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题有“蜀州”第一诗

作者:刘光全

字体: 【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是唐初王勃写的脍炙人口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也是我们今天能读到的题有“蜀州”的第一首诗。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少时即显露才华,以作《滕王阁序》而名扬天下,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他考举及第,授虢州(治所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南)参军,后往交趾(今越南河内一带)探父,不幸溺水而亡,年仅26岁。
  王勃在任虢州参军期间,—位姓杜的朋友(名已无考),赴剑南道(治所在今成都市)江原县任县尉(佐县令管理社会治安的武官),故写下这首赠别诗。
  江原县始建于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治所先在今崇州市江源镇东,后移至崇阳镇,辖今崇州市和新津县全境、大邑县大部及都江堰市河西地区等。王勃死后十年,即武后垂拱二年(686年),改江原县为“蜀州”(以曾一统蜀地面称“望帝”的杜宇的发祥地而名),分该地区置江原(又曾先后改名为唐隆、武隆、唐兴、唐安、江原)、晋原、新津等下属县。此时的“江原县”已远非杜少府任县尉时的那个“江原县”了。它只是蜀州的—个属县,地域也缩小了许多。
  王勃的这首送别诗的遗稿,没有题目。明代张燮编辑《王子安集》时,经过考证,鉴于“江原县”体制及辖域的先后变化,只有“蜀州”才相当于前“江原县”,便采用了以后地名(蜀州)命前地名(江原县)的惯常手法,给它补加了—个带崇敬性的题目:《送杜少府(对县尉的敬称)之(往)任蜀州》。
  首联中的“五津”,指代杜少府行将赴任县尉的地域。常嫩东晋蜀郡江原县小亭乡、今属崇州市三江镇人)《华阳国志·蜀志》云:“其大江自湔堰至犍为有五津:始曰白华津,二曰万里津,三日江首津,四日涉头津,五日江南津。”古人误以为岷江(金马河)是长江的正源,故称之为“大江”。“湔堰”即都江堰。“犍为”指领管彭山及其以下诸县的“犍为郡”。“自湔堰至犍为”是指从都江堰到犍为郡的(彭山县)境界,而不是整个犍为郡或犍为县城。津,渡口。清学者考证,“五津”依次为今都江堰市的“青城渡”滁渡)、崇州市与温江区交界的“晏家渡”冶陈家渡—苏家渡)、温江区的“三盛渡”(三渡水)、崇州市与双流县交界的“江原渡”(擦耳渡)和“新津渡”。新津县城名“五津镇”,其意即为岷江第五渡口。这五津,位于汉江原县即唐蜀州管辖的岷江地段。前已述及,崇阳镇为江原县及蜀州的治所,也就是当年杜少府赴任县尉的地方。故弄清“五津”,是解读王勃赠诗的关键。
  有人不了解上述历史沿革和地域变化,仅凭“王勃死后十年才置蜀州”为由,便断定王勃赠诗题中的“蜀州”为“蜀川”之误。殊不知四川境内,从古到今,根本没有过“蜀川县”;即使把“五津”理解为从都江堰到犍为城的岷江上的五个渡口,该地段上也没有过什么名为“蜀川”的州县。也有一种看法说,“蜀川”是对四川的泛指。但请不要忘记,王勃写此诗之前,是曾经旅游到过今彭州市葛仙山和成都的,博闻强记的他对其毗邻的江原县的“五津”,不可能没有知晓。好友去剑南道江原县做县尉,他又何必泛指整个四川呢?那不是给人难堪吗?
  作者:崇州市中学退休教师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