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70,创建于2011-3-26*/ var cpro_id = 'u424256';

首页 -> 2008年第2期

美人幻影:宋词的惊鸿一瞥

作者:向以鲜

字体: 【


  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式爱情故事:青梅竹马→同窗共读→私约→受阻→私通→打官司→大圆满……
  
  8.中国古代士人的家庭生活,男人处于中心地位,妻妾则处于绝对从属地位。丈夫与妻妾之间的关系颇为复杂,就通常而言,丈夫的情感生活与妾更接近一些(妻子则主要由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决定)。中国的小妾在某些情形下与西方的情人制度有些相似。宋代词人为侍妾而写的词作数量很多,如吴感的《折红梅》,蔡挺的《喜迁莺》,苏轼的《蝶恋花》,蔡京的《西江月》,刘过的《长相思》,周文漠的《念奴娇》等词均因侍妾而作。
  
  9.在所有女性之中,对宋代词人心灵生活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妓女。宋代是理学兴起和昌盛的时代,理学讲灭人欲,存天理。宋代诸儒对妇女问题均发表过看法,并且制订了许多规则——女子守则——著名的如《郑氏家》:家中燕享,男女不得互相劝酬,庶几有别,无故不出中门,夜行以烛,无烛则止。春冬则十日一浴,夏秋不拘……
  宋代妇女一般须遵循此守则,因此她们的生活是拘谨而封闭的。但有一种女人不在此例,那就是妓女。妓女是一种病态的然而根深蒂固的文化现象,中国的妓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几乎是不言而喻的。她们对文学艺术的创作产生过不容忽略的巨大作用,这在宋代,尤其是在宋词的创作中,体现得更为充分。可以毫无夸张地说:没有妓女文化,宋词的面貌将是另一番风韵——这无论是从早期词的产生及形成,还是从文人的放浪生活之上,均可看出这一点。
  在宋人的美人幻影中,妓女是幻影最炫目的一面。
  我们可以随手举一大串宋代词人为妓女而吟咏的篇章,比如:张先的《望江南》、《谢池春慢》,欧阳修的《临江仙》,苏轼的《减字木兰花》、《江城子》、《定风波》、《贺新郎》、《踏莎行》,黄庭坚的《蓦山溪》、《好事近》,苏琼的《清平乐》,秦观的《虞美人》、《临江仙》、《满庭芳》、《青门饮》,贺铸的《石州引》,宴殊的《踏莎行》,张耒的《少年游》,周邦彦的《点绛唇》、《兰陵王》、《江南好》、《虞美人》,阮阅的《洞仙歌》,晁冲之的《汉宫游》,邢俊臣的《临江仙》,施酒监的《卜算子》,张生的《雨中花》,郑闻的《瑞鹤仙》,姜夔的《疏影》,张炎的《清平乐》等等。宋代妓女文化是一个极其值得注意的现象,单就文学艺术而言,许多大作家均与妓女结下不解之缘。著名的如柳永、周邦彦等,他们与妓女之间的关系超越了肉体上的嗜欲,他们在很多情形下是亲密的朋友、热烈的情人以及艺术上的知音!
  
  10.在礼教约束极为严厉的宋代社会中,人们披上了一层伪善的道学衣衫,但是宋词则为我们揭示了许多宋人生活及情感的秘密——因此,宋词在这个意义上成了宋人心灵的泄密者。
  在宋词中,我们可以读到令道学家惊慌的诗歌日记:
  (1)叔嫂私通。《绿窗新话》卷上引《丽情集》:陈敏夫与兄妾越娘私通。
  (2)与尼姑幽会。《绿窗新话》卷上引《古今词话》:张先与年轻尼姑幽会。
  (3)宴后偷情。《绿窗新话》卷上引《古今词话》:秦观在酒宴间隙中仓促与艺妓偷情。
  (4)恋友人妻。《能改斋漫录》卷十六:晁无咎爱友人廖明略妻田氏。
  (5)偷人室女。《三朝野史》:有士人越墙偷人室女。
  从这些赤裸裸的充满叛离与犯罪意识的词中,我们得以窥视宋人另一种面貌。
  
  11.美人的幻影不仅照耀着宋词创作本身,而且对宋词这种文学样式的基本品性也产生了不可忽略的阴性作用:在中国所有文学艺术中,宋词是唯一真正具有女性倾向的一种文学形式,这种内在的女性倾向事实上对后代的戏曲产生了深远影响。
  
  12.《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六引《诗眼》:“晏叔原见蒲传正曰:‘先公平日小词虽多,未尝作妇人语也。’传正曰:‘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小抛人容易去——岂非妇人语乎?’晏曰:‘公谓年小为何语?’传正曰:‘岂不谓其所欢乎?’晏曰:‘因公之言,遂晓乐天诗两句曰:欲留年小待富贵,富贵不来年小去。’传正笑而悟。然如此语意自高雅尔。”
  这里的“词作妇人语”的含义是颇耐人寻味的,作妇人语至少有这样一层意思:除了内容上与女性有关外,词作妇人语指示了一种纤浓艳丽的作品风格——法国结构主义大师罗兰·巴特在他晚年名著《情人絮语》中曾写过如下一段令人回味的话:
  
  要追溯历史的话,倾诉离愁别绪的是女人,男人外出狩猎,四处奔波;女人专一(她得等待),男子多变(他扬帆远航,浪迹天涯)。于是女子酿出了思夫的情愫,并不断添枝加叶,因为她有的是时间;她边纺织边浅吟低唱,纺织小曲里透露出安详宁静(纺锤发出单调的嗡嗡声)和怅然如失(听来那么遥远,风尘的节奏,大海的汹涌,车行的辚辚声)。由此看来,一个男子若要倾诉对远方情人的思念便会显示出某种女子气:这个处于等待和痛苦中的男子奇迹般地女性化了。
  
  在宋词中,不仅仅是宋词,可以在更广泛的含义中认为宋代人的心灵有一种奇迹般的女性化倾向,而宋词是其中最为典型的表达样式之一。宋代许多须眉男性词人写出来的作品却恰似一个柔肠寸断、粉颈低垂的美人所作。著名的柳永(十七八女孩执红牙板)即如此。
  
  13.宋词——宋人奇迹般的女性化——其根本原因在于宋人内心中的美人幻影。词的女性化倾向实际正是这种美人幻影的一种外露的伪装,它披露了宋人心灵的隐秘。词的女性化,这种作品中的性逆转有些接近于梦——在梦中,有时会因思念一名女子而使自己变成女子本人。
  美人从本质上而言是不存在的,她只是一种可能的影子,你可以观望、可以描绘,也可以赞美或怨恨。但美人是不可能触及的,她们是游离于尘世之外的一种绝对之美。正是这种可望不可及的绝对之美弄得人们神魂颠倒,不可救药。一位古希腊建筑学家因为怀念昔日的情人,而在一座神庙的结构上,把情人身体的比例转移到了神庙建筑之中。这座神庙对他而言,已经不再是一座神圣冰凉的石头建筑,而是一个美丽动人、妖冶无比的女人了。他处处可以看见内心中的美人幻影。
  宋词正是宋人用语言建筑起来的一座美人神庙。
  在这座瑰美的神庙中,我们可以倾听叮当的环鸈,可以嗅到幽远的芳香,更可以幻想惊鸿一瞥的风神。
  
  向以鲜,学者,现居成都。主要著作有《超越江湖的诗人》、《打开夜花园》等。
  

[1]

http://www.520yuwen.com 提供 免费书籍报纸阅读。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a510abf00d75925ab4d2c11e0e8d89a4'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