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70,创建于2011-3-26*/ var cpro_id = 'u424256';

首页 -> 2008年第1期

环球笔记7则

作者:佚名

字体: 【


  中国不会出现大的稳定问题
  
  学者孙立平认为:中国不会出现大的稳定问题。
  孙立平称:最近几年,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一方面人们对于改革有着迫切的希望,但在另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改革,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的进展又是相对迟缓的。就是说,在改革的需求和改革的实际进程之间有一个巨大的反差。 这个反差来自什么地方?我认为,这个反差是与我们对社会危机的判断、与我们已经形成的一种“稳定压倒一切”的思维定式有直接关系的。因此,为了进一步推进改革,也许需要我们认真反思这个关于稳定问题的思维定式。
  孙立平说,我曾在十年前的一篇文章中提出过这样一种观点:当前的社会矛盾确实是增加的,但发生大规模社会动荡的可能性并不大;现实的社会抗拒形式,可能不是民众造反,而是破坏社会治安。十年的时间过去了,可以说,这个判断大体得到了印证。
  为什么在社会矛盾不断显现的今天,发生大规模社会动荡的可能性并不大?我觉得,我们必须重视中国社会结构弹性这个重要的,但又往往被人们忽略的因素。不能否认,我们这个社会有很脆弱的一面,但同时也应当注意到,这个社会本身也具有相当强的弹性。正是这种弹性,使得这个社会能够在面临严重危机的紧急时刻化险为夷。这里所说的严重危机包括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大饥荒、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动荡。经济体制改革以及与此相伴随的经济迅速增长,更进一步增强了这个社会结构的弹性。但在我们的社会中,过去一直有一个倾向,就是对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往往过分地高估,对于我们这个社会本身的弹性却往往过分低估。
  仔细分析,这种弹性的来源是多方面的。第一,三七开或四六开的城乡人口结构,使得这个社会有一个很大的处理社会代价的空间。第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有一种将矛盾或危机分散化的效应。过去各种矛盾都是直接面对政府,现在不一样了,劳资冲突是面对资方的,小区维权是面对开发商或物业公司的,即使涉及政府,也往往是地方政府,在多数情况下连省一级的地方政府都涉及不到。第三,经济的发展为解决和缓解许多问题提供了条件。快速的经济增长,不仅增加了民众的收入,提高了民众的生活水平,也增多了机会。这些机会的增加,增强了社会的自愈能力。第四,政府掌握和运用资源的能力,使得政府在社会危机发生的时候,能够将之用于救急,用于化解或缓解社会矛盾。第五,在九十年代之后,中国社会结构进一步分化,不同社会群体的追求也呈现出更大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注意力也大大分散了,这也就降低了整个社会采取一致行动的可能性。第六,精英的联盟及其定型社会力量的形成。整个九十年代发生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体制对社会精英进行了成功的吸纳。可以想见,在这样的一种结构背景下,大规模的社会动荡是很难发生的。第七,“市场主义话语”的形成。在这样的一种话语环境中,尽管一些人感受到社会不公,但大多会将自己所处的不利境遇,看作是自己个人能力不济的结果。这样的一种话语环境无疑可以有效地消解社会不满和抗拒意识。第八,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政府在处理各种危机和矛盾上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
  当前我们社会中许多冲突的内容本身是很简单的,就是利益的问题,不存在政治或意识形态的因素。在利益时代,利益矛盾、利益冲突、利益博弈是利益时代中的正常现象;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社会矛盾和冲突将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我们应当认识到,基于利益的冲突是理性的冲突,是可以用谈判、妥协、讨价还价的方式解决的,演变成足以造成大规模社会动荡的因素是很少的。
  总之,在关于稳定的问题上,我们需要有一个新的思维。我们要准确地判断中国发生的这些矛盾和冲突的性质,准确地判断社会发生大的危机的可能性。在这个前提下,增强我们的自信心,一方面形成柔性处理社会矛盾的方式,形成体制对于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容纳能力,形成解决矛盾和冲突的制度化手段。另一方面,不能用这些冲突和矛盾来吓唬自己,而是应该用充分的自信来面对这个社会,面对这个时代,包括适时地推动一些关键环节的改革,而不是用旧的思维来延误时机。
  (胡虎)
  
