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70,创建于2011-3-26*/ var cpro_id = 'u424256';

首页 -> 2008年第1期

阅读:忍耐或陶醉

作者:张 炜

字体: 【


  现代传媒的发达,视听技术的普及,形形色色的消遣娱乐,这一切让人应接不暇,结果就造成了今天的阅读隔膜。文学阅读与过去有所不同:一些文学名著,常常是让我们忍耐多于陶醉。可名著还是名著,它们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我们自己。
  
  忍耐
  
  在阅读的过程中,无非是两种感受:或者是耐住性子往下读,或者是获得极大的快感。面对潮水般涌来的文学作品,即便是一个专业写作者,一般来讲忍耐仍要大于陶醉。因为在长期的写作中,对一部作品技术层面的要求、对其他方面的期待,都很高很严格,这样下来就觉得可读的书越来越少,阅读获得的快感也在逐渐减少,一句话,忍耐的时间在增长。
  当然,这更有可能是和很多人一样,患了一种时代的浮躁病,必须到安静的地方去治疗。比如选一个偏远的山村,找两间屋子,摆脱各种琐事,没有电视电脑,一杯茶几本书。这个计划不错,步骤得当,所读的书又是在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激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名著,特别是那些大部头的、需要集中时间来阅读的书。
  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之后,就会发现阅读的感受的确和过去不太一样了。读大学甚至更早一点的时候,读这些书会深深地被打动,也就是说当时是陶醉其中的。而今回头再去读这些书,不仅没有了当年的感动,还要十分忍耐才行。比如说《卡拉马佐夫兄弟》,当年可以一口气读下来,那长长的兄弟间的辩论,他们关于宗教伦理、关于灵魂的忏悔,是何等激动人心!不仅是津津有味,而是感觉自己的心跳在那一刻是与作者合拍的。其他一些长篇巨著也是一样。当年感觉那么激越、饱满,真是记忆犹新。可是现在同一部书,同一个人,其他一切仿佛都变了,觉得有点枯燥或十分枯燥,像碰上了一根难啃的骨头。
  穆齐尔的《没有个性的人》,当是一个需要忍耐的典型的例子。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说她读这本书,真正是一场“浩大漫长的阅读”,但是当需要忍受的时段过去之后,她竟深深地迷上了这部书,它成了她一生最重要的文学读物之一。这就是一部长篇巨著最后给人的综合感受。看来我们面对文学史上一位真正的大师,不能急于得到浮浅的娱乐。他会给人复杂而长久的感觉,给你一种崇高的、遥远的、阔大和不可比拟的——其想象远超出我们的平均经验的——那种伟大感。他们思考的问题、关心的问题,对人性发掘的方式和着力点,不是我们当代一般阅读轻易能够抵达的。
  其实,我们阅读这些书所需要的忍耐力,也是伟大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杜拉斯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才读完了这部书,可是她不但没有后悔,反而觉得收获了一生最重要的东西,觉得它魅力无穷。
  可见伟大文学的价值和魅力一如既往,只是我们当下、眼下的经验改变了,生存状态改变了,文学鉴赏力下降了。名著放在那里,它的品质是千年不变的。
  一般来说,我们读十九世纪或更早一点的名著,许多年前曾经是废寝忘食的,而今再看,就有个兴趣大幅降低的问题。比如其中大篇幅的议论往往让人望而生畏。海明威在谈到托尔斯泰时曾经说,如果那个伯爵现在还活着的话,我一定会告诉他,你只要讲好故事、写好人物就可以了,无论你有多么了不起的思想,请不要在书中说出来。你的思想无论多么高妙,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后代的读者看来都会显得十分可笑。海明威的话得到了当今大多数人的响应。
  难道真的是托尔斯泰和穆齐尔他们错了吗?让我们忍耐一下,好好地读完他们的作品再说吧。最后我们也可能发现自己错了。大师就是大师,敢于说,敢于想,敢于做一般作家不敢做的事情。他们非常质朴;他们心里有读者,但是他们心里还有更长远的目标、有云端之上的神灵。大师不想完全被世俗、被社会的阅读兴趣所左右,没有那么多的顾虑和迁就。如果以当代小说的做法、评价的标准去衡量,可能大师们犯了很多错误,可就是这些所谓的错误,使他们成为他们,而不是成为海明威之后的这一类作家。
  由此想到,当代的一些文学作品,有的的确是好读,但它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看了无数的所谓让你喜爱的当代作品,包括让人觉得很了不起的作品,掩卷反思,推远一点,仍会发现它们缺少那种需要忍耐的作品的伟大感。这不是某一部作品、某一位作家给人这样的感觉,而是在漫长的阅读史、漫长的文学史里面,我们得出的一个结论。有的书可以写得比穆齐尔更吸引人,所谓拥有更多的读者,可就是没有穆齐尔那样的开阔、深邃和复杂,以至于最后的——伟大感。
  
