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70,创建于2011-3-26*/ var cpro_id = 'u424256';

首页 -> 2008年第3期

海南建省初期人才大潮实录(2003)

作者:佚名

字体: 【


  一石激起千层浪
  
  1987年8月29日,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这次会议将审议国务院提请的关于撤销海南行政区,设立海南省的议案。29日新华社在第一时间发布了这条消息,消息不胫而走,传遍了祖国大地,传遍了全世界。
  海南建省的消息犹如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掀起了轩然大波。由于海南是我国最后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在建省的同时又办最大的经济特区,并实行比特区更特的政策。一时间,海南成了全国的热点,全世界的关注点;成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成了人才向往的地方。海南吸引了全中国,全世界的眼光。当时,虽然国务院正在成立海南建省筹备组,开展筹备工作,但海南在全国迅速掀起了三大热潮:一是考察热。到海南来了解情况和政策及旅游的人纷纷涌来。二是投资热。国内外及港澳台的客商到海南投资的纷至沓来。三是人才热。要求参加海南开发建设的人,特别是年轻的专业技术人才更是像南海的潮水一般铺天盖地压过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三大热潮中,最大的热潮是“人才热”。海南行政区人才交流中心,开始时每天收到二三百封信函,接待二三十人来访咨询。到了9月份,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快速发展到每天收到上千封信函,接待来访上百号人。那会儿,从内地来的船一靠码头,涌上来的一看那穿着打扮就知是有文化、有知识的年轻小伙子。海府路上的招待所,如组织部招待所、军区第二招待所、省农垦局第三招待所,全住满了上岛求职的人们。大街小巷里随处都可以看到内地来的戴眼镜的小伙子。南腔北调之声此起彼伏。海府路、博爱路与海秀路交叉处的三角池,成了上岛求职人才们扎堆交谈传递信息的地方。海口市开埠以来从没有见过这样的景观,从没见过这么多高学历的年轻人。一位军旅作家的诗句真实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情形:“八方风雨汇琼州,十万人才过海峡。”
  
  海南是磁人才是铁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就仿佛海南变成了一块大磁石,紧紧地吸引着全国有志有识的人才。从1987年8月至年底,来函就达5万多件,来人达1.2万。当时的人才大潮,呈现了这么几个特点:一是来势猛范围广。除了台湾省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有来人来函,特别是一些中西部省份来人来函特多。沿海开放城市来人来函也不少,甚至当年外流到深圳、珠海等地的人才也想回来了。二是数量多质量高。在来信来访的人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百分之九十,三十五岁以下的占百分之八十五,具有高中级职称的有近7000人。三是意志坚决心大。有的人为了来海南可以说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内地一个省份有一对年轻夫妇辞去工作变卖家产带着孩子就直奔海南。有的人甚至在填写人才登记表时末尾附言是:“生做海南人,死为海南鬼!!!”海南为何有这么大的魅力和吸引力?我们在接待来访中听到了这样的声音:
  ——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的湖北某工厂一位助理工程师说,他现在生活很安定,但又很平淡,他不甘心这样静静地把意志磨平。青年人敢冒险,也敢吃苦,自己安排自己命运的要求很强烈。中央把海南作为一个改革开放的试点,能来这儿工作正合他的心意。因为这儿正在开发建设,大有用武之地,可以施展拳脚,干一番事业,体现人生价值。
  ——来自北京的一位姑娘发出了肺腑之言,她说:“我在中央科研机构工作,那里人才济济,但却往往人浮于事。虽然工作比较清闲,但我的心情十分沉重。人生价值在于奉献,没有什么比得上消磨时间更痛苦了。我希望到海南,就是为了做出自己的奉献。”
  ——陕西省纺工系统的一位工程师动情地说,到海南来,说到底是奔自由来的。这种自由不是概念上的自由,是一种环境、一种政策,人能从自我中解放,达到自我创造。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实行比特区还要特的政策,肯定是一种全新的政策,全新的环境。这里将给人更大的创造空间,人的个性将得到更大的张扬。
  
  紧急组建“人才中心”
  
