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70,创建于2011-3-26*/ var cpro_id = 'u424256';

首页 -> 2005年第5期

锦衣玉食的生活

作者:方格子

字体: 【


  艾芸的生活是被一本旧杂志改变的。在这之前,艾芸的生活像一条曲线,挂在西堤路左邻右舍的嘴上,说艾芸以前多么积极向上,走路挺起胸来精神很好, 看到别人搓麻将,常常是目不斜视,万不得已被发英叫住了说话,也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对发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做人要是日日窝在一堆打麻将,还不如种在西堤路上的马褂木,马褂木好歹还能派上用场,人没有了意志就是废物了。说是那样说,但是艾芸的日子也不见得有多少好转,到第二年春天,艾芸也还没有好一点的苗头显示出来,工作没有,家里照样没有添置一样家什,当然也没有添进一个男主人。而艾芸自己吧,整个人像一只被掐了头的苍蝇,旋来旋去没有目标。
  但是现在,艾芸的生活要改变了,她对隔壁的麻发英说,发英,我以后要忙起来了。你不知道,对于做人这件事,我有了新目标。发英于是有点惋惜,说,艾艾,我一直想发展你为老年活动室的成员,看你多么聪明,打麻将也一定是好手,上家打出三张牌,你基本就能明白他想做清还是做混,甚至上家想做几个台头也是八九不离十的。发英握住艾芸的手,接着说,你有一双长财的手。说是那样说,发英私底下觉得艾芸既然有了比打麻将还要好的事,那就应该替她高兴。
  艾芸自那天在丈夫曹木那里下了岗,光景一直不好,过了半年,工艺美术公司被城东砖瓦厂买了去,艾芸在家等了两个月的通知,终于像一片黄了的菜叶,被掰下,丢了。艾芸原先做的是屏风画,握了十多年的画笔,但是现在屏风不太流行了,这门手艺要自谋生路就有了难度。艾芸那时还是喜欢穿穿风衣,是画室的工作服,和艺术有点沾亲带故,但是,跑了人才市场,又跑了八九个公司,还到家政公司做了两个半小时的钟点工,终于败下阵来。碰到发英,总说,今天要去应聘。今天要去应聘。聘来聘去终归还是走不出西堤路。后来还是发英热心肠了一回,托麻将朋友在江南一家造纸厂找到一份工。
  那天艾芸坐在废纸堆上,心里装满了对发英的感激,多么好的工作啊,只要低下头,把废纸里面的塑料薄膜拣掉就是了。艾芸第一天上班,工作了十二个小时,当天回家时,感觉有点腰肌劳损的倾向,忽然间想起自己的儿子,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又想起自己那么钟情的丈夫也离开了她,落得这样一双画屏风的纤手去做粗活。艾芸想流流泪伤心一下,但是,很快到家了。
  家还是像个家的,吃饭有饭桌,睡觉有棉床。只是少了儿子吃剩的半碗饭,又少了曹木那只裂了一条缝的酒杯,饭桌就大了两三倍。夜里睡觉棉床上没有一个男中音打打呼噜,棕棚床宽得要命,像广场。真是没有办法的事。艾芸想,三十二点五平米的家,太空了,像个防空洞。
  拣废纸的日子不很漫长,艾芸在拣废纸中练就了眼疾手快的本领,工资还是能够维持自己的生活的,但是,有一天早上醒来,艾芸觉得右手的五个手指头莫名其妙红肿起来,像一串刚从水里捞上来的胡萝卜,舍不得花钱,忍着熬着终于越来越粗壮,发英看见了,劝艾芸去医院。医生查来查去,说出了很多医用术语,艾芸听不懂,艾芸说,医生,我脑子笨,你能不能说明白些。医生的话简单扼要,说,住院,观察。艾芸说,我要上班的,你配点药给我就行了。医生说,那怎么行,你这手不住院怕是保不住的。艾芸说,医生,大概,大概要多少钱。医生推了一下眼镜,说,那是药房的事,我不管的,但是,应该不要很多,也就两千多块吧。艾芸听到那个数额,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也就是说,艾芸在厂里上了四个月班,拣废纸挣的钱刚够住一次医院。艾芸拉起发英走出医院,到药店,自作主张地配了一盒消炎片,虽然算起来比医院便宜了两千多,只要三十二块,但艾芸翻翻皮夹还是不够。发英有点看不过去,叹口气,掏出私房钱来帮艾芸把药费付了。又说,可能是废纸出了什么问题,我看你就不要去做了。艾芸把头转开去,眼睛红了两次,到底还是舍不得握过画笔的手,说,不去了。不去了。继而又说,发英,我的日子过不下去了。
  
