泪看完这部影片的。当他们离开电影院时,几乎所有人都笃信希特勒是一位民族英雄,是带领德意志走向繁荣富强的“天遣使者”,他们甘心情愿为第三帝国奉献一切,甚至慷慨赴死。即便是在今天,不少国家的电影艺术院校仍把这部纪录片作为教案。不过,在放映时却不肯将它完整地放完。有的教授这样评价到:“它的力量太强大了,我担心学生们如果真的把片子看完,就会成为真正的纳粹。”
  法西斯的“迷人”之处不仅表现在服饰与电影作品方面,而且反映在其他方面。当年纳粹德国国民教育与宣传部长戈倍尔说出了一句十分经典的法西斯语言:“谁想引诱他人,就必须能够提供引诱人的东西。”那么,希特勒究竟给德国人民带来了哪些“诱人的东西呢”?
  人是一种政治动物。既然如此,希特勒便从此处下手,在政治上煽动起德国人民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希特勒懂得,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最丰厚的东西,也是一个民族的感情触点。自近代民族国家产生以来,爱国主义思想一直是被颂扬的主题。无论是谁,甚至是流氓、无赖,只要挥舞起爱国主义这面旗帜,就可以聚集起无数自愿为之献身的民众,就可以兴风作浪,翻天覆地。就像爱因斯坦所痛斥的:“爱国主义,在最近一个半世纪中,这个虚假的偶像到处产生了很坏的和极其有害的影响。”
  为了征服人心,博得人民的拥戴,成为德国人民心目中的“弥赛亚”,希特勒总是利用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来换取德国人民的信任。在各种演说中,他不断地提醒德国人民,不要忘记祖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所遭受的奇耻大辱:丧失了有七百三十多万人口的七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土;军队被裁减到陆军只剩下十万、海军不超过一万五千人、军舰只有三十六艘;并且不许拥有空军,不许建立军校,不许拥有坦克、重炮;还要赔偿一千三百二十亿金马克,而这笔赔款要到下个世纪才能赔付干净。德国人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忍受着饥饿和骚乱的威胁。
  紧接着,希特勒又煽动德国民众的种族情绪。他宣称:“今天我们看到的一切人类文化,一切艺术、科学和技术的果实,几乎完全是雅利安人的创造性产物。”“只有雅利安人才是高于一切的人类的创始者,是我们所谓‘人’这个名称的典型代表。”为争取雅利安人后裔即日耳曼人的生存空间,必须消灭“非我族类”的劣等民族。希特勒咬牙切齿地叫嚣着:“民族不是由于打败而毁灭的,却是由于丧失任何抵抗而毁灭的。只有用武力的形式把争取独立的思想付诸战斗行动之时,民族的迫切愿望才能得到圆满的实现。”“我们不怕暴力,我们认为对付暴力只能用暴力。”〔1〕
  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两百多万人战争死亡,一百五十万人战争伤残,以及一百多万人死于饥饿和瘟疫的悲惨遭遇之后,整个德国遭受巨大创伤。工业下降百分之四十,外贸减少百分之六十九,七万多家企业破产,将近八百万人失业。此时,陷入沉沦的德国人民忽然听到了一个能够带领他们走出危机的承诺,一个鼓舞他们民族自立的号召,他们打心眼里愿意听从这样的呼唤,愿意跟随这个人同行。于是“爱国主义”就成为人们唯一遵从的信仰与道德,“祖国”就成了不可侵犯的圣物。德国人民被这个崇高而伟大的字眼儿搞得群情激昂,热血沸腾,根本无法辨别文明的历史与集权的现实有什么区别,无法辨别自由和民主体制下的国家与专制独裁统治下的国家之间有什么不同。与此同时,希特勒也趁机将“爱国主义变成了某种皮鞭和警棍”(赫尔岑语),凡是对纳粹德国的法西斯统治表示异议和反抗的,统统都会被作为“卖国者”、“德意志民族的叛徒”而遭受逮捕、流放、枪毙。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