  来势凶猛的人才大潮,真是使得大家有点措手不及。谁都没有想到来得这样快,这样猛。于是建省筹备组主要负责人,紧急召集行政区组织部和人事局的负责人商量对策,最后决定,组织部的青年干部处和人事局的人才中心合署办公,并以海南人才中心的名称对外,抽调人员加强力量。其主要任务:一是做好专业技术人才的来信来访的接待、咨询、复函工作。二是从中选调一批海南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三是选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先造册登记,进入“人才库”,待以后需要时,再调入海南。
  根据建省筹备组的决定,9月中旬,以林明江为处长的行政区组织部青年干部处(知识分子工作处)和以我为主任的行政区人事局人才中心便搬迁到行政区组织部招待所(位于现省委大门斜对面,原是五层的小灰楼,后因城市建设已拆除)二楼办公。并以“海南人才交流中心”的名称统一对外。这幢小灰楼与海南军区二所、海南农垦三所都在海府路边上,靠得比较近,便于接待来访人员。一切布置妥当后,我们便按规定的任务着手开展工作。
  开始时,我们只要了两间办公室,后来来的人多了,又增设了两间办公室和一间会议室。这间会议室大概近二百平方米,专门作为接待洽谈用。当时求职的人们上岛的第一站就是奔向这里。海南的企事业单位,也利用这次机会到这里来设点招聘人才。为了便于上岛的专业技术人才了解单位用人情况,我们根据各企事业单位需求情况,设计了《海南各类专业人才需求一览表》张贴于墙上。刚上马的海口纺织印染厂、速溶咖啡厂和海南农垦农具厂也竖起了招聘专业技术人才的牌子,让专业技术人才对“号”入座。那幢小灰楼成了人才需求的集散地。也可以说是人才市场的雏形,现在的人才市场是从那时起步的。每当人们谈及当年的人才大潮时,肯定谈及那幢小灰楼。小灰楼给当年上岛的人们留下了永恒的记忆。
  
  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为了使人才的来访接待、信函处理、引进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我和明江同志商量把人才中心的17个人编成三个组,一个组负责上岛求职人才的接待咨询,一个组负责岛外求职人才的信函处理及发函商调工作,一个组负责人才的分类登记造册等工作。
  由于人才求职信函增加迅速,每天达上千封,上班时间根本处理不完,信函越积越多,我心里非常焦急。建省筹备组主要负责人,要求我们对于来函要做到每信必答,每函必复。这时有人建议下班后把信函带回家处理。我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我便动员大家,下班后把信函带回家利用空余时间加班加点答复。那时同志们的积极性非常高涨,都能按时按要求完成任务。为了鼓励大家,我们还给同志们发了一些补贴。
  建省筹备组组长许士杰非常重视人才引进工作,也非常关注人才中心工作的进展。他曾先后三次到人才中心视察指导工作。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他参加开完中共十三大会议后,从北京返回海口的第二天,便到人才中心了解情况,检查指导工作。那天他上身穿着浅灰色的茄克,脚上穿着轻便的旅游鞋。他的穿着非常朴素和普通。如果你不认识他,还以为是一个很平常走在马路上的慈祥老人。他没有坐小轿车,是从省委院子里走过来的。他的秘书跟在身后。他由于走得快,额头上沁出了小小的汗珠。没有打招呼,没有前呼后拥,也没有记者跟随。他径直地走入人才中心。他边查看人才档案库上的“人才登记表”,边听取我的汇报,并不时插话和我们讨论了解一些具体问题。他还抽查了一些来信来函,认真阅读上面的内容。当他看到有几个年轻小伙子在填写人才登记表时,就微笑地走过去与他们亲切交谈。他临走时说,你们工作量很大,很辛苦,要改变工作手段,要引入现代化管理,比如计算机管理等。这样既可以减少劳动强度,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他还问我们有什么困难,当我们说目前经费较困难,难于应付日常工作时,他默默地点了点头。这事我们只不过说说而已,当时财政很困难,我们也不抱很大希望。谁知过了几天财政就给我们划拨了十万块钱的办公经费。
  

[2]

http://www.520yuwen.com 提供 免费书籍报纸阅读。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m.baidu.com/h.js%3Fa510abf00d75925ab4d2c11e0e8d89a4'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