  现在,艾芸的生活已经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旧杂志上的字是繁体的,而且竖着印,夹杂在一堆美国来的废纸里,让艾芸有兴趣翻一翻的是,它居然是中文的,艾芸那天弯着腰翻看了一下,这一看,就看出了名堂。旧杂志上说,人是有轮回的,从生命形成那天起,就注定了要过完三生,如果没有什么变故,三生里的生活是重复的,也就是说,今生艾芸嫁了曹木,或者前世或者来生还一定是曹木的妻子。另外,三生之中,是互有信息相通的,旧杂志还举了个例子,说,有时,你会对某个场景感觉特别熟悉,你根本没到过那个地方,但是,你却觉得同样的地点同样的人物同样的事件在哪里发生过了,事实上那就是你前世的经历。
  艾芸很快被旧杂志里的文字吸引住了,她低着头,良好的视力使她对模糊的字迹看得一是一二是二。看得入了神,艾芸恍然大悟,是这样啊,原来我前一生世是和曹木过的,难怪曹木那天离开时说,我和你过厌倦了。艾芸下班时想把那本旧杂志带回家,因为艾芸是小工,小工在厂里被称为民工,民工进厂是有规定的,空手来空手去,厂里还在醒目的墙上用大红油漆刷了一条标语:干干净净上班,清清白白回家。特别是美国废纸来到这个厂以后,老板更是出台了很多条条和框框,以说明“美废”的昂贵,还说那里面有多少的东西是我们国家没有的,这样,关于美国废纸的规定也同时出台,一条更比一条细到,其中一条说,如发现员工偷盗美废行为,按该物品八成新的价格赔偿,还必须是美金。当时艾芸看了那一条,心想,啊呀妈呀,这美金上哪找去。艾芸看了看旧杂志,上面的金额模糊不清,依稀可辨的只是几个数字。艾芸到底不敢冒这个险,但是用心记住了旧杂志上那些关键的段落,比如旧杂志说,人生下来是有贵贱之分的,那些不断强调甚至妄想人人平等的人都是贱民,另外,艾芸发现旧杂志上一句特别的话,说,有个平民曾经以为活着是卑贱的,他不能像玫瑰一样绽放,也不能像亚里斯多德一样受人敬重,但是死了却可以像玫瑰一样凋零,像亚里斯多德一样停止呼吸。这种观点只是贫贱之辈的自圆其说,事实上,人的死去也是有讲究的,你活了一辈子总是感到衣着不光鲜,没钱添置新鞋,立即可以想见你上辈子死的时候穿得太差,甚至是光着脚板赴了黄泉。艾芸想,“亚里斯多德”这个名字像在哪里听到过,一定很能干吧。估计有很多钱。
  真正改变艾芸生活的是那句话,旧杂志最后一段是那样写的:如果你锦衣玉食地死去,下辈子就能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这段话对于艾芸来说,是一盏灯,“啪”一下点亮了。
  艾芸很快辞去了造纸厂的工作,她忽然觉得自己生活有了新的目标。她想起母亲死去的时候,邻居张奶奶帮母亲穿上很好的衣服,那时艾芸才十二岁,十二岁的她想过一个问题,她想,穿得再光鲜也是要葬到地下,然后腐烂,倒是可惜了那新衣服。现在想来,这都是有道理的。
  那天,艾芸来到发英家,对发英说,发英,你要准备一套好一点的衣服放着,等将来穿。发英说,好一点的衣服我要是买得起哪里还肯放着等到将来,我早穿上身了。艾芸想对发英说说有关怎么死的事,但转念一想,发英每日的生活还是有内容的,早上开了店门,把一堆耕田耙地用的农具排列开来,虽然现在买农具的人越来越少,但是发英不想放弃这个行当,发英在乡下时种过田,对农具有感情,而发英对农具的感情再一次验证了“失去的是最美好的”这一真理。发英原来在家种田耕地,日子是青菜、萝卜、豇豆、茄,加上秋天的几串红辣椒,算得上红火。但是,前年,有家大的化工厂从县城搬到了乡下,那是一家大型的企业,国家扶持着,像是王牌一样,把发英家的田和地都征用了,当时发英寻死觅活想不通,但不管怎么闹腾,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把自己的土地让出来,换成钞票,村里叫补偿金。发英一家也不例外。据说,村里还在补偿金里拿出一部分钱,帮征了地的农民买上养老金。艾芸说,发英,你还在想念那些田地吧。发英说,我夜里做梦都在地场田畈。艾芸又说,现在还有多少农民要铁耙锄头啊。发英说,总还是有的吧。
  

[2] [3]

http://www.520yuwen.com 提供 免费书籍报纸阅读。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a510abf00d75925ab4d2c11e0e8d89a4'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