  美国中情局:美中正在争夺经济第一
  
  2007年5月中,美国中情局发表了今年的世界统计数据。其中按购买力估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比较尤其引人注目,因为这显示美国和中国正在争夺世界总量第一的位置。德国之声(http://www.dw-world.de)记者报道与分析如下:按实际购买力估算(这个方法被称为PPP: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世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除了美国中央情报局外,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做,只是美国中情局发表得早。而后面两个国际机构要到年中才发表报告。三家的数字一般只是略有出入。无论这三家中的哪一家,都表明中国都是排在美国之后,却遥遥领先于第三的日本,第四的印度。如按2005年实际购买力排位,排在第一的美国以国内生产总值122780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20.8%(按国际货币基金会是占20.3%);第二位中国94120亿美元,占13.7%(15.4%);第三位日本39110亿美元,占6.6%(6.4%);第四位印度36330亿美元,占6.2%(5.9%);第五位德国25220亿美元,占4.1%(4.1%)。排在第六至十位的是英国、法国、意大利、巴西和俄罗斯。
  2007年美国中情局的排名表(2006年数字)是:美国129800亿美元,占19.9%;中国100000亿美元,占15.4%;日本42200亿美元,占6.5%;印度4042亿美元,占6.2%;德国2585亿美元,占4.0%。排在第五至第十位的基本不变,只是俄罗斯超越巴西,从第十进至第九名。
  从这个排名表可以看出以下几点:一,按实际购买力估算的经济总量,实际上已经成了美国与中国之间的冠军争夺战。二, 中国势头强劲,美国虽也略有增长,但在世界版图上的比例在下降。中国虽然还没有超过美国,但一年内占世界总量的比例就增加了近2%。这给这个美中争夺战增加了许多紧张色彩。如果按2006年一年间美中两国距离缩小近3%的比例算,中国只需要两年就能超过美国,在2009年内成为世界实际上的经济第一大国。三,所谓“金砖四国”都已经进入前十名。东亚国家和地区按这个表情况都不错,2007年韩国排在第十一位,台湾排在第十六位,泰国第二十一,菲律宾第二十五,马来西亚第三十三,越南第三十六,香港第三十八。
  中国经济引起世界瞩目,两位数的增长率被视为过热。但是,中国在增长率(10.50%)方面只排在世界第十二位。排在第一的阿塞拜疆2006年增长率高达32.5%。排在第二至第十位的分别是毛里塔尼亚、赤道几内亚、马尔达维斯、安哥拉、亚美尼亚、柬埔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列支敦士登。其他三块金砖:印度以8.5%的高增长率屈居第二十五位;俄罗斯以6.6%落在第五十二位;巴西甚至处在第一百七十三位(2.8%)。西方工业国虽说都有进展,但在排名上很落后:美国以3.4%排第一百四十八位;日本以2.8%排第一百七十位;德国以2.2%排第一百八十五位。香港以5.9%排第六十六位;台湾以4.4%排第一百二十二位。
  中国经济总量无论按统计数字还是按实际购买力,都已在世界最前列。但由于人口众多,发展严重不均衡,中国要在人均方面走到世界前列还有漫长的道路,但毕竟在这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按美国中情局的人均GDP表,中国以2006年估计人均7600美元排在第一百零九位,差不多在全世界共229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名中处在最当中的位置。“金砖四国”中,俄罗斯以第八十一位(12100美元)最靠前,巴西(8600美元)排在第九十八位,印度以第一百五十四位(3700美元)落后中国近五十个名次。前十名为:百慕达(69900美元)、卢森堡、泽西(岛)、赤道几内亚、阿联酋、挪威、根西(岛)、开曼(群岛)、爱尔兰、美国(43500美元)。这里面,多为小国、岛国,欧洲有三个国家在列。最令人惊讶的是赤道几内亚居然有如此高的人均额。日本(33100美元)排在第二十一位,超过了德国(31400美元,第二十七位)。让德国庆幸的是,英国(第二十八位)和法国(第三十一位)还在它的后面。香港相当不错,以人均36500美元排在第十五位,还在奥地利、加拿大、瑞士等的前面。台湾以29000美元排在第三十六位。澳门以24300美元排在第四十五位。其他东亚国家,新加坡排第三十位,韩国排第四十六位,泰国第九十二位,越南第一百五十七位,排在最后(第二百二十九位)的马拉维,人均只有 600美元。令人惊讶的还有原苏联国家塔吉克斯坦以人均1300美元排在第二百零三位。
  

[2] [3] [4]

http://www.520yuwen.com 提供 免费书籍报纸阅读。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a510abf00d75925ab4d2c11e0e8d89a4'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