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70,创建于2011-3-26*/ var cpro_id = 'u424256';

首页 -> 2002年第3期

解读动物童话

作者:李寒秋

字体: 【


  小时候看过的动物童话现在都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只是那些有鲜明的社会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还留在记忆深处。先辈们用心良苦,恨不得将一切人生的沧桑与经验,自己所抱有的对强者与富人的仇恨、对弱者与穷人的同情以及自己所具备的广泛的正义感都用这些艺术形象全部灌输进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不管这种方式是否会引起孩子们的厌烦。
  多年以后,在思想的迷宫里经过了几多曲折与反复,终于在某一天恍然大悟,豁然开朗,对先辈们的说教与灌输所抱有的轻蔑与厌烦的态度都已经消逝,对他们的理想与事业重新获得了同情与理解的心情。于是,这些尘封已久的艺术形象都在我的脑海中鲜活起来了。现在,我终于也能怀着较为同情与理解的态度来咀嚼先辈们的文学和艺术创作了。艺术家们无限丰富的同情心与想象力,平等地施与世间的一切弱势者,连鸟兽也没有遗忘,这种爱的确是伟大广泛啊!
  
  强大与和平的大象
  
  大象是一种多么庞大大、多么仁慈的动物啊!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多种生存的技巧,一只灵巧的长鼻子与两根长长的牙是极为灵活有效的生存工具。大象的鼻子有极为灵敏的嗅觉,能够嗅出地下的水源,这在干旱时有极大的用处,潜水时,长长的鼻子可以当作通气管;长牙能够挖土,也是防御与进攻的利器;庞大的身躯可以经受一般的动物所不能经受的打击;粗壮的四肢在各种地面上都能够行走自如;有巨大的几乎是使不完的力气,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小树连根拔起,能长时间地在河流甚至是海峡中泅渡。因此,没有任何猛兽敢于侵犯它们,任何艰难险阻也阻挡不了它们长途迁徙的步伐。
  大象强大无比,无所畏惧,性格温和,没有攻击性与统治欲,令一切弱小动物乐于亲近,乐于接受其庇护。在非洲热带草原与南亚与东南亚的热带森林中,大象拔除了小树,让可食的草类得到阳光而生长,给那些食草动物的生存提供了机会。大象的周围总是聚集着众多的小动物,希望能从大象的身边分享到一些残羹剩饭。从来没见过大象驱赶它们,或者要求收取保护费以及占山为王、作威作福等诸如此类的下流卑鄙的行动。
  这样的存在才是最为理想的生存状态呀——自食其力,与世无争,慷慨大方,成人之美,索取甚少,付出甚多,有极其强大的自卫之力,却无丝毫害人之心。大象真是动物世界的仁者啊!乐于将自己的一切与所有的人分享,温和公正地对待一切人,这正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啊!仁者无敌,修仁义以来远人。在这方面,大象表现得比人类更为纯净、完美与突出。圣人云,礼失求诸野。信矣!
  
  作威作福的强者——猛兽类
  
  弱肉强食的邪恶行径,应该就是这些动物们干的,本来就是自然规律,不必多愁善感,大惊小怪。但是从弱小动物的角度出发,它们当然不能够接受这一切了。在造物主面前万物平等,凭什么我就该为你的生存而牺牲与奉献?为什么不愿意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原则虽然在道义上完全可以成立,但总是敌不过现实中赤裸裸的暴力。古往今来,这类论辩的必然结果就是以力服人,强者为王,从来就没有过例外,想必现在甚至今后也是如此吧。
  在过去的童话中,人们总是把狮子、虎豹与豺狼当作反面角色,这些猛兽们欺负弱小动物们,是不折不扣的大坏蛋。现在的童话倒不提倡这种敌我分明的阶级仇恨了,但在营造全世界的动物不分敌我亲如一家的友爱气氛的同时,又出现了一个难题即老虎狮子们靠什么来填饱自己的肚皮。如果继续让它们吃弱小动物的肉,那么这种不分强弱的友爱亲善就是一种空想。如果不让它们吃肉,那么饿死了猛兽们,似乎也是悲惨事件,有损于普天同庆、皆大欢喜的气氛。总而言之,这个矛盾得不到圆满的解决。
  美国动画巨片《狮子王》在处理这个尖锐的问题时,只好以一种纯科学、非道德的生态学的姿态来回避。老狮子说什么活着吃食草动物的肉,自己死后,尸体腐烂变成了草,又被食草动物取食。这样世道轮回,大家就平等了,彼此心甘情愿,无怨无悔。这倒还算是一种比较老实坦白的处理方案。
  但是随后意大利人拍摄的同名动画连续剧以及较早拍摄的日本长篇动画片《森林大帝》中涉及到了这个问题时,竟然都设计了让狮子吃草的情节来彻底地消除这种矛盾。这种无视最基本的事实,任意幻想的做法实在是令人瞠目结舌。
  当年那只老鹰对王子说,我也要活命,我要活命就得吃肉。你救了那只鸽子,就是夺我的口粮。你有广博的同情心,为什么不愿意公正无私地惠及我呢?众生平等,你要保留鸽子的生命,难道就不愿意保留我的生命吗?王子于是割肉饲鹰,令人极为震撼与感动。
  鸽子生来就是要被老鹰吃,老鹰生来就是要吃鸽子,这是那只看不见的手的绝妙安排,平衡,经济,有效,自由秩序,以强凌弱,弱肉强食就是最自然的生存竞争,优胜劣汰是自然界不可抗拒的规律。弱者必然的结果就是被强者们任意处置。童话的作者再有奇思妙想也不能解决这个难题。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弱小动物们
  
