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团队比个人更有力量

  由于大雁既具有惊人的个体飞翔能力,又富有令人叹服的团队精神,因而,它们的两翼似乎有了灵性,能够以轻松自如的风姿成为长空的主人。

  由此,想到我们人类的团队精神。可能你已经注意到,高效成功人士大多善于从自己的同伴那里汲取智慧和力量,从同行者那里获得无穷的前进动力。这里,我们姑且不说马克思、恩格斯,居里夫妇以及贝尔兄弟式的合作,而是指更广泛意义上的智能互补和人才合作。

  当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对于一个立志开拓、希望获得成功的人来说,已经不仅仅需要个体的精进,而且需要知识的高度集结作为成功的基石。因此,你越是善于从群体中求知,越是不断地开拓新的求知领域,你就越是有益于人与人之间的优势互补;你的智能结构越完美,越富有应变能力,你就越能够应付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大雁阵形的位置移动,还会给我们人类以另一层深刻的启迪。当今,人类在解决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乃至于各个领域的某些重大问题时,单靠个人单枪匹马的奋斗已很难奏效,往往需要人才的兵团作战和多学科的交汇。即使是在经济领域,你只想做生意,你也需要团队合作。所以,掌握适当的时机和在适宜的范围内,善于组织人才的交流和分工的变化,有助于我们触发和选择新的思维角度,进而获得新的突破,这也更有助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

  大公无私的团队合作精神,不仅有益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也有助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

  有一句老话叫“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九龙不治水,三个和尚没水吃,说明人多反而不如人少。

  但是,如今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一个和尚没水吃,三个和尚水多得吃不完。为什么这样说呢?又如何达到三个和尚水多得吃不完呢?请看“三个和尚挑水”的新解。

  有三个庙,这三个庙离河边都比较远。怎么解决吃水问题呢?

  第一个庙里有三个和尚,水井离庙很远。第一个和尚挑了一天水就累得不干了。于是,三个和尚商量,采用接力赛的方法,每人挑一段。第一个和尚从河边挑到半路,停下来休息;第二个和尚继续挑,又传给第三个和尚;第三个和尚把水倒入缸里,空桶给第二个和尚……这样的接力赛,从早到晚不停,大家都不累,水缸很快就满了。

  用到市场经济社会中,这种协作的方法叫做“机制创新”。

  第二个庙里是老和尚带着三个徒弟。一天,老和尚把三个徒弟叫来,说我们立下了新的庙规,引进竞争机制。三个和尚都去挑水,谁水挑得多,晚上吃饭加一道菜;谁水挑得少,吃白饭,没菜。三个和尚拼命去挑水,一会儿水缸就满了。这个办法叫“管理创新”。

  第三个庙里有三个小和尚。三个小和尚觉得,天天挑水太累,得想办法。山上有竹子,他们把竹子砍下来打通,再连在一起,然后买一个辘轳。第一个和尚把一桶水摇上来,第二个和尚专管倒水,第三个和尚先休息。三个人轮流换班,一会儿水缸就灌满了。这叫“技术创新”。

  三个和尚要喝水,要协作,要引进新的机制,要采取办法,搞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办法在变,观念也在变。一定要发挥协作精神,企业内部要协作,企业之间也要协作。事实上,我们待人处世要留有余地,要站得高、看得远。在很多情况下,你说是“让利”,实际不是,而是共同取得更大的利益,是双赢。这样,才能让个人得到仅凭自己的力量得不到的利益。

  思路决定出路在现实生活中,聪明人未必就是一个高效能的成功者;再聪明的人,要是缺乏好的思路,也容易和成功失之交臂。有一位盲人大哥夜间出门,他提着一盏明晃晃的红灯笼走在暗路上。来往行人见他在灯笼相伴下摸索前行的模样,觉得好笑又奇怪。

  一位路人忍不住上前问道:“大哥,您眼睛不好使,还打着这灯笼干啥?有用吗?”

  “有用,有用,怎么会没用?”盲人大哥认真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