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培养好的个性

  “做你自己!”这也是美国作曲家欧文·柏林给作曲家乔治·格希文的忠告。柏林与格希文第一次见面时,其名声早已闻名全国,而格希文却只是个默默无名的年轻作曲家。柏林很欣赏格希文的才华,以格希文所能赚的三倍薪水请他担任音乐秘书。但柏林劝告格希文:“不要接受这份工作,如果你接受了,最多只能成为欧文·柏林第二。要是你能坚持下去,有一天,你会成为第一流的格希文。”格希文接受了柏林的忠告,并渐渐成为当代的知名作曲家。

  查理·卓别林也曾经经历过这样的教训。当他开始拍片时,导演要他模仿当时的著名影星,结果票房惨淡,直到他开始成为他自己时,才渐渐受到瞩目;鲍勃·霍伯也有类似的经验,他之前有许多年都在唱歌跳舞,直到他发挥自己的个人魅力才真正走红;当玛丽·马克布莱德第一次主持电台节目时,她试着模仿一位爱尔兰明星,但始终默默无名,直到她还原自己本来的面目--一位由密苏里州来的乡村姑娘,才成为纽约市最红的广播明星,在广播界占得一席之地;吉瑞·奥特利一直想改掉自己的德州口音,在外貌上也学习都市流行的时尚装扮,他还对外宣称自己是纽约人,结果是招致别人背后的讪笑,后来他开始演唱起乡村歌曲,才奠定了他在影片及广播中最受欢迎的牛仔地位。

  你在这个世界上是一个全新的、独一无二的自我,为此而欢呼吧!追根究底,所有的艺术都是一种自我的体现。你只能唱你自己,画你自己,演你自己。你的经验、环境和遗传造就了你。不管好坏,你都必须好好经营自己的小花园,也不论好坏,你都得在生命的管弦乐中演奏好属于自己的那份乐器。

  好观念基本功

  相信每个人应该都有过想成为另一个人的经验,努力去模仿、学习对方的一言一行,以使自己与对方更相似。但压抑自己的本性变成了心目中的那种人,就真的会快乐吗?一个丧失自我的人,就如同没有灵魂的傀儡,依操纵者的不同而呈现不同面貌。惟有真正的了解自己,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位置,进而成就自己的事业。

  2培养开朗和易与人来往的个性

  乐观的人在每个不幸中,都能看出绝地逢生的机会来。

  自我感觉的控制,是成功的试金石。乐观者明白自己的命运操纵在自己手中,如果事情不妙,他便迅速采取行动,寻找解决方法,拟定出新的行动计划,并且博采众说之长。悲观者则觉得自己处处受命运的捉弄,因而迟迟不肯行动,他认定了自己无计可施,但也不向他人求教。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心理学家麦可·沙尔说:“你的才能当然重要,但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的想法,常常是决定成败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原因就在于,乐观的人与悲观的人在遇到同样的挑战和挫折时,其采取的处理方式是截然不同的。

  一个人的个性是什么样子的,与他到底能成就什么样的事是密切相关的。狭隘、保守、自私者也许能有一番作为,但绝不会有大作为,因为他无法发挥成就大事业者的个性,如乐观、进取、开朗……这些让人产生积极向上的正面奋斗力量,才能引导一个人走向成功。

  哈佛大学的学者认为,具备开朗和易与人交往的个性对一个人的事业意义非凡,这也是一个人成败的关键所在。

  在一项专业课题研究中,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马丁·塞立格曼和同事彼得·舒尔曼,对人寿保险公司的营业人员做了一项调查。结果,他们发现在资历较深的营业员中,想法较乐观的人推销成绩比想法悲观的高出37%。另外,在新雇用的人员中,乐观者的销售成绩比悲观者要高20%。基于此,保险公司雇用了100名在应聘中落选但乐观积极的人。这些人,在过去根本不可能被雇用,这次却出乎意料之外地被录取。结果证明,他们的销售成绩比公司其他营业员的平均成绩还高出10%。

  他们是凭什么做到这一点的呢?按照塞立格曼的说法,乐观者成功的秘诀,在于他们的“解读方式”。当事情出了差错时,悲观者倾向于责备自己。“我不善于从事这个工作,”悲观者说,“我总是失败。”而乐观者则会去寻找出差错的原因。悲观者会埋怨天气、电话、交通,甚至抱怨别人。“全怪那个顾客正巧心情不好。”他会这么想。若是事情很顺利,乐观者总是归功于自己,而悲观者则把成功视为一时的侥幸。

  对抗忧郁、培养开朗人生观的办法有很多种,但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运动了。运动比任何药物更能有效地对抗忧郁,因为它可以刺激大脑内激素的分泌,产生令人愉悦的物质,而使人感到快乐。

  因此,每天忙忙碌碌的上班族们不妨在下班后花点时间运动吧,不管是上健身房还是在家。别脱了鞋子就往沙发上躺,那种不需花费大脑思考、让你一笑就忘的电视节目,可没有运动更有益于你的健康。一个热爱运动的朋友曾经这样说过,“我在运动时,可以暂时转移对工作的注意力,摆脱因白天工作所累积的负面情绪。而且,我还建议大家如果可以的话,试着打打沙包,把它当作老板的脑袋,消消气更好!”

  这的确是有理论根据的,《英国运动医学》杂志的一篇报道就指出,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医生,对曾经罹患重度忧郁症至少9个月的5位中年男性和7位女性做追踪治疗,结果发现药物对这些患者的疗效相当有限,甚至是无效。追踪的过程是由研究人员请这些患者每天在跑步机上运动30分钟。在10天的运动期间,研究人员逐日增加他们的运动量,并评估患者情绪状况的变化,结果在10天后,有8名患者表示他们的忧郁情绪已大有改善。而8个人其中的5个人之前皆长期利用药物治疗,但情况都未曾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