  弱小动物们联合起来,打倒一切肉食动物,这是那些童话中最经常出现的一个主题或者中心思想。但是弱小动物们其实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它们本性懦弱,自私自利,以邻为壑,只要猛兽抓住了别的同类或非同类,就意味着自己有几天安生的日子好过。因为猛兽们也需要时间来消化食物,抓紧时间进食吧,抓紧时间交配吧,保住性命,繁衍后代要紧啊!
  一有风吹草动,就惊慌失措,四散奔逃。过激流险滩时,一贯踩着牺牲者的尸体往上爬。要是没有肉食动物来进行定期清洗与淘汰的话,它们繁殖的后代就会将地球上的一切植物都吃光。总有一天,空气中的氧气就不够用,地球上将拥挤得连立足之地都没有。生命总体的数量越多,其中的个体的价值就越不重要,就更容易爆发争夺生存空间的大屠杀与大清洗。
  其实弱者之间的矛盾与强者与弱者之间的矛盾相比未必会有多少缓和的气氛,弱者之间的斗争一贯就是以死相拼。同利相嫉,同利相害,这是进行利害关系算计以后所必然采取的行动。弱者受了强者的侮辱与损害后,由于力量对比过于悬殊,也许会听天由命,自认倒霉,但是一旦受到与自己地位相同力量相当者的损害,就做出了极度的反应。平时他们之间缺乏实力的较量与测试,一旦发生矛盾就只有诉诸极端的、无节制的暴力。
  一般说来,猛兽之间互相打斗非常有程序性与仪式性,基本上不会出现重大伤亡事故。这是因为它们对自己尖牙利爪的厉害有充分的估计,在争斗时都是点到为止,见好就收,不会白白地送命。反正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有弱小动物可以欺负,完全可以向海外发展,另觅无主的土地,不必挤在一个地方死缠烂打,弄得两败俱伤,同归于尽。
  但是食草动物之间的争斗较之猛兽之间的争斗更具危险性。就像兔子,为了争夺地盘与交配权,经常进行激烈的争斗,而且最终要将对手置于死地。食草动物们没有闲暇的时间来冷静思考与算计,绝大部分的时间要来摄食与消化,白天要吃草,夜晚要消化,而且不管白天晚上要时刻防备猛兽们的袭击,只能将对手置于死地才最干净。免得自己丧失了宝贵的时间与精力,吃不好,休息不好,身体羸弱,无逃跑之力,以致成为猛兽们的牺牲品。
  指望弱小动物们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强敌,实在是勉为其难,在技术上也不可行,它们最多能够做到为集体而牺牲个体罢了。在非洲草原上,斑马们集体生活在一起,当狮子穷追不舍,斑马群在争先恐后地逃命时,最后总会有一只斑马自愿或不自愿落在了后面。这只斑马为了群体的生存,甘愿牺牲自己,以小我换得了大我的继续生存,也许这就是所谓的集体无意识吧。
  被捕食者的生命意志总是敌不过捕食者的权力意志,生存的本能源于死亡的本能,生命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继起的生命。因此在必要时,弱势群体的一分子必须为群体的生存做出绝对的牺牲。只有从这种群体性的牺牲与奉献的角度来比较,弱者才在整体上比强者显示出了更强的生存能力。实际上,也只有弱者才会自愿或者不自愿地牺牲自己,而强者们一贯就是要别人去奉献与牺牲的。自己只管恣意妄为,哪怕死后世界马上毁灭!反正是活过了,吃过了,胡作非为过了,给这个生养它们的伟大世界留下了累累的白骨与累累的粪便,临走时没有一丝遗憾!
  

[2]

http://www.520yuwen.com 提供 免费书籍报纸阅读。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a510abf00d75925ab4d2c11e0e8d89a4'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