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论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

作者:曹方林

字体: 【


  家庭的和谐与否,对社会和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由于家庭是国家组成的细胞,一个国家的形成,是由千万个家庭组成。如果一些家庭出现不和睦,不团结,影响其他家庭,也可能造成许多家庭出现不和谐,社会、国家的和谐也将是一句空话。
  我国传统非常重视家庭和谐。尧舜时期,要求“九族和睦”、“慎徽五典”。[1] 《周易》“家人”卦云:“六亲和睦,交相爱乐”。周成王告诫民众“尔室不睦,尔惟和哉”[2],要求“室家之壶”[3]。家庭中父母、儿女、兄弟、夫妻,一家子捆在一起,团结一致,相亲相爱。这是由于家庭的和睦是国家、社会和睦的前提。
  先贤之所以重家庭的和谐,探索其原因,主要有三。首先,国与家是血肉相连的。从历史的渊源看,家庭的起源早于国家。《吕氏春秋·恃君览》云:“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孟子说:“国之本在家”[4]。《礼记·大学》亦云:“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又说:“家齐而后国治”。早在远古时期的母系社会中,在无君无国的时候,以母亲为中心的家庭就出现了。郭沫若先生说:“原始社会所谓‘狉獉时代’,与木石居,与豕鹿游,没有现代社会的那种组织。其后渐渐离开兽域,才有家庭的出现……由家庭发展到家庭组织,居住才有一定。……由家庭人口的繁殖,扩大范围,遂转变到大的氏族。”[5]后由多个氏族,建立了国家。我们所说的国家,先国后家,是从大义而言;若从渊源讲,应是先家后国,称“家国”。”故有“国是扩大的家,家是缩小的国”的说法。春秋战国时期,《易·家人·彖》云:“家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母为君,家则是国了。
  其次,由于国家是千万个家庭组成,那么国家的利益当与绝大多数家庭利益是一致的。国家维护家庭利益。而每个家庭拥戴、维护国家利益则是天经地义的。比如,在强大的自然灾害面前,单一家庭,无法抗拒。国家当组织力量,帮助这些受灾的家庭抗灾救灾。同样,当国家受到外族入侵时,家庭应义不容辞地支持,并积极参与抗击外族侵略,这则是保家卫国,或爱国爱家。儒家提出的“仁政”、“仁民”、“亲民”理论,既是维护国家统治、国家利益,也是维护老百姓个人及家庭利益。故历代绝大多数统治者都遵循,老百姓也乐意接受。
  第三,重家庭和谐,主要是重人的道德素质培养。在家庭中,有浓浓的亲情,能互相关爱,易于养成对他人的关爱、宽容、诚实、谦虚等优秀品德,也易于克制私欲的膨胀。这些优秀品德的养成,不是靠外在压力,也不需办学习班,而是靠自律,靠与家人朝夕相处的长期实践中,逐渐养成,形成一种心理习惯。一个人,他既是家庭成员,又是社会成员。在社会中,不管是做官,或是做老百姓,在与人交往中,都需要这些优秀品德。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泰勒先生在《孔子诞辰2540周年纪念学术会上致词》中所说:“孔子推崇家庭和建立一个美满家庭所需要的互爱互尊。家庭单位是建立在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之间的那种基本关系的基础上的。同样,这种关系的纽带也存在朋友之间,乃至于存在一国的领袖与该国的公民之间,这种关系尤其体现在互爱、互尊和克己。而我们的世界急切地需要这些。”[6]
  如何搞好家庭和谐,这不是一句两句口号可以实现。它是经过数百代,上千年的文化积淀,严格要求每个家庭成员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而实现的。这就是“五常”或“五伦”。“五常”的提出,早在尧舜时期。据《尚书·尧典》载,舜要求家庭要“慎徽五典”。“五典”即“五常”: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舜又任命契为教化的官,负责教化老百姓懂得“五常”。看出尧舜时期,已开始懂得国家的治理,把家庭的和谐放在首位,规定作父、母、兄、弟、子应尽的责任。战国时期,孟子承继了这个观点,对“五常”作了新的解说,主要内容虽然未变,但范围由家庭扩大到社会了。《孟子·滕文公上》说:“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明显看出,孟子把家庭的“五常”(或“五伦”)扩大到社会的“五伦”(或“五常”)。“五伦”,要求自己在家庭的某个位置,就要担当某种责任,这也许叫“岗位责任制”吧:作父母的要爱护子女,作儿女的要爱敬父母;作国君的要走正道,作臣下的要忠;作丈夫的要义,挑起家庭的重担,作妻子的要顺,作好助手;作哥哥的要爱护弟妹,作弟妹的要尊敬兄长;朋友之间交往,要有诚信。家庭之中,互爱互敬,团结和谐,克制私心,各尽义务,各作奉献。
