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70,创建于2011-3-26*/ var cpro_id = 'u424256';

首页 -> 2001年第3期

“天堂”与“地狱”之间

作者:翟晓光

字体: 【

案)——在这个意义上,美国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一个为民主的崇高理想而献身的总统,因为他们充其量不过是代表特定利益集团去谈判、妥协的谈判高手而已,——这一点是由他坐的那个位子决定的,也是由美国宪法决定的,更是由美国的特殊历史决定的,——无论他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概莫能外。在这个意义上,美国从来不可能、也不会为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的空虚飘渺的民主去“献身”,或者进行什么“神圣保卫战”,这不是美国人的性格。美国从来只会根据他自己的利益,坚持“一手软,一手硬”,在谈判与妥协之间不停地游走。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希望与美国这样的商人国家一劳永逸是天真的,与美国的关系出现反复则完全正常。
  美国人民是“务实”的人民,这一点,他们的政治家引以为荣,办公事的时候经常挂在嘴边上。美国人民不好读书——这一点他们自己的葛洛甫调查也已经说明:90%的美国朋友自从离开校门就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书,相当数量的美国人不知道中国在越南北边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他们大多数时间忙别的去了。据说“美国在线”的意思就是美国在“挣钱的火线上”,美国对中国发表的《白皮书》气势汹汹,但是大多数人根本就没有读过里面写了什么。但是,不好读书的美国人却有自己的哲学,这个哲学的精髓就是一个字“try”,美国人民的好学生胡适之老先生青年时代有打油诗日:“自古成功在尝试,尝试成功自古无,”顺口一溜就道出了美国哲学的实质。因此,美国人办事不是从一个既定的完美方案出发,亦步亦趋,而是一边上轿一边扎耳朵眼,边干边学边改边修正,摸着石头过河走到哪算哪,这就是为什么看起来美国人嘴上最讲“法”讲“规矩”,但是美国人又最不迷信规矩,年轻人越“跳槽”就说明你越有能力不墨守陈规。历史反复表明,为了自己的根本利益,美国人什么规矩都可以改:好汉不吃眼前亏。活人怎能让尿憋死——美国人灵活得很!
  而这一点可以有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南北战争为例证。
  1999年,朱镕基访美期间谈到台湾问题时,曾经提醒美国不要忘记自己以南北战争完成国家统一的历史。但是,美国的许多政治家的确忘记了这段历史。因为他们忘了,如果美国坚持认为中国若诉诸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就是违反《与台湾关系法》的话,那么,实际上,早在一百四十多年前的1860年代,美国历史上举世公认的最伟大的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在进行南北战争时,就早已经率先“违背”了当时的美国宪法了。
  中国的历史教材告诉中国人,美国南北战争是在美国宪法的伟大精神指引下进行的,美国的奴隶制是在伟大的林肯总统亲自指挥下废除的——但是,这两条其实通通是靠不住的。它不过是中国的读书人好读书而不求甚解的产物,而这一点,美国人自己暗自是清楚的。对美国人来说,有一点是肯定的,即美国的南北战争本身不完全符合,甚至不符合当时的美国成文宪法,用“学者式的语言”来说就是:按照当时美国人自己的宪法,南北战争不是完全从“法理”上讲得通的——仅举三点就够了:第一,在当时奴隶被视为“私人财产”,南北战争造成的废奴结果,根本违反了美国宪法关于“私有财产不得侵犯”的基本条款;第二,当时的宪法规定总统并元征兵和进入战争状态的权力,这个权力归国会,总统下令开战是越权和破坏“三权分立”;第三,宪法虽然规定南方各州不得退出联邦,但是并未规定如果分离发生,应该如何采取应对措施,更没有授权总统以武力的方式解决国家统一问题。林肯如果一意孤行这样做,就有可能成为千古罪人。但是,结果如何呢?尽管如此,林肯还是断然决定打你没商量,打了之后又如何?林肯没有成为千古罪人,因为今天,在华盛顿的国会山上,是林肯总统的塑像俯瞰着美国的土地。他的格言:我们需要一个国家:来自人民,用于人民,为了人民。一句道出了宪法的根基:国家主权和人民主权,仅此一句胜过宪法条文一百句。
  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是个“违宪”总统,这深刻表明美国人是如何灵活和不墨守陈规,当规矩与美国利益相违背时,南北战争的做法就是先打了再说,至于规矩可以边打边改,而这样的边打边改,才无意插柳柳成行——打出、或者“改出”一件天大的好事来:废除奴隶制。
  毫无疑问,在一开始,美国南北战争的目的是维护联邦统一,而不是消灭奴隶制。正是为了取得大多数,特别是南方势力的理解和支持,林肯在战争开始时宣布宪法对奴隶制的保护承诺有效;同时为了稳定南北边界州(马里兰、肯塔基、特拉华和密苏里),林肯也承认那里的奴隶制合法;再加上林肯所在的共和党本身就是各种势力的联盟,为了党内的统一,林肯也主张是否实行奴隶制应是各州“内政”。对中国有借鉴意义的是:南北战争的爆发,是美国长期实行的“一国多制”妥协方案由于南方的分离主义而破灭的结果,南北双方的根本分歧不在于奴隶制还是民主制,而在于联邦统一:即北方要把奴隶制限制在联邦内,而南方要把奴隶制带出联邦去。
  但是,随着战争的发展,北军节节不利,兵源严重不足,而南方被强行“拉民夫”的黑奴又纷纷逃来,南方因此不断谴责北方藏匿私人财产,为了补充兵源,同时换取国际同情,林肯在军队的建议和压力下,索性孤注一掷——解放奴隶,让他们扛枪“保卫胜利果实”。恰所谓好铁不打钉,而这却就是美国黑人从军的真实起源。
  1972年,一位德高望重的中国领导人曾经对尼克松说:你们的林肯总统就是个好人,他解放了黑奴并且为了民主的信念而献身。这种褒奖令尼克松大为困惑,于是,这位右派总统在困惑之余再次“说了实话”,他说,解放黑奴完全是林肯总统出于南北战争的军事考虑而作出的一个妥协,而为了南方不脱离联邦,林肯的初衷恰恰是宣称南方的奴隶制应该保留而且合法。在美国,林肯是作为维护美国统一这个美国的根本利益而被纪念,无论是黑人还是白人,都没有把他视为天然的奴隶解放者。
  世界人民的“美国理想”往往是建立在对林肯等“光辉形象”的理解上的,尼克松的话卸去了林肯身上的光环,他告诉我们我们的理解与现实之间的偏差,他也告诉我们一个“真林肯”。一个在美国式“实验主义”汪洋大海里摸爬滚打,“自古成功在尝试”的美国头号英雄是怎么产生的。
  美国内战从1861年4月开始到1865年4月结束,历时四年,南北双方伤亡人数达一百余万。南方四分之一的白人青壮年战死沙场,三分之二的财富付诸东流——但是,这场巨大的历史悲剧,阻止了联邦的分裂和瓦解,保存了美利坚合众国。南北战争不是在一个完美方案指导下进行的完美战争,相反,南北战争的爆发是由于美国原有的“一国多制”方案的失败造成的(原因是南方分裂势力)。但是,南北战争在修改原有宪法的基础上,却奠定了美国宪法的两个基本要义:一,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内战把美国真正变成一个具有统一主权、统一政治原则、统一制度的国家,此为宪法第一条;二,人民

[1] [3]

http://www.520yuwen.com 提供 免费书籍报纸阅读。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a510abf00d75925ab4d2c11e0e8d89a4'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