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70,创建于2011-3-26*/ var cpro_id = 'u424256';

首页 -> 2007年第2期

变迁

作者:陈小虎

字体: 【


  那家店子几天后又变了模样,成了一家早餐店。一个矮矮的、黑黑的四川人成了老板。他的模样就像武大郎。他的老婆却长得很俊俏,高高的,皮肤很白,凹凸有致,声音像银铃一样,已经是三个女孩子的妈妈,还像一个未婚的白领。他们大的孩子已经上小学,中间的在幼儿园,小的还在地上爬。我一定要生一个儿子,如果不是为了一个儿子,我现在还在老家当中学老师。赚了钱,我就让老婆回去生儿子。我就不相信我这辈子会没有儿子。他望着妻子,咬牙切齿地说。
  早餐店刚开业时,前面摆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益街坊,开业优惠一周!2文10个包子,1文10个馒头。”“文”在广州话中表示“元”的意思。两块钱可以买到十个包子,这样的好消息一下子把四周的人都引来了。那些天,每天早上走出小巷子,要小心,才不会和人相撞。但慢慢地,生意就冷清了。老板明白了位置的重要性,他用铁皮做了一辆高高的手推车。车的中间有两个洞,那是放煤气炉的。一个一个的冒着热气的蒸笼叠在上面。天还蒙蒙亮,他就把车推出去,停放在石牌小学门口的空地上。但生意还是一般。他把老婆派上阵,一下子就火了。每次经过那里,都看到许多人围在他老婆身边。他乐呵呵地在店子里照顾小孩,不时把蒸好的包子、馒头放在单车上送出去。有时走在他后面,我就看到一叠蒸笼在移动,他的身影都被挡住了。
  他的早餐店开了将近一年。那大半年的时间,我每天早上在那里买下两个包子、一盒牛奶或者一袋豆浆。那里的包子不仅品种多:肉包、菜包、莲蓉包、豆沙包、双黄包、糖包、花生包……而且非常好吃。我还没有走到店子前面,就闻到了一阵阵的香味。特别是冬天,手里拿着热气袅袅的包子,我就感觉到温暖。那年春节前,他把店子退了,他说,要回家生儿子了。
  春节后,有人把店子租下来,改装成酒吧。我看到“星梦酒吧”这四个字时,就猜想那肯定是头脑发热、心中有着梦想的年轻人干的。泡酒吧的是有钱、有闲的人,而且,酒吧是要成行成市,要讲究环境的。孤零零地藏在石牌村这样一条肮脏、狭窄的小巷子里,会有什么人来光顾呢?更何况,石牌东路上立着一串的西餐厅、咖啡厅、酒吧呀。它的开始就已经宣告了它的结束。还不到一个月,酒吧就关门了。
  铁门关了一段时间,夏天到来的时候,我看到一些人在里面装修。这样的大动干戈,难道又要变成士多店吗?等到一片艳红的灯光映照在石牌小学的围墙上,我才知道,店子成了发廊。石牌村的发廊十有八九和色情有关。从发廊门口经过,总是能听到小姐们的莺歌鸟语,“老板,要不要按摩?”“大哥,进来吧,小妹等你呀!”“先生,舒服舒服吧!”我没想到,我的进进出出从此有了丰富的内容。但事实并非如此。我在遭遇一两天的热情问候之后,再也没有人对我发出盛情邀请。这些阅人无数的女子,她们察颜观色的本领远在一般人之上。
  店子里面的摆设已经全部改变了。一面大大的镜子对门挂着,镜子下面是一排柜子,上面放着一些修剪头发的工具。那是遮人耳目的道具。店子的中间摆着一些小凳子,下午两点钟起,就可以看到小姐们脸朝门外、两腿叉开地坐在椅子上,对在门口观望的成年男子招手。这样的场景一直持续到凌晨三点钟。
  发廊的开张使原来还算安静的地方变得嘈杂,各种各样的人在那里出没。有一次,我还看到一个朋友坐在发廊的椅子上和小姐聊天。他近乎直接的辩白平添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我笑着告诉他,档次太低了吧。石牌村的治安员也不时在这里打转。他们的行动让小姐们感受到了压力,也影响了发廊的热闹。小姐们陆陆续续走了。我在村子的一些小巷子、士多店门口看到她们狩猎的姿势。她们放弃了根据地,又开始了打游击。建设根据地是要有实力的,打游击成本低,收获大。
  发廊是靠小姐支撑的。小姐走了,发廊也就只能关门。店子又变得黑灯瞎火了。
  从发廊变成网吧,这中间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网吧开业那一天,一大群孩子围在门口,他们叽叽喳喳地议论着,表情兴奋、激动。我猜想那些都是石牌小学的学生。从学校到这里,走路还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他们有了一个好去处。
  网吧的生意非常好。白天,孩子们把二十多台电脑占满了;晚上,那里成了年轻人的世界。我进去过一次。那里面烟雾缭绕,光线昏暗,气味难闻。有人把脚架在桌面上,有人趴着睡觉。联网打游戏的大声吆喝,聊天的戴着耳机。几个女孩子在靠门的地方看影碟。墙脚放着一大堆一次性的饭盒。我很快就在老板疑惑的目光中离开那里。我想我是很难在网吧这样的地方呆下去的。
  和我那么快离开这家小店子的,是这家网吧。一个石牌村的村民在这里找到他逃学的孩子。第二天,他带着一些人把里面的电脑砸了。听说,那个老板被打伤住院了。我还听说,围观的那些石牌村的妇女们拍手称好。
  不久,我就离开广州到了另一座城市。我搬离时,店子的铁门上还贴着“旺铺出租”的告示。我不知道,现在,小店子又变成什么样子了。
  
  陈小虎,教师,现居深圳。曾在本刊发表散文《广州广州》。
  

[1]

http://www.520yuwen.com 提供 免费书籍报纸阅读。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a510abf00d75925ab4d2c11e0e8d89a4'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