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二十四桥今何觅

作者:兰殿君

字体: 【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这是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古代扬州有没有二十四桥?究竟是一座桥之名,还是真有二十四座桥?唐宋以后,聚讼纷纭,各执—词。
  北宋沈括(1031—1095)是位严肃的史学家和地理学家,其撰《梦溪笔谈》称,他踏勘过扬州境内诸桥:“最西,浊河茶园桥;次东,大明桥;入西水门,有九曲桥;次东,正当帅衙南门,有下马桥;又东,作坊桥;又东,河转向南,有洗马桥;次,南桥;又南,阿师桥、周家桥、小市桥(今存)、广济桥、新桥、开明桥(今存)、顾家桥、通泗桥(今存)、太平桥(今存)、利园桥;出南水门,有万岁桥(今存)、青园桥;自驿桥北河流东出,有参佐桥;次,东水门东出,有山光桥;又自衙门下马桥直南,有北三桥、中三桥、南三桥,号九桥,不通舟楫,不在二十四桥之列”。他这一记录十分详备,屈指一数仅二十一桥,仍不能凑足二十四桥之数。
  沈括死后123年,王象之撰成《舆地纪胜》一书,叙述南宋十六路所属府州县历史沿革、景物古迹详备;述扬州云:有“二十四桥,隋置,并以城门、坊市为名”。这是持肯定说较早的一位。稍后祝穆《方舆胜览》亦袭王象之旧说,认为“城周确有二十四桥。”元代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中赞同沈括观点,认为“二十四”是扬州的一句俚俗语,言桥多取一个约数,不是实指。
  民间传说,隋炀帝来扬州看琼花,为使水陆通达,在扬州建了一座桥,桥身用玉石砌成,栏杆上雕花彩绘。一天,风和月明之夜,他和妃嫔一同在桥上饮酒行乐,又置二十四位美女在桥上吹箫助兴。因此,这座桥就被题名为二十四桥。扬州《鼓吹词序》据此入书云:“是桥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清嘉庆《重修扬州府志》也说“此桥为隋炀帝月夜同宫女二十四人吹箫桥上因之,则所谓二十四桥止—桥矣。”这是方志明盲扬州二十四桥为一桥名比较可信的说法。
  方志所云“止一桥矣”的一桥在哪里?南宋人姜夔《扬州慢》词云:“……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该词作于南宋淳熙年间,是姜夔亲历扬州即兴而作。当年西郊司徒庙南面,一小河上架一桥,名曰“念四桥”。因河畔花农遍种赤芍药,又得名“红药桥”,简称红桥。桥附近的人家多吴姓,又名“吴家砖桥”。旧时在桥边吴姓宅墙上还石刻“烟花月夜”四字(见李斗:《扬州画舫录》)。清朝中叶,两江总督陶澍又写了“二十四桥”的桥榜,硬行规定这座桥就是古时的二十四桥遗址。(事见清梁章钜:《浪迹丛谈》)
  其实二十四桥的得名确与“念四桥”有关。从扬州方言和音韵学角度讲,这“念四桥”(即红药桥)是当地一景,文人骚客常在桥上念诗,后“念诗桥”谐音作“念四桥”。扬州人旧时将“二十”写作“廿”(音念),又讹变作“廿四桥”。诗人词客属文为合辙押韵,多将方言“廿四桥”易作通语“二十四桥”。
  又据史书载,红药桥(初为木桥)始建于明崇祯年间,至乾隆元年(1736)改建石拱桥,上建桥亭,其形制如卧虹于波,才改“红”作“虹”,遂以“虹桥”呼之。后来两推盐运使卢雅丽又于虹桥作“绿油春水木兰舟,步步亭台邀逗留;十里画图新内苑,二分明月旧扬州”的律诗四首,和者七千余人,编成三百余卷,并绘《虹桥览胜图》纪胜。至此“廿四桥”(虹桥)胜迹四海闻名。
  改革开放以后,扬州人为恢复令人心驰神往的二十四桥旧景,于1980年代在瘦西湖西北角兴建了二十四桥风景区。这座银色的马鞍型单孔石拱桥,长24米,宽2.4米,桥上的栏杆24根,上下桥的台阶共24级,桥两侧白栏杆上还刻有24幅玉女吹箫图案的浮雕。在桥西的熙春台上,竖有一块高约3米,宽2米的石碑。碑上镌刻毛泽东手书的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的全文。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