  传统道德“五常”之中,尤重孝德的培养。从历史的渊源看,孝德的产生极其久远。在史前的母系社会中,人们特别爱敬自己的母亲,便有孝的现象产生;在知母也知其父的时期便开始爱敬自己的父母,孝的观念开始形成。尧舜时期,先哲已能用它来培养爱心,和睦家庭,和谐人际关系。《尚书·伊训》记载,殷商时期,伊尹定下国策:“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于家邦,终于四海。”所谓“亲”,主要是父母。对父母的爱,特称为孝。西周时期,则把它作为社会公德来培养,在选拔官吏、判断人是否善恶时,都把是否孝作为首要条件。[7]这类史料在先秦典籍中,大量保存着。
  成王时的乐歌《诗经·大雅·既醉》篇的末章云:“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类维何,室家之壸。君子万年,永锡祚胤。……”诗中所言,孝子的美德代代相传,它使每个家庭捆在一起,达到和睦、团结,再将此推及天下(全国),则使千万个家庭和睦,团结。《孝经》提出的“以孝治天下”,均是这种逻辑的推演:以孝为核心,从纵的方面团结家庭、家族,从横的方面,推广社会,达到天下和谐。《大雅·卷阿》云:“有凭有翼,有孝有德,以引以翼,岂弟君子,四方为则。”西周把孝作为治国理论的凭借,依据,作为诸种品德养成的根本。以后,孔子教育学生,第一个内容就是孝悌。孟子提倡仁义,而仁义的根本则是孝悌。《孟子·离娄上》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义,从兄是也”;又说:“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其他如礼、智、信、乐等,均是围绕着仁义展开,而仁义的发端是事父、从兄,即家庭中的孝悌。易言之,我国传统道德的仁、义、礼、智、信,均是从家庭孝悌中来,故钱穆先生说:“中国的社会伦理,乃奠基于家庭,而家庭的伦理,则奠基于个人内心自然之孝悌。”[8]这是基于一个最起码的常识。各种美德的培养,均离不开爱敬,而父母与子女间的爱,是人性中最为真诚的部分。父母生育养育子女,是无私的,并乐意付出艰辛;要求子女孝,报答生育、养育之恩也是天经地义的。故历代重孝,把它看作“至德”而顶礼膜拜。它不仅是传统家庭伦理的核心,也是社会伦理忠信的源泉。忠孝,是我国传统道德的两大支柱。五常之中,占据第一、二的位置,称为“君父大义。”若从大义讲,先君后父,先国后家;若从渊源讲,先家后国,孝为忠之本。于是儒家经典就有“以孝事君则忠”、“人臣孝,则事君忠”、“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孝经》)。这也是历代帝王要在孝子中寻找忠臣的根本原因。
  今天,改革开放二十几年,人们的物质生活空前提高,已进入小康的大门,这是事实。可是在金钱物欲的洪流中,传统美德却被冲得七零八落:有的人为了满足个人的物质欲望,可以不养活父母,抛妻弃子女,兄弟反目,甚至杀害亲人,走向犯罪。家庭的不和谐,造成严重的社会不安定。这类连自己的父母、儿女都不爱的人,绝不可能爱朋友、爱他人,也绝不可能有良好的品德。现在不少犯罪,是因家庭而起;而家庭的和谐,则要靠每个家庭成员的良好道德素质。重视传统美德的培养,重视传统家庭的和谐,无疑对树立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具有积极作用;因为家庭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注释:
  [1]《尚书·尧典》。
  [2]《尚书·多方》。
  [3]《诗经·大雅·既醉》。
  [4]《孟子·离娄上》。
  [5]郭沫若:《论古代社会》第404页。
  [6]《孔子诞辰2540周年学术讨论论文集》,第5页。
  [7][8]《中国学术思想论丛》,台湾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76年版,第88页。
  
  作者:西华大学人文学院(成都)教授,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部编版语文 免费提供大量在线阅读服务