  现场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大的差异?不仅是读者变了,当代创作也在改变。其实文学一直在变,它一点一点演变成今天的样子。每到一个文学场合,有人就提出文学正在死亡的问题。实际上好几百年前就有人提出过这样的问题,现在看当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但却并不意味着文学没有发生蜕变、没有演变。从荷马、雨果、托尔斯泰到现在,我们会发现文学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变化。这一切改变都是为了更加适应今天的阅读,适应今天的生存空间。
  但是这种调整所付出的代价,就是文学一天比一天变得琐碎、矮小,变得越来越技巧化,越来越迁就和讨好大多数读者,却在丧失击打灵魂的力量。穆齐尔曾经借书中的人物说过这样一段妙语:现在的人,其思想和艺术是非常可怜的,即便我们用歌德去比较荷马,用康德去比较苏格拉底,也仍然会显得呼吸急促。从穆齐尔的话推论下来,那么可以想见我们的当代创作是怎样的,当代作家和思想家比起屈原和孔子来,就不是呼吸急促的问题了,而是上气不接下气。这哪里还会有什么从容、超然大度的气魄。
  这就是时代与人的变化,其中有好多原因。
  古代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与我们是不同的,创造的方式也是不同的,比如要修长城,计划者就要在崇山峻岭间跋涉,要面对具体而真实的高山和大地,其现场感是很壮丽很阔大的。而现在只要拍个照片、在电脑中搞个模拟就可以了,这反而更方便也更准确。可是这样也有代价,就是人没有到现场,他缺少了与真实直接发生摩擦的机会,产生不了那样的一些感受。这种感受作为一种情感因素,当然是极其重要的。与之类似的道理很多,人类现在面对的是电脑、电视,以及数不胜数的媒体,现代人总体上是缺乏现场感的,缺少这种直接面对真实的机会。我们以虚拟为依据,情感也来自虚拟,所以作品的质地和走向也就可想而知。于是我们也就不可避免地走到了现在。
  
  客观主观
  
  我们说过,十九世纪以前的那些作品,作家直面读者的议论太多,这让人读来有些不耐烦。被广泛接受的当代写作学告诉我们,创作,特别是小说创作千万不要议论太多,不要犯忌。可是十九世纪那么多的大师,几万字十万字地在那里议论。他们的作品主观性太强。一般从写作手法及倾向上认为,文学作品大致可分为客观和主观的两种。客观的作品即作者本人不加议论,并且也很少通过作品中的人物议论,而只把一个故事讲完,把藏的技巧运用好。这样反而更有蕴含,更能流传下去,一切都交给读者:当下的或后来的读者、各种不同的读者,都可以从各个角度诠释这个文本。而反过来,如果作者把自己摆进去,推到第一线去发言,或让书中的人物议论横生,那么这本书不但不会变得更深刻,还会显得浅近狭窄。因为可以多重诠释的角度被作者自己堵死了。由此看来,主观的作品是很不高明的。
  但是,百分之八九十的古典主义大师,他们的作品主观性却非常强,作家在书中占有的位置是极为显赫突出的。这就不同于我们时下信奉的写作学了。看来那更需要一种勇气、力量和自信。
  客观是圆的、混沌的、多解的,而主观则是单面的、定向的、直观的。客观可以在模糊中生长变化,主观则需要接受和面对许多挑剔。但这只是一般而言。如果放在一个更为久远的历史长河里,如果把阅读的目光延伸得更长远一点呢?我们会不会有新的发现?也许我们将有新的惊讶:无论是多么强的主观性,最后在遥远的历史里面,都会抽身而去,超脱为一种客观。如我们理解的是托尔斯泰这个人,是他的整个与全部,而远非某一本书;他就是这么锋芒毕露,壮怀激烈,无比忧患,善辩,强烈的宗教情怀,还要不停地追问——他的作品与他这个人已经紧紧地不能分离——他对于我们广大的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即成为一个客观存在的“生命体”。
  

[2] [3]

http://www.520yuwen.com 提供 免费书籍报纸阅读。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a510abf00d75925ab4d2c11e0e8d89a4'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