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70,创建于2011-3-26*/ var cpro_id = 'u424256';

首页 -> 2000年第5期

权力与权利的辩证

作者:钱永祥

字体: 【

瀣合作,都背离了制衡的基本精神。
  笔者认为,由这四方面来看,《联邦论》其实代表着一种比较成熟、比较踏实的政治文化。中文世界的人,在努力摆脱子民身份、追求公民权利的过程里,似乎也应该设法吸取本书相当不同的经验与视角。
  
  五
  
  可是不容讳言,《联邦论》也确实倾向于保守——毕竟,1787年齐集费城的那批制宪者,尽是白种的大地主男性家长,乃是不争的事实。不过这里所谓的“保守”,撇开十八世纪与二十世纪的当然差异不谈,撇开流行的政治正确台词不谈,还有一层特别的意思值得说明,也值得作为这篇文章的结语。笔者认为,这本经典的保守性格,主要不是来自于它的政治哲学,或者有关政治价值的信念,而是由它所处理的主题——政治权力——的性质所决定的。照自由主义传统的观点,所有的宪法(即使它是革命的产物)都应是一套保守性格的文件,因为宪法的一个主要功能,原本便是节制权力、防堵权力为恶,而不是助长权力、协助权力成就伟大的事业。权力本质上是一种压迫性、扩张性的事物,因此它有其内在的危险性;这个事实,不是权力所可能达成的目标之迫切或者崇高所能掩饰的。
  有趣的是,这个基本的想法,丝毫不妨碍本书的作者们盛赞自己在费城完成的制宪事业,自诩为“神意的安排”、“人类的榜样”。制度本身的谨慎保守、相对于这套制度所引发的庄严使命感,生动呈现了政治领域里的“伟大成就”如何定义的问题。在近代世界,由于政治所能集结的集体力量,远远超过了其他途径(宗教一度曾经有这种能力)所能,对于无数个人命运的操弄,程度也高于其他活动,政治已俨然成为当代生活的核心,社会由它来划界线,个人身份由它来定范畴,共同体的目标由它来下定义,连真、善、美的标准,似乎也需要政治力的品题。这种情况下,藉政治达成最高的人类成就,毋乃是极为正常的期待?
  《联邦论》始终企图避开对于政治的这种期待。它明白指出,政治的目标,主要是建立一套公平、自由的制度。至于成员的幸福、民族的使命,乃至于物质的充实、道德的提升,虽然都有一定的价值,因此它在行文时也都不忘提及,却显然不是政治的真正关怀所在。除了维护国家安全与个人权利,政治没有其他更重要的目的。在这个意义上,设计宪政体制,而能成全国家的充分权力与个人的完整权利,岂非就是政治的最高成就?
  钱永祥,学者,现居台北。主要著作有《“我总是活在表层上”》等。

[1] [2]

http://www.520yuwen.com 提供 免费书籍报纸阅读。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a510abf00d75925ab4d2c11e0e8d89a4'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