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70,创建于2011-3-26*/ var cpro_id = 'u424256';

首页 -> 2001年第3期

合作化日记(1954—1956)

作者:云昌瑛

字体: 【

县一区热烈庆祝进入社会主义大会”。左右对联为:“全部实现合作化日”和“大步进入社会主义时”,标志着几千年的单干农民成为农业合作社的集体农民,标志着农民渴望已久的社会主义已经到来。全区一百零几个农业合作社社员都以新农民的姿态列着队伍,举起标语牌和五彩小旗,高呼“庆祝毛主席关于合作社问题的报告的发表”、“庆祝全区实现合作化”、“庆祝进入社会主义”等口号,跳秧歌舞、舞狮,欢天喜地进入会场。当宣布“庆祝进入社会主义大会”开始时,海南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播音人员更加忙碌,他们一会儿采录区党委、县委、区委各级领导和农业合作社代表的讲话,一会儿剪辑会场音响,一会儿又要配乐加记者插话。由于现场实况采写记者韩作民同志是我早年的同学,播音员罗萍同志也是我早期相识的老朋友,所以,我自然而然地成为他们的编外记者,好帮手,较好地完成了“庆祝进入社会主义大会”的现场实况录音报道。
  当晚,全岛农村联播节目里,果然播出琼山县一区庆祝实现合作化进入社会主义大会现场实况录音报道,使琼山县一区成为全岛注目的地方——合作化发源地。
  
  9月25日 雨后天晴
  今天,在区委开会,传达北京喜讯:原来由刘亲先书记牵头出点子,我和陈凤中参与撰写《红旗社在同自然灾害和资本主义倾向作斗争中巩固发展起来了》的经验文章。文章经过刘亲先书记修改,以琼山县委署名,区党委宣传部部长吴南生同志最后审稿定稿带赴北京“参赛竞选”,文章中了“状元”,荣获毛主席亲自写上“按语”:“办大型高级农业社最为有利……红旗社证明了这一点”。“重要的是做出榜样给农民看。”
  
  9月30日 晴
  又迎来了第二个喜临门。那就是广东省委和省政府为了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表彰红旗社的批示,派遣一批农业专家、农艺师、技术员和经营管理专家二十余人浩浩荡荡来到红旗社建立海南区唯一的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区,以红旗社为基点,创造经验,向全区各农业社推广,包括推广水稻优良品种,推广新式农具,推广氮、磷、钾肥料,推广使用各种农药的经验等,深受农业社和社员的欢迎。广大干部社员欣喜若狂,庆祝农业技术“示范区”的建立,举行“广东省海南琼山一区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区”挂牌仪式。
  
  10月5日 晴
  区委开会研究新情况,如何适应合作化后的新形势。自红旗社出名后,成为海南岛合作化的一面旗帜,成为农村乃至各部门工作的试验区。从海南到琼山县的党政军各级领导干部都到红旗社挂职蹲点,各部门如宣传、文化、农村、农业、青年、妇女、民兵等十多个单位纷纷派干部到红旗社驻社办点,驻社工作队顿时增加好几倍,多则二十多人,少则十多人。于是,就成立驻社工作队党支部,加强领导,统一指挥。唯有驻社记者组例外。原来驻社工作组均在本立村李振东“三同户”家里吃饭,他是五六十岁老劳模,专为工作队买菜做饭也忙不过来,变成劳模要“脱产”了。驻社工作队党支部只好另设工作队食堂,请膳食员单独开饭。从此,工作队联系群众少了,群众观点淡薄了,最终闲得发慌。
  
  10月13日 晴间多云
  海南日报发表驻社记者组写的第一篇小品文《老朱和他的肉》,批评红旗社驻社工作队闲得无聊,开饭时争抢“菜顶”大肉块,老朱好不容易挟来一块又大又肥的肉块做“菜顶”放在窗沿上去打饭,不料一只公鸡飞上去啄走了……《社员生活》小报的朱之光同志是县文化馆的艺术干部,老朱一看那篇《老朱和他的肉》的小品文,马上对号入座,认为是批评自己了,便丢掉纸笔罢工,气势汹汹,直到区委找刘亲先诉苦。刘书记亲自打电话去海南报社干涉,驻社记者组曾珊、曾庆松、何瑞华同志解释说:该小品文透过虚构情节,批评一种社会现象、倾向,并非真人真事,请老朱同志不要对号入座。解释归解释,批评归批评,而反批评的架势依然存在,一触即发。
  
  11月6日 晴
  区党委杨泽江书记为了制止事态扩大,减少红旗社与报社之间的摩擦,避免“打内战”、“打官司”,便亲自主持县委、区委和驻红旗社工作组领导同志和报社总编辑开“思想见面会”,各自多做自我批评,从团结的愿望出发,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双方共同遵循一个原则:红旗社是毛主席亲自批示表彰的海南岛唯一的合作化旗帜,只有护旗、举旗的义务,没有护旗、砍旗的权利。当然,驻社工作组只能当参谋,不能包办代替,要发扬民主,让社员当家作主。红旗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要红旗批评不得,要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共同进步。
  
  1956年2月7日 晴
  广东省第一次区委书记会议暨第一届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在广州隆重举行。
  大会开幕式上,云龙乡高级农业社党支部书记、特等劳动模范黎春桂(女)当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同陶铸、赵紫阳、古大存、冯白驹等领导同志就座主席台上,我则坐主席台左边工作人员座位上作记录。黎春桂大会发言用海南话,我翻译成普通话。下午分组讨论,陶铸、赵紫阳、冯白驹三位领导同志主动来海南组听代表发言,他们表扬琼山一区和红旗社的合作化程度及经验,受到毛主席的批示表彰,是你们的光荣,也是省里光荣。表扬黎春桂抱婴儿赴会。便交代大会秘书处给黎春桂派来临时保姆,还给红旗社长、特等劳动模范李恒章送来棉衣……最后,由我执笔以黎春桂、郑建川、丁琼玉署名写经验性文章:“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仁三社高产甘蔗经验”和“红旗社青贮饲料养猪经经验”三篇稿子送《南方日报》发表。
  
  2月8日 晴间多云
  我在广州过春节后仍留在羊城写劳模文章,突然接到省团委转来团中央的报喜信。原来团中央在合作化中征求团员意见,我和办社专家工作队的团员黄培焕同志以团员的名义向团中央上书建议:新民主主义推翻了三大敌人,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而新民主义青年团应更改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青年团;团中央来信接受此合理化建议,将提交下一届团代(即团三大)会讨论,更改为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团委转发此一建议和文件,表扬云昌瑛、黄培焕两位同志关心政治,关心团组织,是团员青年的好榜样。
  
  4月9日 晴
  这是一生难忘的日子。我和一批“办社专家”工作队员及高级社社长被正式批准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候补党员,并在区委院子的椰子树下举行入党仪式。同时,刘亲先书记代表县委和区委和我谈话。他说,从今天起,你已是党的人了,党组织决定选送你和朱文光同志上省里新闻班学习,系统地学习《新闻学》、《逻辑学》和新闻业务理论、编采知识的必修课,学成之后将回县创办《琼山报》和《琼山农民报》。
  
  资料写作者、提供者:云昌瑛,退休干部,现居海南省琼山市。(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本刊资料)

[1] [2] [3]

http://www.520yuwen.com 提供 免费书籍报纸阅读。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a510abf00d75925ab4d2c11e0e8d89a4'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