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节:这是为了什么

  我亲自将这些“希望图书”送到安徽平阳市,郑重交到5所农村小学校长的手中,同时反复叮嘱他们,一定要让看到书的农村孩子把自己的感受写给那个男孩儿。几个月之后,男孩儿真的收到了上百封农村孩子的来信,令他的校长惊讶不已,以为这个男孩儿干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在这些信中,农村孩子对城市男孩儿表达了最朴实的感谢,说他们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多的书,还说这些书让他们产生了许许多多美丽的梦想,给他们带来了不曾有过的快乐,更说他们一定会好好读书……男孩儿被感动了!他忽然觉得,自己是多么地重要,自己的这些书是多么地神奇!慢慢地,男孩儿变得快乐了!他还和妈妈商量好,每年都要省下一些钱来捐书,送给山里的孩子。第二年,他又捐了1000册书……记得1980年,《中国少年报》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在全世界少年儿童中开展了诗歌比赛。最后,湖北鄂城县城关东方红小学9岁的男孩儿刘倩倩的诗《你别问这是为什么》获得了国际一等奖:妈妈给我两块蛋糕,我悄悄地留下了一个。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爸爸给我穿上棉衣,我一定不把它弄破。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晚上,我把它们放在床头边,让梦儿赶快飞出我的被窝。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我要把蛋糕送给她吃,把棉衣给她去挡风雪,在一块儿唱那美丽的歌。

  你想知道她是谁吗?请去问一问安徒生爷爷--她就是卖火柴的那位小姐姐。

  分享是快乐的大门,学会分享,你就进入了快乐城堡。独享是痛苦的大门,只去独享,你就走进了痛苦的泥潭。快乐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自己感受到的。当你学会了分享,你就拥有了快乐!

  面对艰苦--被动不如主动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有这样一句顺口溜经常会挂在同学们嘴边: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看看人家老前辈!大家先别笑,这话虽然听着有些调侃的味道,可是,它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面对艰苦的环境?也许答案是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但我却始终这样认为:艰苦的环境,对总是说“太糟了”的人是天大的苦事;但对经常说“太好了”的人来说,却是一件快乐的好事。在一次企业人才论坛会上,我遇到了一个IT精英--一位海归的留美博士。当他谈到自己的成长经历时,深有感触地对我说:“知心姐姐,您真应该对现在的孩子们好好说说。人这一辈子,要想真正实现自己的目标,从小就必须接受艰苦生活和学习的磨练;面对这些艰苦和磨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太重要了!”后来,他还特意写来一封信:

  ……说真的,知心姐姐,比起我那时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来说,现在的孩子不知道要优越多少呢!记得我上中学的时候,每个星期一的早晨都要挑着一根扁担,一头挂着书包和生活用品,一头挂着这一个星期的米面干粮,光着脚板,走上几十里山路去上学。无论风吹雨打、冰天雪地,从不间断。有时,心里也会打起退堂鼓,那时我就这样对自己说:看来我将来一定是干大事的!否则老天也就不会如此考验我的意志了!……上大学的时候,每逢春节寒假,同宿舍的室友们都赶回家过年了,只剩下我一个人孤零零地留在北京。因为,我实在掏不出钱来买一张回家的火车票,哪怕是一张半价的学生票!大年三十晚上,一个人坐在冷清的宿舍里,听着窗外“劈里啪啦”的爆竹声,想着远在家乡的老爸老妈,我真的好想哭哇!可是,我最终还是强忍住泪水,冲着房间的墙壁大声喊道:“太好了!你们终于都走了!这么大的房间我可以一个人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