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升值、“肉糜”及其他

作者:刘 畅

字体: 【


  所以,明眼人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美国企图制造第二个“广场协议”,以维护其“金融霸权国”的地位。
  
  三
  
  其实,若认真分析,会发现:来自海外的声音中,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大多是发自政客、官员和金融机构及产业组织领袖之口;而主张人民币汇率应当保持稳定的观点,则大多出自著名的专家学者之口,如麦金农、蒙代尔、罗奇等。后者大多比较客观,超脱于利益之外,从纯学术角度来分析人民币汇率问题。几乎在美国政客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同时,也有专家学者不同的声音,例如蒙代尔。蒙代尔是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素有“伟大的先行者和预言家”之称。他具有革新意义的研究为欧元汇率奠定了理性基础,被称为“欧元之父”。他也是国际上坚决反对逼迫人民币升值的代表人物之一。2003年,他曾预言,人民币升值给中国经济带来的伤害将大大超过非典。并提出八大理由论证目前人民币不适宜升值:一是人民币不是可兑换的,而人民币自由兑换是中国经济长期的目标,人为地升值人民币会延缓人民币可兑换的时间的到来。“我的观点是慢慢地放开人民币兑换的范围,人民币的汇率保持稳定”。二是如果人民币升值就会加速通货紧缩,就会造成更大压力,人民币升值物价肯定会降下来,因为进口品的价格会下降。三是人民币升值会减少国外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因为人民币会升值就不会现在投资,而要等到人民币升值以后投进来。人民币升值还会使得外国投资者的利润减少,利润率下降,投资就会减缓,外国直接投资肯定会减少。四是人民币升值会降低利润率。五是人民币升值会减缓经济增长。六是人民币升值会增加失业压力。七是人民币升值会增加财政赤字。八是人民币升值会导致人民币政策的不稳定。
  了解以上背景之后,我们基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治汇率如烹小鲜”,着急不得,快速不得,短视不得,更不能头脑一热,认为中国崛起,国力增强,搞变相的“汇率大跃进”。从国外因素看,鼓噪、推动人民币升值的主要是中国之外的他国利益,中国如果像日本当年顺从美国等西方国家意志的结果只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发扬一种扭曲的“雷锋精神”;而从国内因素看,人民币短期内快速升值,无疑会人为地加剧一些本来已经比较尖锐的社会矛盾,因为中国的社会保障、社会正义体系本来就十分脆弱。由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主编的2008年社会蓝皮书《200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蓝皮书指出,2007年中国宏观社会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突出关注民生、更加注重公平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它是由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所遭遇的矛盾所决定的,有着深刻的国情背景。目前,中国人均GDP已达二千一百美元,预计2020年可达三千五百美元。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一千至三千美元这一阶段,被称为“现代化起步阶段”或“物质现代化”。此期全社会主要关注经济发展,它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此期发展速度加快,注重经济效益,而各种环境、社会、生态问题也会接踵而至,如贫富差距加大,社会保障缺失,行业垄断加剧,公共物品短缺,社会公平失衡,所有这些交织在一起,都会造成社会心理压力,形成一种潜在的被剥夺感,以及一种对社会公正的诉求。在这种国情下,盲目地加速人民币升值,无疑弊多利少,因为我们的国力远不如当年的日本。
  总之,对待人民币升值问题,既要考虑国际因素,也要考虑国内因素,而无论国际因素还是国内因素,人民币汇率都是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点,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所在。国际博弈已如上述,积极参与其中的美、日、欧,各有各的算盘;就国内博弈而言,主要应该考虑社会公平、社会正义与中国普通民众的承受能力。
  2008年春节初五,参加朋友聚会,出门打车。上车后,但见一路车辆稀少,路况良好,不由赞美了几句天津交通新面貌,又见不断有新换的公交车驶过,又赞美了几声。不料司机师傅却说:“你这些话最好向市委宣传部的人说去,天津老百姓多穷,物价涨得多快,钱越来越不值钱,最好说点实在的……”我不仅愕然,深为自己的唐突而内疚。显然,这位师傅对现实的感受与我完全不同,回忆当时的心情真有点像刚刚听完一个历史故事 ——“时天下荒饥,百姓饿死,帝闻之,曰:‘何不食肉糜?’”我自忖智商还是要高于晋惠帝,但回忆当时自己所说对那位师傅而言,颇有点“何不食肉糜”的意味。在他背后,是同他有着一样的现实心理感受的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
  从长期发展来看,人民币升值已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但如何升,升多快,主动权却握在政府手里;而政府面对这一问题的决策依据和底线,应是社会公平、社会正义和民生多艰。而像2007年的百分之六点九的升幅,2008年百分之十的升幅,无疑太大、太快,有“汇率大跃进”之嫌。行文至此,又拜读了一篇2008年1月4日《纽约时报》题为《中国让人民币更快升值》的文章,其云:“目前种种迹象显示,中国已经开始注重到人民币升值有利的一面。周二,中国媒体报道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蜀松已经开始呼吁人民币升值,以减缓食品和油气价格的飙升。周一,深圳一家媒体报道,中国人民银行的官员已经向中心提出建议,让人民币一次性升值。”让人民币一次性、短期内快速升值,是美、日、欧的期待。汇率改革不是“你拍一,我拍一”的游戏,美、日、欧拍一,我们也可以不拍一;而目前的趋势却是大有“你拍一,我拍二”的趋势,不由让人顿生杞人之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